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
    魏辅文, 杨奇森, 吴毅, 蒋学龙, 刘少英, 李保国, 杨光, 李明, 周江, 李松, 胡义波, 葛德燕, 李晟, 余文华, 陈炳耀, 张泽钧, 周材权, 吴诗宝, 张立, 陈中正, 陈顺德, 邓怀庆, 江廷磊, 张礼标, 石红艳, 卢学理, 李权, 刘铸, 崔雅倩, 李玉春
    兽类学报    2021, 41 (5): 487-501.   DOI: 10.16829/j.slxb.150595
    摘要13170)      PDF (1771KB)(6879)    收藏
    中国是全球兽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掌握我国兽类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地位是兽类学研究的基础前提,也是科学保护野生种群的前提。为厘清中国兽类的物种数量及分类地位等关键分类学信息,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组织国内长期致力于兽类各类群分类的科学研究人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证据,综合现代兽类分类学家意见,经编委会充分讨论,形成了最新的中国兽类名录,包括我国现阶段兽类12目59科254属686种。该中国兽类名录使用基于系统发生关系的分类系统,并对物种有效性进行了充分慎重的确认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兽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
    余文华, 何锴, 范朋飞, 陈炳耀, 李晟, 刘少英, 周江, 杨奇森, 李明, 蒋学龙, 杨光, 吴诗宝, 卢学理, 胡义波, 李保国, 李玉春, 江廷磊, 魏辅文, 吴毅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02-524.   DOI: 10.16829/j.slxb.150535
    摘要2893)      PDF (3119KB)(3723)    收藏
    中国兽类(即哺乳动物)种类繁多,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John R.Reeves于1829—1834年在我国广东开展兽类调查以来,近200年我国兽类分类及系统学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中国已知的兽类物种数已达686种,约占全世界兽类种数的10%,是世界上兽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但全球气候变化、生境破碎化、人类活动增加及人兽共患重大疫情涌现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兽类多样性调查及分类学研究的必要性越发明显。同时,兽类分类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也在不断引入各种新方法与技术,如整合分类学、标本数字化、模式标本测序、便携式测序技术及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物种识别鉴定等,分类学研究的成果及应用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动物分类学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是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医学、药学等现代生物学的基石。然而,由于学科特征和差异等原因,该学科近年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出现了学科萎缩和分类学人才后继无人的危机。因此,从国家层面对分类学、形态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课题设置和资金投入等,予以特殊的政策支持,十分必要,也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华北京津冀地区兽类新纪录——香鼬
    韩思成, 陆道炜, 蒙皓, 梁子锋, 刘炎林, 宋大昭, 李晟, 罗述金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61-364.   DOI: 10.16829/j.slxb.150487
    摘要2037)      PDF (15011KB)(3510)    收藏
    An adult weasel was photographed in September 2019 during a camera-trapping survey in the Haituo-Songshan mountain area of Beijing. This species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untain weasel (Carnivora;Mustelidae; Mustela altaica), a small mustelid native to the mountains of East and Central Asia, found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n some high-altitude regions of north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However, the documented localities of M. altaica nearest to Beijing are from Shanxi and Inner Mongolia, while none was reported from Beijing or its adjacent Tianjin and Hebei. This finding therefore added a new record of mammalian species to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and the Yanshan Mountains, and also expanded the known range of M. altaica in China. It revealed the likely underestimated species richness in suburban Beijing and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and conservation in urban ecosystem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云南省两种兽类新纪录——藏鼩鼱( Sorex thibetanus Kastschenko,1905)和甘肃鼩鼱( Sorex cansulus Thomas,1912)
    宋文宇, 王洪娇, 李弈仙, 何水旺, 蒋学龙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52-360.   DOI: 10.16829/j.slxb.150520
    摘要1827)      PDF (20628KB)(3424)    收藏
    目前对藏鼩鼱( Sorex thibetanus)和甘肃鼩鼱( Sorex cansulus)的分布范围和生物学资料了解较少。2017年,在云南省西北部的高山区域采集了48号鼩鼱属( Sorex)动物标本。用形态学和基于 Cyt b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对采集标本进行了物种鉴定。结果显示来自4个地点的27号标本形态上与藏鼩鼱相符,来自2个地点的21号标本与甘肃鼩鼱相似,但存在一定差异。基于Kimura-2-parameter的遗传距离显示,藏鼩鼱组内遗传距离为0.46%,甘肃鼩鼱组内遗传距离为0.42%。它们与其它鼩鼱属物种的组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0.76%~17.04%和6.59%~14.52%。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树结果显示,来自云南省西北部的两种鼩鼱动物分别与藏鼩鼱(BS=71%)和甘肃鼩鼱(BS=100%)构成单系。上述结果支持这两种鼩鼱属动物分别为藏鼩鼱和甘肃鼩鼱,均为云南省兽类新纪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三种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未来影响
    李欣蕊, 赵序茅, 李明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10-320.   DOI: 10.16829/j.slxb.150513
    摘要1829)      PDF (28727KB)(3351)    收藏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正成为物种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MaxEnt模型,探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3种金丝猴(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滇金丝猴 R.bieti和黔金丝猴 R.brelichi)地理分布变迁的影响:(1)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导致3种金丝猴在2000年和未来(2050年)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分布海拔升高,其中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最大,川金丝猴在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的适宜栖息地,滇金丝猴在云南西部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收缩;(2)人为干扰指数是导致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最暖季度平均温度、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分别影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最重要气候因子;(3)川金丝猴栖息地的西南部,滇金丝猴栖息地的中部具备高连通性,适合亚群之间的交流。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减少低海拔地区的人类活动,并加强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影响严重的栖息地进行预见性保护,比如提前规划、扩大保护地范围,在栖息地连通性低的地区修建生态廊道。我们的结果为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生态廊道的修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繁殖力的抑制效果
    王乐文, 应亚奇, 刘晓辉, 宋英, 李宁, 王大伟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44-351.   DOI: 10.16829/j.slxb.150476
    摘要1690)      PDF (1550KB)(3330)    收藏
    为评价植物源鼠类不育剂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的不育效果,本研究采用每千克体重0 mg、0.1 mg、0.2 mg、0.4 mg的雷公藤甲素溶液对雄鼠进行连续7 d灌胃处理,并在停药2周和4周后检测其体重、性腺重、精子密度及配对雌鼠怀孕率与胎仔数。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处理未显著降低雄性布氏田鼠的体重、性腺相对重量、附睾尾精子密度,以及停药4周组配对雌鼠的怀孕率与胚胎数;但停药2周低剂量(0.1 mg)处理组配对雌鼠的怀孕率和胎仔数出现显著降低,怀孕率与对照组(100%)相比下降66.7%,胎仔数与对照组(8.3)相比下降了72.3%。这说明,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繁殖力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受孕阶段,但其不育效果未呈现剂量效应,反而在低浓度表现出更好效果。雷公藤甲素对附睾功能和精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可能是其不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但是仍需深入研究不同剂量的作用机制,为其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犬瘟热与野生动物
    吴桥兴, 唐流斌, 朱奇峰, 金学林, 金艺鹏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61-274.   DOI: 10.16829/j.slxb.150456
    摘要1832)      PDF (3717KB)(3302)    收藏
    犬瘟热是一种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家犬和野生动物中多次爆发。犬瘟热的跨种间传播对多种野生动物如东北虎、非洲狮、雪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感染的宿主范围仍在扩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犬瘟热病毒的不断变异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内流浪犬只的增多使我国野生动物尤其是野外种群正在面临犬瘟热的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犬瘟热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本文综述了犬瘟热的病原特征和在野生动物中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疫苗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方面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野生动物犬瘟热的传播风险。目前,由于国内自然保护区科研技术力量欠缺以及防控意识薄弱,对于野生动物犬瘟热的监测处于空白状态,这无疑加大了野生动物犬瘟热的防控难度。因此,为了保障我国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在野生动物犬瘟热监测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有效的监测防控体系将犬瘟热阻挡在野生动物种群之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中国跳鼠总科物种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程继龙, 夏霖, 温知新, 张乾, 葛德燕, 杨奇森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75-283.   DOI: 10.16829/j.slxb.150531
    摘要1840)      PDF (1737KB)(3300)    收藏
    近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以及荒漠地区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学研究的深入,新的隐存种不断被发现,一些类群的分类地位也发生了变动。中国是世界上跳鼠总科(Dipodoidea)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通过对中国跳鼠总科物种的分类系统进行重新梳理和研究,确认跳鼠总科在中国有3科6亚科12属22种。证实中国分布有第五种蹶鼠——灰蹶鼠( Sicista pseudonapaea)。五趾跳鼠亚科原属 Allactaga是一个并系群,应拆分为 AllactagaOrientallactagaScarturus三个属;原五趾跳鼠、巨泡五趾跳鼠、巴里坤跳鼠归于 Orientallactaga属,小五趾跳鼠移入 Scarturus属,且是一个包含隐存种的种团。大五趾跳鼠在我国仅有文献记载,其分布存疑。跳鼠亚科原三趾跳鼠努日亚种提升为种——塔里木跳鼠( Dipus deasyi);而准噶尔羽尾跳鼠( Stylodipus sungorus)在我国有分布。奇美跳鼠( Chimaerodipus auritus)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并命名的新属新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貂源沙门菌血清型调查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
    周国栋, 朱倩, 时文健, 袁朋, 姜世金, 谢之景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45-253.   DOI: 10.16829/j.slxb.150468
    摘要1301)      PDF (17847KB)(3237)    收藏
    采用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等方法,对从53份水貂病料中分离的35株沙门菌( Salmonella)进行了鉴定,分离率66.04%(35/53),其中34株为肠炎沙门菌( Salmonella enteritidisSe),分别命名为 Se-SD-1~ Se-SD-34,1株为鼠伤寒沙门菌( S.typhimuriumSt),命名为 St-SD-1,这表明沙门菌在山东省诸城市水貂群中流行。采用PCR方法对35株沙门菌的10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invAmgtC的携带率为100%(35/35), sopEtolC 97.14%(34/35), stn 94.29%(33/35), avrA 88.57%(31/35), spiA 82.86%(29/35), hilC 68.57%(24/35), spvB 62.86%(22/35)和 pefA 42.86%(15/35),毒力基因在不同菌株的分布不同。对阿莫西林等11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35株水貂沙门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34株 Se普遍耐药,其中对新霉素的耐药率最高(15/34),并存在对多种药物耐药现象,1株 St耐药不严重,仅对四环素耐药。基于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选取了 Se-SD-1和 St-SD-1作为代表性菌株,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 Se-SD-1和 St-SD-1均可引起小鼠发病,死亡率与接种剂量相关。该研究丰富了水貂沙门菌病的研究数据。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水貂沙门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贵州苗岭地区野猪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
    杨雄威, 彭彩淳, 郭群毅, 冉景丞, 王野影, 张明明, 胡灿实, 李仕泽, 粟海军
    兽类学报    2021, 41 (4): 365-376.   DOI: 10.16829/j.slxb.150515
    摘要1740)      PDF (7115KB)(3232)    收藏
    野猪是当前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数量激增的主要有蹄类。为揭示贵州苗岭地区野猪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菌群功能,本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4头野猪胃肠道(胃、回肠、结肠和直肠)的细菌群落,共获得1 268 577条有效序列。经质控过滤,所有序列归类于1 019个OTU,包含19门292属。在门分类水平上,野猪肠道内核心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菌属包括普雷沃氏菌属( Prevotella)、乳酸杆菌属( Lactobacillus)、大肠-志贺氏菌属( Escherichia-Shigella)和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等15个菌属。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已基本覆盖样品中所有细菌,测序充分。alpha多样性指数中,结肠和直肠的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胃和回肠( P<0.05),证明结肠和直肠比胃和回肠具有更高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也同样表明野猪不同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LEfSe分析表明在野猪不同肠段共有22个显著差异的细菌菌属,其中大部分都归属于厚壁菌门,并且PICRUSt分析显示不同的肠段也表现出独特的代谢功能和代谢途径。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野猪的肠道菌群特征,发现野生种群野猪肠道中具有相对复杂的菌群结构,且不同肠段间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鲸类低氧耐受的分子机制初探:基于 HIF1αTS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瑞, 曹阳, 刘兴, 田然, 徐士霞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96-309.   DOI: 10.16829/j.slxb.150449
    摘要1548)      PDF (18309KB)(3197)    收藏
    鲸类(Cetacea)具有超强潜水能力,长时间潜水造成的体内低氧是其适应完全水生生活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了克服体内低氧环境,鲸类产生了一系列低氧耐受相关的解剖和生理等方面的适应特征,然而这一适应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在细胞感知和适应内环境氧分压变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和低氧环境下抑制能量代谢的结节性复合物1(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1, TSC1)基因为候选基因,选择压力检测发现鲸类 TSC1基因的6个正选择位点至少被两种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到,且通过与陆生哺乳动物同源序列比较分析,鲸类鉴定出7个特异的氨基酸突变。这些正选择和特异突变位点有30.77%(4/13)发生了激进氨基酸性质改变,且正选择位点位于重要结构域附近。正选择信号主要集中在鲸类内部各支系中,提示鲸类为了适应低氧环境,这两个基因可能发生了功能改变,以保护细胞免受低氧损伤。我们在低氧耐受不同类群间共检测到66个平行/趋同进化位点,为低氧耐受不同类群的趋同的低氧适应提供了分子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集群结构及季节变化
    刘明星, 陈星, 侯星羽, 黎运喜, 蒋文龙, 杨孔, 李晟, 官天培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21-329.   DOI: 10.16829/j.slxb.150471
    摘要1973)      PDF (1737KB)(3173)    收藏
    岩羊( Pseudois nayaur)是青藏高原常见的食草动物,但对边缘分布区的种群了解较少。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的集群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岩羊1 921群次,共计6 623只次。按照性别和年龄组,可将岩羊集群划分为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雌性群。研究观察到的最大岩羊集群为23只,最小为独羊(独雄或独雌),集群的平均个体数量为(3.45 ± 2.16)只,以小群为主,种群大小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岩羊集群结构和季节波动特征主要有:(1)混合群最常见,占45.3%,其次依次为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和雌性群;(2)岩羊集群结构季节波动显著,春季以雄性群(29.5%)和独雄(22.6%)为主,夏季、秋季和冬季主要为混合群(58.5%,41.8%,36.7%)和母仔群(21.4%,24.7%,18.6%);(3)各集群类型在季节间的相对优势存在差异,例如混合群在夏季的优势显著,但母仔群在各季节的优势则无显著差异。依据全年数据,我们认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特征以及岩羊自身生命周期可能是影响岩羊集群大小、集群类型季节波动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视觉和嗅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社会应激的影响
    赫晨, 黄淑丽, 刘景, 宋怡然, 鲁伟, 张知彬
    兽类学报    2021, 41 (4): 416-430.   DOI: 10.16829/j.slxb.150532
    摘要1367)      PDF (4114KB)(3161)    收藏
    鼠类具有密度依赖的行为-内分泌反馈调节机制:当其种群密度升高时,会产生社会应激,增加紧张焦虑、攻击等行为,同时其神经内分泌也产生相应变化。然而,密度升高引起的社会应激可能涉及到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等不同感官,而不同感官对社会应激反应产生的独特作用尚不清楚。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高密度饲养可导致雄性布氏田鼠脑部催产素(OT)表达量降低、后加压素(AVP)表达量升高、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升高,并与攻击行为增加一致,但其中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的作用尚不清楚。嗅觉信号通常用于个体领域标记和社会地位识别,而视觉信号常用于应对竞争者或天敌的群体防御,因此,二者的社会应激效应可能不同。本研究利用巢垫和镜子分别模拟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的行为(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和三箱社交测试)、体重、器官、血清生理指标、脑部神经递质表达等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社会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密度嗅觉刺激下,布氏田鼠脑部OT表达量减少、AVP表达量增加,与密度拥挤效应的影响相同(除雄性OT增加外),说明高密度嗅觉信号是社会应激产生的主要信号通路。高密度视觉刺激下,雄性脑部OT表达量增加,雌性脑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减少,且雌性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降,焦虑性行为减少,说明高密度视觉信号是减少社会应激反应的主要信号通路。本研究揭示了视觉和嗅觉信号在社会性的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调节中发挥相反的调控作用,可能对于维持合适的种群密度或群体大小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情况分析
    苏超, 李玉琼, 王倩, 李寿芹, 许磊, 高子厚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35-244.   DOI: 10.16829/j.slxb.150519
    摘要1622)      PDF (15407KB)(3143)    收藏
    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媒介群落结构及其种群动态,为提出针对性的鼠疫防控策略与机制提供依据。云南省剑川县属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核心区,该区域小型兽类种类丰富,存在2种类型鼠疫菌,为进一步研究疫源地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模型。本文对剑川县1976-2019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该疫源地室内共捕获小型兽类4目7科16属25种,绝对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他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和小家鼠;室外捕获小型兽类5目8科21属31种,其中优势鼠种为齐氏姬鼠和大绒鼠。室内鼠密度在2005年以前基本在3.75%左右波动,2006年开始显著下降维持在0.49%左右波动;室外鼠密度常年在9.13%左右这一较高水平波动。该疫源地鼠体主要优势蚤种为方叶栉眼蚤、特新蚤和棕形额蚤,其中方叶栉眼蚤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共检出细菌学阳性样本72份,检出F1抗体阳性样本95份。该疫源地存在时间长,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类多差异大,但总体结构稳定。由于存在着鼠疫菌长期保存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种群动态、疫情发生与自然条件等的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反捕食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彭延, 吴涌珍, 顾晨, 杨生妹, 殷宝法, 魏万红
    兽类学报    2021, 41 (4): 451-458.   DOI: 10.16829/j.slxb.150469
    摘要1592)      PDF (1823KB)(3137)    收藏
    捕食者气味对猎物的行为和生理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确定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 Lasiopodomys brandtii)的反捕食行为、焦虑样行为和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青春期布氏田鼠对猫气味的反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猫气味暴露1 d,青春期布氏田鼠隐藏行为显著增加,而移动行为、跳跃行为、修饰行为和接触行为均显著减少;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至18 d,其反捕食行为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青春期布氏田鼠对猫气味产生了行为适应。旷场实验结果表明,猫气味重复暴露后,青春期布氏田鼠在旷场中的移动总距离和总平均速度显著减少,但其在旷场中的静止时间显著增加。明暗箱实验结果表明,猫气味组雌性布氏田鼠进入明箱次数显著高于雄性个体,不同性别与处理之间的布氏田鼠在明箱中停留时间比例没有显著差异。长期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浓度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初次猫气味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的反捕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存在明显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富集宿主DNA的研究进展
    王李玲, 胡靖扬, 匡卫民, 于黎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84-295.   DOI: 10.16829/j.slxb.150485
    摘要1495)      PDF (2024KB)(3137)    收藏
    非损伤性取样被广泛应用在动物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如何从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获取能够用于进行基因组测序的高质量DNA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本文总结和比较了非损伤性取样中最常用的粪便样品和考古材料或博物馆标本两类样品中富集宿主DNA的方法及应用,以期为非损伤性取样在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鼠类对栓皮栎和锥栗种子的贮藏:验证高单宁假说
    李园, 沈友笔, 王明卉, 易现峰, 王振宇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38-343.   DOI: 10.16829/j.slxb.150363
    摘要1814)      PDF (1425KB)(3027)    收藏
    种子中的单宁影响鼠类的取食和贮藏策略。高单宁假说认为鼠类倾向于优先贮藏单宁含量高的种子、取食单宁含量低的种子。同域分布的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和贮藏选择是否符合高单宁假说的预测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本研究通过围栏实验研究了四川都江堰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小泡巨鼠( Leopoldamys edwardsi)、针毛鼠( Niveventer fulvescens)、北社鼠( N.confucianus)、高山姬鼠( Apodemus chevrieri)、中华姬鼠( A.draco)对单宁含量高的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种子和单宁含量低的锥栗( Castanea henryi)种子的取食和贮藏偏好,旨在进一步验证高单宁假说。结果表明:(1)5种鼠均偏好取食锥栗种子,很少取食或不取食栓皮栎种子;(2)仅具集中贮藏习性的针毛鼠和北社鼠偏好集中贮藏锥栗种子;兼具集中和分散贮藏习性的小泡巨鼠和高山姬鼠也倾向于贮藏锥栗种子;(3)兼具集中和分散贮藏习性的中华姬鼠偏好分散贮藏栓皮栎种子,集中贮藏锥栗种子。研究结果并不完全支持高单宁假说,表明同域分布的鼠类对种子取食和贮藏偏好表现出种间分化,高单宁假说在同域分布鼠类中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黄山野生短尾猴理毛发生部位的差异
    陈仕望, 吴明阳, 孙丙华, 王希, 夏东坡, 李进华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30-337.   DOI: 10.16829/j.slxb.150516
    摘要1514)      PDF (6632KB)(3021)    收藏
    理毛行为是指动物个体用双手或单手从自身或其他个体的毛发中检出颗粒物并放入嘴里咀嚼或直接用嘴进行清理的过程,在灵长类动物社会中普遍存在且频繁发生。本研究以栖息于安徽黄山的野生短尾猴( Macaca thibetana)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12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采集行为数据,通过比较自我理毛和社会理毛的发生部位和发生过程,期望揭示该物种理毛行为发生部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短尾猴的社会理毛发生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自我理毛。自我理毛多采用双手或单手的方式,而社会理毛则更倾向于使用双手。自我理毛大多分布于后肢前部、后肢后部以及手臂前部等部位,而社会理毛则更多的分布于背部、脸部、躯干侧部、手臂后部等部位。就理毛过程而言,自我理毛选择身体部位的随机性较强,而社会理毛则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短尾猴社会理毛行为开始偏好在背部和脸部,结束部位则更多集中于背部。结果表明,野生短尾猴自我理毛和社会理毛在行为方式、发生过程以及部位选择上均呈现显著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个体自身所能接触的部位。同时,结果提示,两个个体参与的社会理毛行为发生过程中可能体现出参与理毛个体的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征,为认识和理解理毛行为的社会功能提供更多的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大熊猫轮状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苏小艳, 李林, 燕霞, 张东升, 侯蓉, 刘颂蕊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54-260.   DOI: 10.16829/j.slxb.150454
    摘要1799)      PDF (6859KB)(3021)    收藏
    轮状病毒是威胁大熊猫健康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为了对大熊猫轮状病毒进行快速、方便且准确地检测,研发适合于基层饲养单位和保护区的检测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合成大熊猫轮状病毒 Vp7基因序列,构建了PUC-VP7的重组质粒,并将其作为阳性对照对大熊猫轮状病毒样本进行PCR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PCR扩增分析时,该质粒和病毒cDNA二者均在340 bp处出现了特异性条带。此外,对收集到的45份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时,其中2份样品在340 bp处出现条带,该基因片段与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的相似性为99.89%。本研究构建的PUC-VP7质粒不但可以作为大熊猫轮状病毒PCR检测中的阳性质控品,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该PCR病毒检测技术在基层饲养单位和保护区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东北鼢鼠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满都呼, 袁帅, 杨素文, 纪羽, 朝克图, 伟军, 付和平, 武晓东
    兽类学报    2021, 41 (4): 441-450.   DOI: 10.16829/j.slxb.150523
    摘要1799)      PDF (2146KB)(3020)    收藏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对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常年栖息于相对低氧和黑暗的土壤环境,其活动节律及强度如何受栖息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特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影响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地下生活啮齿动物对其栖息地长期适应的生活史策略。东北鼢鼠( Myospalax psilurus)是我国北方草甸草原的优势鼠种,研究其昼夜和季节性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关系,对了解东北鼢鼠生存和繁殖策略及危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季)、9月(秋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利用无线电追踪方法对东北鼢鼠活动强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东北鼢鼠不同季节日活动强度及其性别差异,以及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间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鼢鼠日活动节律是单峰型,不同季节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夜晚至次日凌晨,高峰期活动持续时长不同,春季持续12 h,夏季持续7 h,秋季持续6 h。雌雄个体日活动强度和季节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2)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 P<0.01),土壤温度春季7℃~10℃(20:00至次日08:00)、夏季17℃~22℃(20:00至次日03:00)和秋季10℃~12℃(22:00至次日04:00)时,东北鼢鼠的活动强度最高,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活动强度与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季节和等级顺位对雄性黄山短尾猴粪样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吴明阳, 陈仕望, 孙丙华, 王希, 夏东坡, 李进华
    兽类学报    2021, 41 (4): 398-405.   DOI: 10.16829/j.slxb.150524
    摘要1305)      PDF (1535KB)(3008)    收藏
    在长期的进化选择压力下,灵长类动物大多数群居生活,群体中的动物个体也面临来自群内成员强度不一的社会压力,压力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通常用其体内的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来衡量。季节性繁殖的黄山短尾猴( Macaca thibetana),群体内的个体有严格的社会等级,是研究等级顺位与社会压力水平之间关系的理想研究对象。我们采集13只野生短尾猴雄性个体的新鲜粪便样品,并测定其皮质醇水平。本研究发现,雄性短尾猴的粪便皮质醇水平表现为交配季节显著高于非交配季节。在交配季节,中等顺位雄性个体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高顺位个体和低顺位个体,而在非交配季节3种等级类型的雄性个体之间则无显著差异。本研究首次测定了野生短尾猴的粪便皮质醇含量,并分析了季节、等级顺位对粪便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气候和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在影响大熊猫同域分布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中的相对作用
    李丹, 王晓军, 赵旭喆, 周宏, 洪明生, 韦伟, 韩菡, 唐俊峰, 张泽钧
    兽类学报    2021, 41 (4): 377-387.   DOI: 10.16829/j.slxb.150512
    摘要1632)      PDF (4487KB)(2815)    收藏
    气候因子和土地利用因子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两个主要驱动因素。然而,当前关于气候因子和土地利用因子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层面上,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依然知之甚少。本研究以大熊猫同域分布大中型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种丰富度数据、气候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经纬度数据,构建基于不同变量组合的多元线性模型,并通过模型拟合优度比较和方差分解等方法,探讨气候因子、土地利用因子和空间结构在影响大熊猫同域分布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中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1)四川省大熊猫分布的五大山系内的大中型哺乳动物在属数和物种数方面差异较大。其中岷山山系的属数和物种数最高,分别为25属和28种,凉山山系的属数和物种数最低,分别为19属和20种,五大山系内排名前五的优势种分别为大熊猫、羚牛、野猪、中华斑羚、中华鬣羚;(2)大熊猫同域分布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所有10 km×10 km栅格内的物种数在1~14之间,平均值为6.199±3.475;(3)完全模型(包含所有气候变量、土地利用变量和空间结构变量的模型,CLS)的拟合优度要好于其它6类模型,且包含土地利用变量模型的拟合优度要好于没有包含的模型;(4)气候变量、土地利用变量和空间结构变量共同解释了大熊猫同域分布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43.0%的空间变异,其中,土地利用变量对物种丰富度的解释率最高,单独解释率为23.2%,气候变量和空间结构变量的解释率则相对较低,单独解释率分别为6.3%和9.3%。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土地利用因素是影响大熊猫同域分布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最为关键的驱动因素。因此,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人为干扰和使用,是实现对大熊猫同域分布哺乳动物综合保护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环颈蝠( Thainycteris aureocollaris)在中国分布的再发现
    谢慧娴, 李彦男, 梁晓玲, 张惠光, 詹丽英, 吴毅, 余文华
    兽类学报    2021, 41 (4): 476-482.   DOI: 10.16829/j.slxb.150533
    摘要1673)      PDF (12388KB)(2790)    收藏
    During a chiropteran survey in June 2020 in the Wuyi Mountain National Park, Fujian Province, a male bat was captured by a harp trap on a forest trail.It was a medium-sized vespertilionid bat with a forearm length of 45.9 mm and a distinct broad stripe of buffy hairs running across the top of its head between the bases of the ears.Its skull was robust with the greatest length of 17.42 mm, obvious supraorbital protuberances, and a dental formula of 2113/3123.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Collared sprite Thainycteris aureocollaris, a species rare in China.The morphology-based identification was also verified by phylogenetic inference using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 segment. The calls of the specimen recorded during flight were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type with a dominant frequency of(30.05±0.94) kHz. T.aureocollaris has so far only been recorded in Libo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China, therefore the current record represents the second known occurrence of the species in China, and a new chiropteran record from Fujian Province.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白头叶猴与黑叶猴觅食行为的比较
    廖荣, 陆施毅, 黄中豪, 李友邦
    兽类学报    2021, 41 (4): 406-415.   DOI: 10.16829/j.slxb.150470
    摘要1897)      PDF (1585KB)(2778)    收藏
    开展近缘物种觅食行为比较对理解动物的行为可塑性及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白头叶猴( 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和黑叶猴( T.francoisi)是近缘物种,体形大小相近,社会结构和栖息环境相似,是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邻域分布的灵长类。为了探索两个物种在喀斯特生境中是否有相似的觅食策略,我们于2012年1-12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两种叶猴的觅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头叶猴与黑叶猴在不同时段均为叶食性,树叶是两种叶猴各个时段主要食物,其中白头叶猴日均取食树叶77.0%±4.4%,黑叶猴日均取食68.9%±8.3%,两者对树叶的采食比例均没有显著的日时段差异(白头叶猴: χ 2=6.602, df=11, P=0.830;黑叶猴: χ 2=11.393, df=11, P=0.411)。两种叶猴的觅食行为都在猴群清晨离开夜宿石洞后和进入过夜山洞前的时段中频繁发生。白头叶猴在09:00-10:59和16:00-17:59出现觅食高峰,时间占比分别为41.7%和46.3%;黑叶猴同样在09:00-10:59和16:00-17:59的时间段内发生高频率的觅食行为,时间占比分别为31.3%和38.0%。此外,两种叶猴的觅食时间在大部分时段中的差异并不明显。白头叶猴和黑叶猴在石灰岩生境中具有相似的觅食策略,这意味着两种叶猴在取食生态学上可能采取相似的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中国濒危兽类保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魏辅文, 黄广平, 樊惠中, 胡义波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81-590.   DOI: 10.16829/j.slxb.150518
    摘要2736)      PDF (1937KB)(2730)    收藏
    揭示濒危兽类的演化历史、濒危机制及适应性演化策略,是保护生物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十几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揭示濒危物种的演化历史、遗传结构、适应性演化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协同演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由此产生了保护基因组学和保护宏基因组学两个分支学科,为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本文综述了我国在保护基因组学和保护宏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濒危兽类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群体大小和觅食环境变化对东黑冠长臂猿日移动距离的影响
    李兴康, 钟旭凯, 韦绍干, 崔亮伟, 范朋飞, 管振华, 马长勇
    兽类学报    2021, 41 (4): 388-397.   DOI: 10.16829/j.slxb.150495
    摘要1426)      PDF (5042KB)(2717)    收藏
    日移动距离是反映动物觅食努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研究有助于了解动物对生境的适应策略,对濒危物种的保护至关重要。东黑冠长臂猿( Nomascus nasutus)是一种极度濒危的树栖小型类人猿,主要生活在一夫二妻制的群体中,平均群体大小6.3只,目前对于该物种的日移动距离仍然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我们以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两群东黑冠长臂猿群作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两个时期对其进行了157个全天跟踪,使用5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法记录长臂猿的取食行为和食物类型,每30 min记录长臂猿的位点,并使用轨迹法测算出日移动距离。结果发现东黑冠长臂猿在两个观察时期的不同食物类型取食比例有显著差异,全年的平均日移动距离为1 373 m (354~2 837 m),相比于低纬度地区营一夫一妻制(平均群体大小3.8只)生活的长臂猿类群没有明显增加。这一结果说明,虽然群体更大,但是东黑冠长臂猿并没有增加每天的觅食努力,不符合生态限制模型的预测。更大的食物斑块、更小的种间竞争和低群体密度可能是支持东黑冠长臂猿无需付出更多的觅食努力来维持更大群体的原因。另外,我们还发现东黑冠长臂猿在人类干扰强度低的研究时期果实类取食比例提高,日移动距离更长,且在果实丰富的雨季日移动距离显著高于果实匮乏的旱季,表明它们可能采取能量保守的策略来应对高质量食物匮乏的环境。总的来说,本研究在更大数据量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和详细地描述了东黑冠长臂猿的日移动距离,并以此探究长臂猿对高质量食物匮乏环境的响应,为该极度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更多的科学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中国兽类学四十年的发展与展望
    王德华, 魏辅文, 张知彬, 王祖望
    兽类学报    2021, 41 (5): 483-486.   DOI: 10.16829/j.slxb.150602
    摘要2654)      PDF (1229KB)(2696)    收藏
    2020年是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成立和《兽类学报》创刊40周年。近40年来中国兽类学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健康快速地发展,特别是分类学与区系演化、种群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保护生态学、保护遗传学、分子进化、栖息地评估等领域。本期有11篇论文,分别对我国这些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野生哺乳动物疫病及其传播规律、兽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保护生理学、保护宏基因组学等是需要加强发展的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外源褪黑激素对水貂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年周期变化的影响
    李德河, 崔凯, 高惠, 马泽芳, 胡良臣
    兽类学报    2021, 41 (4): 459-467.   DOI: 10.16829/j.slxb.150526
    摘要1251)      PDF (1771KB)(2666)    收藏
    为探究埋植外源褪黑激素(MLT)对水貂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年周期变化的影响,实验选用4月龄雌貂和雄貂各72只,分为A、B、C、D组,A组(雌貂)和C组(雄貂)不做任何处理,B组(雌貂)和D组(雄貂)于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7月7日埋植外源MLT。实验期间,每隔30 d每组随机选取3只水貂,心脏采血并分离血清,共12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雌貂和雄貂血清中主要生殖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 A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和孕酮(P)除冬季1月处于高水平,其他时间均处于较低水平;夏季在6月出现小高峰,P在7月出现小高峰;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在秋、冬季先下降后上升且在12月达高水平,春、夏季FSH呈逐渐下降趋势,LH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雌二醇(E2)在秋、冬季逐渐上升且在1月达高水平,春、夏季逐渐下降后波动。(2) B组与A组相比较,GnRH分别在10月和1月显著升高( P ≤ 0.05),且1月极显著升高( P ≤ 0.01);PRL在1月、2月、6月降低( P ≤ 0.05);P在10月、6月升高( P ≤ 0.05),1月降低( P ≤ 0.01);FSH和LH在10月显著上升( P ≤ 0.05),且FSH极显著上升( P ≤ 0.01),但FSH在1-2月降低( P ≤ 0.05),LH在3月显著上升( P ≤ 0.05)。(3) C组睾酮(T)仅在冬季1月上升至高水平;C组与D组相比较,T仅在1月降低( P ≤ 0.01)。由此得出,外源MLT能使1月GnRH浓度提高,PRL、P、T的浓度降低,使FSH和LH浓度于10月提前达峰值,E2于11月提前达峰值。埋植MLT导致雄性和雌性水貂发情时间不一致,因而此法并不适于种貂繁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不同放牧模式下高原鼠兔洞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
    何倩芸, 王小祎, 罗概, 张珮, 冉江洪
    兽类学报    2021, 41 (4): 431-440.   DOI: 10.16829/j.slxb.150502
    摘要1435)      PDF (2447KB)(2665)    收藏
    2019年4-11月,在四川省若尔盖县选取全年禁牧、冬季放牧、全年放牧3种放牧模式样地,对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洞口的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计算平均最近邻指数和 S 2/ m比值来分析样方(10 m×10 m)和样地水平下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非参数检验评估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放牧模式间和月份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1)高原鼠兔的洞口总数和有效洞口数在不同放牧模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冬季放牧模式的洞口数量最多;冬季放牧和全年禁牧模式的洞口数量在月份间有显著变化;(2)无论样方和样地水平,洞口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放牧模式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一放牧模式下,所有洞口和有效洞口的分布型存在差异;(3)植被高度和盖度与高原鼠兔的洞口数量和洞口分布格局相关;(4)洞口数量与平均最近邻指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放牧模式会影响高原鼠兔的空间利用模式及种群动态;高原鼠兔洞口数量及分布型受到植被高度和盖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中丰富及稀有类群的季节性特征
    范超, 张良志, 付海波, 刘传发, 李文靖, 张贺, 唐显江, 程琪, 沈文娟, 张堰铭
    兽类学报    2021, 41 (6): 617-630.   DOI: 10.16829/j.slxb.150540
    摘要1984)   HTML710)    PDF (12688KB)(2628)    收藏
    气候及食物是驱动植食性小哺乳动物肠道菌群产生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然而,此类研究很少涉及肠道丰富及稀有微生物类群。本文以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为对象,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探讨丰富及稀有肠道微生物类群的结构组成、多样性指数及功能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丰富类群对菌群主要门和功能的季节性变异贡献大于稀有类群,稀有类群对菌群OTU和alpha多样性的变异贡献大于丰富类群。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的香农指数均在冬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丰富类群的ACE指数在秋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而稀有类群的ACE指数则在冬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丰富类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冬季和秋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但在稀有类群中,夏季和秋季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冬季和春季。丰富类群中氨基酸代谢通路的相对丰度在冬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而在稀有类群中,其相对丰度在春季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气温、降水量和植被中的营养物质与肠道菌群中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变化均显著相关,环境变量对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变化的总解释率分别为18%(气温:3%;降水:4%;植被营养成分:10%;联合:1%)和9%(气温:1%;降水:2%;植被营养成分:5%;联合:1%)。以上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中的丰富和稀有类群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和季节性特征,二者对整体菌群变异的贡献存在差异,环境因素更多地影响丰富类群,反映了肠道微生物不同类群对季节变化响应的非一致性。本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哺乳动物肠道菌群季节性变化过程及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