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人与大型兽类的冲突: 野生动物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
    蔡 静, 蒋志刚
      
    摘要1787)      PDF (357KB)(3297)    收藏
    人和大型兽类的冲突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野生动物损害庄稼,捕食家畜,甚至危及到人身安全。人兽冲突增加了野生兽类保护工作的困难。目前,导致人兽冲突比较典型的物种包括野生非洲象和野生亚洲象、绝大多数食肉动物和鹿类等等。引发人和大型兽类冲突的具体原因包括人口增长、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实施保护后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多数情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减少人和大型兽类的冲突应从两方面着手:加强野生兽类管理,利用各种方法减缓损失;另一方面,关注当地社区,在提高当地人的保护意识的同时也要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云南楚雄哀牢山地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
    李根会, 覃忠义, 卢立雄, 高文俊, 罗文富, 李函, 李育武, 尹存全, 徐萍, 尹光华, 李发宝, 牛晓炜, 蒋学龙
    兽类学报    2023, 43 (5): 513-522.   DOI: 10.16829/j.slxb.150749
    摘要629)   HTML15)    PDF (5140KB)(1389)    收藏
    2020年11—12月,采用访问调查和鸣声定位法对云南省哀牢山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辖区(包括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及周边国有林区)西黑冠长臂猿( Nomascus concolor)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61群和14只独猿(约270只),其中11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国有林中。绝大部分群体(59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中部向南至双柏县片区,呈现区域聚集性分布现状;有2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北部,有向边缘隔离小种群发展的趋势;南华片区本次调查及随后的调查均未发现长臂猿群体的存在,仅通过访问得知有一独猿。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较2005年第一次调查(39群)增加了22群,然而中北段西黑冠长臂猿面临隔离小种群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威胁。基于辖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提出种群动态监测、小种群巡护监测、栖息地调查评估与恢复及自然保护区外的托管等保护与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
    魏辅文, 杨奇森, 吴毅, 蒋学龙, 刘少英, 李保国, 杨光, 李明, 周江, 李松, 胡义波, 葛德燕, 李晟, 余文华, 陈炳耀, 张泽钧, 周材权, 吴诗宝, 张立, 陈中正, 陈顺德, 邓怀庆, 江廷磊, 张礼标, 石红艳, 卢学理, 李权, 刘铸, 崔雅倩, 李玉春
    兽类学报    2021, 41 (5): 487-501.   DOI: 10.16829/j.slxb.150595
    摘要13196)      PDF (1771KB)(6891)    收藏
    中国是全球兽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掌握我国兽类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地位是兽类学研究的基础前提,也是科学保护野生种群的前提。为厘清中国兽类的物种数量及分类地位等关键分类学信息,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组织国内长期致力于兽类各类群分类的科学研究人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证据,综合现代兽类分类学家意见,经编委会充分讨论,形成了最新的中国兽类名录,包括我国现阶段兽类12目59科254属686种。该中国兽类名录使用基于系统发生关系的分类系统,并对物种有效性进行了充分慎重的确认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新疆貂熊种群初步调查
    刘旭 马鸣 徐福军 熊嘉武 朱世兵 崔绍朋 蒋志刚 张同 郭宏 叶勒波拉提.托流汉
    兽类学报    2018, 38 (5): 519-524.   DOI: 10.16829/j.slxb.150161
    摘要2068)      PDF (7555KB)(3226)    收藏
    Wolverine ( Gulo gulo) distribution in China is small, being found only in the Great Khingan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Altay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It had been category Ⅰstate key protected wild animals because of the rarely population. Some studies of wolverines have been done in the Great Khingan Mountains but few in the Altay Mountains. In 2013-2016, we surveyed six chosen ranges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size and density of wolverine in the Altay Mountains using a line transect method, a trace metho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frared cameras. As a result, we directly observed and captured wolverines in Kaba, Burjin (Kanas Nature Reserve), Altai (Xiao donggou), Fuyun (Kurmut), Qinghe (Qinggil River). The population size in Altay Mountains was estimated approximately to be 97-166 individuals, from which the density was estimated to be 2.57-4.39 individuals/ 1000 km2. This scarce population may be related to grazing pressure, reduced food resources, habitat loss, or the increasing interference of human activity. As well, the conflict between wolverines and livestock and the border fencecould be another reason.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国兽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
    余文华, 何锴, 范朋飞, 陈炳耀, 李晟, 刘少英, 周江, 杨奇森, 李明, 蒋学龙, 杨光, 吴诗宝, 卢学理, 胡义波, 李保国, 李玉春, 江廷磊, 魏辅文, 吴毅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02-524.   DOI: 10.16829/j.slxb.150535
    摘要2897)      PDF (3119KB)(3735)    收藏
    中国兽类(即哺乳动物)种类繁多,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John R.Reeves于1829—1834年在我国广东开展兽类调查以来,近200年我国兽类分类及系统学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中国已知的兽类物种数已达686种,约占全世界兽类种数的10%,是世界上兽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但全球气候变化、生境破碎化、人类活动增加及人兽共患重大疫情涌现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兽类多样性调查及分类学研究的必要性越发明显。同时,兽类分类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也在不断引入各种新方法与技术,如整合分类学、标本数字化、模式标本测序、便携式测序技术及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物种识别鉴定等,分类学研究的成果及应用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动物分类学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是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医学、药学等现代生物学的基石。然而,由于学科特征和差异等原因,该学科近年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出现了学科萎缩和分类学人才后继无人的危机。因此,从国家层面对分类学、形态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课题设置和资金投入等,予以特殊的政策支持,十分必要,也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吸血蝙蝠食性特化及其研究现状
    陈宇轩 赵华斌
    兽类学报    2019, 39 (2): 202-208.   DOI: 10.16829/j.slxb.150240
    摘要2570)      PDF (8245KB)(2987)    收藏
    翼手目动物(蝙蝠)的食性多样性丰富,其食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植物果实、花、花粉、花蜜、叶片和血液等。其中,大约70%的蝙蝠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以血液为食的吸血蝙蝠只有3种,它们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的仅以血液为食的动物类群。因此,吸血蝙蝠是研究动物食性演化的重要模式动物。本文综述了吸血蝙蝠在形态学、生理学、行为学、感觉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吸血蝙蝠食性特化的适应性特征。随着普通吸血蝠高质量基因组的公布,我们将有机会探究食性相关基因在吸血蝙蝠中的功能改变,阐明动物食性转变的分子机理。本文将为吸血蝙蝠和其它动物食性转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家养黑熊的繁殖行为
    孔令禄,兰岷剑,杨世奎,杨智勇,邓颖红,汤纯香,周小平
      
    摘要1350)      PDF (158KB)(217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8. 粪便DNA分析技术在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
    单磊 胡义波 魏辅文
    兽类学报    2018, 38 (3): 235-246.   DOI: 10.16829/j.slxb.150194
    摘要2215)      PDF (1829KB)(3712)    收藏
    随着粪便DNA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特别是野生动物的遗传状况评估研究。粪便DNA的获取可以在不干扰,甚至无需观察到动物本身的情况下展开,因此避免了取样活动可能给野生动物带来的干扰或伤害,极大地促进了野生动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虽然粪便DNA分析技术在其建立伊始因DNA质量问题而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自其建立至今,研究者发展了多种技术来克服这一问题。现已能获得较高质量的粪便DNA,并将基因分型错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本文将结合我们在粪便DNA分析技术上所积累的经验,从粪便样品采集、保存、DNA提取、PCR扩增以及等位基因分型等各个环节对该技术进行详细探讨,以期阐明该技术在野生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推动其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9. 我国濒危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魏辅文
    兽类学报    2016, 36 (3): 255-.   DOI: 10.16829/j.slxb.201603001
    摘要4545)      PDF (1562KB)(4913)    收藏
    本文简要论述了2010-1015年间,我国濒危哺乳动物(主要是食肉类、灵长类、有蹄类和鲸类)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涉及进化保护生物学、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生理学、保护遗传学、保护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和保护政策建议与实践等诸多领域。以大熊猫和金丝猴为代表的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成绩显著。各项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并非是一个已走到“进化尽头”的物种,仍具进化潜力。虽然大熊猫仍然面临栖息地破碎等环境问题,总的来看其种群数量在逐渐增长,栖息地面积在逐渐扩大,已走出困境并脱离“濒危”的状态,可降为“易危”。我国大熊猫的保护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立了成功的范例。根据国内研究进展和国际发展动态,该文还对未来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长期定点监测与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加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加强宏微观研究手段的结合从机制上揭示科学问题,加强动物对食物、高原极端环境和水生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的揭示,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濒危动物的有效保护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0. 赤腹松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季节差异
    贾义平 靳伟 左之才 王正义 余树民 邓俊良
    兽类学报    2018, 38 (4): 426-432.   DOI: 10.16829/j.slxb.150092
    摘要1894)      PDF (1435KB)(3058)    收藏
    We examined variation of some hormones reflecting reproductive function in the blood plasma of red-bellied squirrels (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70 males and 74 females were captured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2015 from Yingj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We measured the levels of reproductive hormones (testosterone: T, estradiol: E 2,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luteinizing hormone: LH,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progesterone: P 4) by ELISA, and analyzed the data from the different sexes and months. In addition, impacts of reproductive status were also analyzed. These indices were analyzed by two-way ANOVA or ANCOVA. If some indices showed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ose indices for any gender were further examined by one-way ANOVA or ANCOVA.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There were sex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serum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female and male squirrels that changing with reproductive status (except GnRH), and were lowest in October. (2)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FSH, LH, T, E 2 and P 4 in males peaked in February or March and July or August, shortly before mating. Concentrations of FSH, LH and E 2 in females and GnRH of both sexes peaked in February and July during the mating period, whereas T concentrations in females were low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serum P 4 was highest in May. (3)Compared with non-reproductive squirrels,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serum reproductive hormon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regnancy, mating and lactating female squirrels, or mating mal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vels of serum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female and male squirrels can vary with the seasons and the reproductive statu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d-bellied squirrels and control their damage to plantations.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Cyt b基因和形态学的鼠兔属系统发育研究及鼠兔属1新亚属5新种描述
    刘少英 靳伟 廖锐 孙治宇 曾涛 符建荣 刘洋 王新 李盼峰 唐明坤 谌利民 董立 韩明德 苟丹
    兽类学报    2017, 37 (1): 1-43.   DOI: 10.16829/j.slxb.201701001
    摘要3351)      PDF (31573KB)(3733)    收藏
    本研究扩增了169号鼠兔属样本的cyt b序列,代表13个种11亚种及5个未分类单元,下载了66条分类地位确定而完整的Cyt b序列,包括25种及9个亚种。构建了Bayesian系统发育树,计算了遗传距离,开展了物种界定分析;对13个种4亚种及5个未分类单元174号完整头骨和外形的20个形态学量度数据开展了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T检验;对头骨和身体外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鼠兔属包含5个亚属,分别是 Ochotona, Conothoa, Pika, Lagotona 和一新亚属;5个亚属间的遗传距离在12.8%-16.0%之间;高黎贡鼠兔( Ochotona gaoligongensis)是灰颈鼠兔( O. forresti)的亚种;喜马拉雅鼠兔( O. himalayana)是灰鼠兔( O. roylei)的亚种;木里鼠兔( O. muliensis)是川西鼠兔( O. gloveri)的亚种;宁夏鼠兔( O. argentata)应为蒙古鼠兔( O. pallasi)的亚种;西伯利亚鼠兔( O. turuchanensis) 为高山鼠兔( O. alpina)的同物异名。藏鼠兔循化亚种( O. thibetana xunhuaensis)应提升为种:循化鼠兔( O. xunhuaensis);东北鼠兔长白山亚种( O. hyperborea coreana)应该提升为种:长白山鼠兔( O. coreana);藏鼠兔峨眉亚种( O. thibetana sacraria)应提升为种:峨眉鼠兔( O. sacraria); 藏鼠兔锡金亚种( O. thibetana sikimaria)应提升为种:锡金鼠兔( O. sikimaria)。通过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研究,发现了鼠兔属1 新亚属和5个新种。新亚属命名为异耳鼠兔亚属( Alienauroa subgen. n.),属模为黄龙鼠兔( O. huanglongensis sp. n.),成员包括黄龙鼠兔新种、峨眉鼠兔、循化鼠兔,以及在龙门山和大巴山发现的2个新种,共计5个种。新亚属的鉴定特征是:耳上前缘内侧有一个密被短毛的异耳屏(Congenial tragus);头骨扁平,颅面平直;眼小,眼眶长和眼眶宽均小于其他亚属;被毛粗长而无光泽;腹毛多为灰白色。5个新种分别发现于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四川北部龙门山、四川北部大巴山、四川西部邛崃山、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朗县。我们分别将其命名为黄龙鼠兔( Ochotona huanglongensis sp. n.),扁颅鼠兔( Ochotona flatcalvariam sp.n.),大巴山鼠兔( Ochotona dabashanensis sp. n.),雅鲁藏布鼠兔( Ochotona yarlungensis sp. n.)和邛崃鼠兔(Ochotona qionglaiensis sp. n.)。黄龙鼠兔的鉴定特征是:门齿孔前段平行;脑颅扁平,颅高为颅全长的33.5%;耳大,平均20mm以上(不含耳基部的管),异耳屏三角形,但顶端圆形;毛长而粗糙,无光泽,背部毛长约20mm;腹面毛色以灰白为主;前后足背面灰白色,腹面黑灰色,指(趾)垫大,橘黄色,露出毛外,爪黄白色半透明。扁颅鼠兔的鉴定特征是:脑颅异常扁平,颅高约11mm,颅高仅为颅全长的31%;眼眶很小,平均6.7mm×5.6mm;个体小,体长140mm以下;体毛长而粗糙无光泽,背部毛长22mm;耳小,平均17mm左右,异耳屏阔圆型,相对较小;背毛沙黄色,腹毛黄白。大巴山鼠兔的鉴定特征是:异耳屏镰刀状;耳相对较小,均在17mm以下,和峨眉鼠兔、扁颅鼠兔差不多,比该亚属循化鼠兔和黄龙鼠兔小。颅高相对较大,颅面更隆突,颅高平均12.45mm, 眼眶相对较大,平均8.52mm×7.13mm。雅鲁藏布鼠兔的鉴定特征是:与黑唇鼠兔( O. curzoniae)和努布拉克鼠兔拉萨亚种( O. nubrica lhasaensis)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唇缘有很窄的深灰色圈,深灰色圈外侧为灰白色;前后足底部毛浓密,趾端毛多而长,趾垫和爪隐于毛中;个体中等,体长150mm左右,比黑唇鼠兔和努布拉克鼠兔拉萨亚种小得多;颅面较隆突,但与黑唇鼠兔相比,颅面相对平直;被毛黑褐色。邛崃鼠兔的鉴定特征是:大小及头骨和藏鼠兔很相似,但该种和藏鼠兔的显著不同是眶间宽狭窄,平均4.05mm(3.64-4.19mm),而藏鼠兔眶间宽一般超过4.2mm,平均为4.45mm;该种毛色为沙色带黄色调,毛粗长;藏鼠兔为黑褐色调,毛相对较短;邛崃鼠兔前后足背面为显著的草黄色,而藏鼠兔前后足背面黄白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猫栖息地预测
    何礼文, 杨晓彤, 滕继荣, 王钧亮, 李晟, 肖凌云, 黄建
    兽类学报    2023, 43 (3): 237-247.   DOI: 10.16829/j.slxb.150737
    摘要823)   HTML1446)    PDF (11457KB)(811)    收藏

    金猫 (Catopuma temminckii) 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分别被评估为近危 (NT) 和濒危 (EN),野外种群状况不明。金猫分布在东亚至东南亚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栖息地类型多样,从低地雨林到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杜鹃林都有分布,但其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仍较为缺乏。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金猫的分布区北缘,为了深入了解该物种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栖息地选择策略,本研究汇总了2016—2019年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调查中的金猫记录 (共计292次独立探测,117个记录点位),结合海拔、坡向、坡度、距河流距离、土地利用类型、距公路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7个环境变量,使用最大熵模型 (MaxEnt) 预测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该物种适宜栖息地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中,模型预测的金猫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 045.90 km2,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南部各保护站管理片区的核心区、北部红土河片区和碧口片区相接部分核心区,南北两区域之间被白龙江和212国道及大面积人居点隔断。模型响应曲线显示,保护区内的金猫倾向于选择靠近河流远离道路的区域,在海拔2 400 m附近分布概率最高,与模型预测出的最适土地利用类型常绿针叶林区域重合。根据研究结果,制约金猫适宜栖息地面积并导致分布区域片段化的主要因素除了天然河流,还有道路等人为活动。未来我们会更深入地探究不同类型人类干扰对金猫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多种方法,探究该地区金猫的食性组成、活动节律、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等生态学基础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野生大熊猫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侯金 严淋露 黎亮 李玉杰 廖玉杉 张晋东
    兽类学报    2020, 40 (5): 446-457.   DOI: 10.16829/j.slxb.150392
    摘要3390)      PDF (6550KB)(3011)    收藏
    行为谱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其行为生态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大熊猫数量稀少且警惕性强,很难在野外进行观察,有关其行为谱等基础行为研究结果主要是基于圈养大熊猫的观察研究。为了促进野生大熊猫行为学的深入研究,2015年1月—2016年6月,2018年8月— 2019年4月我们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基于红外相机图片和视频数据,利用PAE编码系统建立了野生大熊猫行为谱和PAE编码系统。研究共计在14种环境背景中记录到大熊猫12种姿势、52种动作、56种行为。一方面,本研究结果基本涵盖了大熊猫的主要行为,并发现了一些未在圈养大熊猫行为谱中记录到的行为,如野生大熊猫利用植物的茎进行自我除雪行为;另一方面丰富了观察大熊猫行为的环境因素。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野生大熊猫行为生态学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梅花鹿地史分布、种和亚种的划分及演化历史
    郭延蜀, 郑惠珍
      
    摘要2730)      PDF (506KB)(3241)    收藏
    对中国梅花鹿地史分布、种和亚种的划分及其演化历史作了系统的研讨。认为从早更新世至现代,东亚季风区的梅花鹿应是一个多向度种,中国的梅花鹿可划分为9个亚种。指出梅花鹿可能在上新世晚期发源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更新世期间曾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青藏区的东部,全新世后其分布区急剧地缩减与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受冰期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揭示了梅花鹿的演化谱系和我国野生梅花鹿的现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中国蝙蝠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保护对策
    江廷磊 赵华斌 何彪 张礼标 罗金红 刘颖 孙克萍 余文华 吴毅 冯江
    兽类学报    2020, 40 (6): 539-559.   DOI: 10.16829/j.slxb.150430
    摘要2827)      PDF (3009KB)(3304)    收藏
    自2019年末,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使蝙蝠(翼手目动物)倍受关注,甚至人们“谈蝠色变”。蝙蝠在生态和分类上多样性极高,占哺乳动物种类的20%左右。蝙蝠不仅在害虫控制、种子传播、植物授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也在健康长寿、生物仿生和语言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中国是全世界蝙蝠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物种超过了140种。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在蝙蝠分类学、生态学、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病毒病源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涉及蝙蝠的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保护的相关研究比较少。由于生境退化、过度捕杀、栖息地破坏、城市化、杀虫剂使用、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蝙蝠受到极大的威胁,约51%的物种位于近危等级之上。为了有效地保护中国蝙蝠物种的多样性,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建立中国蝙蝠多样性监测网络,加强蝙蝠栖息地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蝙蝠公众教育,以促进中国蝙蝠生物学研究和保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空间利用格局比较
    周世强 Vanessa HULL 张晋东 黄金燕 刘 巅 黄炎 李德生 张和民
    兽类学报    2016, 36 (2): 138-151.   DOI: 10.16829/j.slxb.201602002
    摘要2381)      PDF (2409KB)(3570)    收藏
    空间利用是野生动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模式和活动格局,影响着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生存发展。我们于2010~2012年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桃坪”及其附近区域,采用GPS颈圈跟踪技术对分布和放养于该区域的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马群进行了定位监测和样地调查。分别选择了3只大熊猫和3个马群的代表性个体的GPS颈圈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动物移动模块等工具提取和计算了它们活动区域的地形地势、巢域大小、日移动距离和核域数量,并检验了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空间利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不同月份和整体之间在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巢域面积、日移动距离和核域数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性的差异。野生大熊猫表现为随季节和食物类型(竹笋、竹秆、枝叶)丰度的变化分别活动于拐棍竹林、短锥玉山竹林和冷箭竹林中,活动空间较大(海拔范围、巢域大小)、日移动距离较短和核域数量多等特征的随机扩散模式,且不同个体和月份之间波动性较大;放牧家畜则因初始放养于不同区域的竹林(拐棍竹林、冷箭竹林)和人为干涉程度的大小差异,显示出不同的空间利用格局,但与大熊猫相比,总体而言都具有巢域面积小、日移动距离略大、核域数量极少等“步步为营”空间利用模式的特征,且不同畜群和不同时间之间的变化幅度也小于大熊猫。不同的空间利用格局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强度截然不同,大熊猫的利用模式有利于竹子资源的更新恢复和生境结构的持续发展,而放牧家畜的利用模式将造成竹子资源的死亡衰败和生境结构的破坏退化。因此,加强放牧家畜的管控,有效协调社区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卧龙自然保护区(特区)今后工作和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黄喉貂日活动节律及食性的季节变化
    朱博伟 王彬 冉江洪 李波 黄蜂 李晓清 古晓东
    兽类学报    2019, 39 (1): 52-61.   DOI: 10.16829/j.slxb.150178
    摘要2961)      PDF (6510KB)(3310)    收藏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和粪便分析法(频率法和剩余物干重法)对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喉貂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及食物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黄喉貂主要在白天活动(昼间独立照片数占总独立照片数的85.64%),不同季节黄喉貂日活动节律无显著差( χ 2=126.950, df=132, P=0.608),但在不同季节其日活动高峰出现时间不同,春季的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19:00(31.65%),夏季活动高峰发生在15:00~18:00(26.32%),秋季活动高峰出现在13:00~16:00(34.31%),冬季活动高峰出现在11:00~14:00(25.00%),并且冬季夜间活动与其他季节相比明显增多;(2)黄喉貂取食食物有兽类、鸟类、昆虫类和植物类等,但兽类是黄喉貂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在一年中以兽类的出现频率最高,为95.28%,兽类剩余物的总相对干重百分比达80.99%,其次是植物、鸟类和昆虫;(3)黄喉貂对食物类别的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秋三个季节黄喉貂粪便中兽类所占比重最多,春季鸟类食物出现频率较高,冬季黄喉貂粪便中植物所占比重明显增多。本研究表明,黄喉貂在不同季节其日活动节律和食性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其繁殖特性和生理代谢需求有关。本研究揭示了黄喉貂的日活动节律及食性的季节性变化,充实了黄喉貂的生物、生态学资料,也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相机动物影像人工智能识别: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例
    宫一男 谭孟雨 王震 赵国静 蒋沛林 蒋仕铭 张鼎基 葛剑平 冯利民
    兽类学报    2019, 39 (4): 458-465.   DOI: 10.16829/j.slxb.150333
    摘要3956)      PDF (33478KB)(3405)    收藏
    为解决大量红外相机监测影像数据量庞大、亟待快速和自动识别的问题,本研究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例,应用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红外相机影像实现物种自动识别。本研究选择8个物种的红外相机视频影像,以50帧率均匀采集成图片格式,每个物种筛选不同角度、不同环境条件的图片,建立图片数据集,训练集2 074张,测试集519张。对图片进行目标打框、信息标注,选用darknet框架下的YOLO v3模型进行训练,首先不区分昼(RGB)夜(灰度)图像进行训练,再区分昼夜进行训练,最后分别对昼夜图像利用微调(fine-tune)进行训练。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基于YOLO v3模型对自然条件下拍摄的红外相机图像进行物种自动识别能够一定程度减轻人力负担,但其效果还需通过完善数据集进行提升。fine-tune在小数据集时或可作为辅助。模型对8个物种识别的平均精确率达到
    84.9%~96.0%,且模型收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四川省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红外相机调查
    李晟 王大军 卜红亮 刘小庚 靳彤
    兽类学报    2016, 36 (3): 282-.   DOI: 10.16829/j.slxb.201603004
    摘要2455)      PDF (1610KB)(3675)    收藏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编目是区域性和全国性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监测的基础,而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已成为兽类物种编目的重要手段之一。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岷山北部,位于大熊猫岷山种群分布核心地区,是2012年新建保护区。从2011-2014年,我们把保护区划分为1km×1km的方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的兽类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经过9,188个相机日的调查,共记录到分属7目18科的兽类。其中,有81,709份记录可以鉴定出具体物种,包括野生兽类24种,家畜1种(家狗),分属5目14科,独立探测数总计1,766次。其余未能鉴定出具体物种的兽类记录为小型翼手目、食虫目和啮齿目动物。在24种野生兽类中,食肉目物种数最多,共4科9种;其次为偶蹄目(4科7种)与啮齿目(3科6种)。就独立探测数而言,偶蹄目兽类是记录到次数最多的类群(占总探测数43.97%),其次是啮齿目(25.61%)和食肉目(22.44%)。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级别的物种各3种,被列为国家I级和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别为4种和5种。本次调查对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内的大中型兽类进行了首次系统性编目,了解了区内兽类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与相对多度,为后续的科研项目和保护管理提供了本底数据和基础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4)
    20. 犬瘟热与野生动物
    吴桥兴, 唐流斌, 朱奇峰, 金学林, 金艺鹏
    兽类学报    2021, 41 (3): 261-274.   DOI: 10.16829/j.slxb.150456
    摘要1843)      PDF (3717KB)(3309)    收藏
    犬瘟热是一种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家犬和野生动物中多次爆发。犬瘟热的跨种间传播对多种野生动物如东北虎、非洲狮、雪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感染的宿主范围仍在扩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犬瘟热病毒的不断变异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内流浪犬只的增多使我国野生动物尤其是野外种群正在面临犬瘟热的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犬瘟热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本文综述了犬瘟热的病原特征和在野生动物中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疫苗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方面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野生动物犬瘟热的传播风险。目前,由于国内自然保护区科研技术力量欠缺以及防控意识薄弱,对于野生动物犬瘟热的监测处于空白状态,这无疑加大了野生动物犬瘟热的防控难度。因此,为了保障我国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在野生动物犬瘟热监测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有效的监测防控体系将犬瘟热阻挡在野生动物种群之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对策
    张同作, 江峰, 张婧捷, 蔡振媛, 高红梅, 顾海峰, 宋鹏飞
    兽类学报    2023, 43 (2): 193-205.   DOI: 10.16829/j.slxb.150698
    摘要989)   HTML44)    PDF (1493KB)(1018)    收藏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青藏高原第一个国家公园,对青藏高原乃至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多样性水平高且濒危物种占比大,其中兽类和鸟类受威胁比例分别为32.26%和19.90%;具有丰富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青藏高原特有珍稀物种,包括46.77%的中国或青藏高原特有兽类和7.65%的中国特有鸟类,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本文简要回顾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重要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分析三江源野生动物濒危成因,提出了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动态监测、创新栖息地保护技术、建立野生动物迁移廊道及避难所、开展草畜平衡管理、疫源疫病控制、人兽冲突研究和建立野生动物基因资源库等多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对策,为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严格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城市公园中赤腹松鼠的家域特征及昼间活动规律初探
    袁耀华 刘群秀 张欣
    兽类学报    2019, 39 (6): 639-650.   DOI: 10.16829/j.slxb.150298
    摘要2528)      PDF (2422KB)(3887)    收藏
    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对上海动物园内活动的9只赤腹松鼠进行无线电遥测,应用Homing法进行空间定位,基于最小凸多边形(MCP)和95%固定
    核空间(95%Kernel)模型估算城市绿地中赤腹松鼠的家域面积、空间分布特征及个体间的重叠情况,同时记录赤腹松鼠的昼间行为规律。赤腹松鼠
    家域面积平均值为12376(MCP)~18146 m 2(95%Kernel),雌雄个体间家域面积无显著差异(Independent-sample test, t= -0.101, P=0.922)。
    赤腹松鼠冬季家域面积与春季家域面积间无显著差异(One way ANOVA,MCP: F=3.900, P=0.070;95%FK: F=3.566, P=0.081)。部分赤腹松鼠家域
    间存在重叠,冬季重叠指数0.36~0.63,春季重叠指数0.02~0.43。赤腹松鼠的昼间行为以移动(29.4%)、取食(25.1%)和休息行为(24.7%)为主
    。在不同季节,赤腹松鼠的取食行为发生显著变化(One way ANOVA, F=119.268, P<0.001),冬季取食行为发生频率最高(33.3%),夏季最低
    (16.4%);领域行为在夏(15.8%)、秋(16.2%)季发生频率较高,春季(5.8%)降低(One way ANOVA, F=140.416, P<0.001)。赤腹松鼠昼间
    活动呈“U”型分布,主要集中于05:00—08:00和15:00—18:00,休息主要分布于12:00—13:0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中国海兽研究进展
    杨光 徐士霞 陈炳耀 单磊
    兽类学报    2018, 38 (6): 572-585.   DOI: 10.16829/j.slxb.150254
    摘要2693)      PDF (2117KB)(3249)    收藏
    中国是海兽大国,共有46种海兽在中国水域有分布,包括鲸类38种(Cetartiodactyla, Cetacea),海牛目儒艮科(Sirenia, Dugongidae)1种,食肉目鳍足类(Carnivora, Pinnipedia)5种和水獭亚科(Lutrinae)2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家围绕中国水域海兽的生物学与保护,通过多学科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特别是在白暨豚( Lipotes vexillifer)、江豚( Neophocaena spp.)和中华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的生态学与保护、鲸类次生性水生适应的演化历史与适应机制、种群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进展,不仅促进了对中国海兽的认识,也推动中国海兽的保护工作取得成效。本文从海兽多样性、生态与保护生物学、形态与解剖学、饲养与繁殖生物学、声行为学、遗传与演化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7个方面,较为系统地综述了中国海兽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海兽次生性水生适应历史及其演化机制,将是今后值得特别关注和需要深入揭示的重要科学问题;并且通过多学科手段揭示海兽的濒危机制与特点以提出促进其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圈养东北虎血液生理参数的测定
    韩志强 王海军 刘存发 王晓旭 赵全民 徐超
    兽类学报    2019, 39 (5): 590-594.   DOI: 10.16829/j.slxb.150241
    摘要2786)      PDF (985KB)(4550)    收藏
    In this study, the bloo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26 captive Amur tiger (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were measured by a blood cell analyser,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vital statistics, and platelet-related parameters and their effect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dividual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dividuals is not noticeable(P>0.05). And list some platelet-related parameters, PLT (211.15±59.77)×109/L, PCT(0.26±0.09)%, MPV (12.65±0.88) fL, PDW (22.28±1.68) fL, P-LCR (44.56±8.03) %。The measurement of bloo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ppears to be of great help in the diagnosis, and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Amur tiger (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and the measurement of platelet-related parameters is important in standardizing the bloo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is species.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繁殖力的抑制效果
    王乐文, 应亚奇, 刘晓辉, 宋英, 李宁, 王大伟
    兽类学报    2021, 41 (3): 344-351.   DOI: 10.16829/j.slxb.150476
    摘要1698)      PDF (1550KB)(3336)    收藏
    为评价植物源鼠类不育剂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的不育效果,本研究采用每千克体重0 mg、0.1 mg、0.2 mg、0.4 mg的雷公藤甲素溶液对雄鼠进行连续7 d灌胃处理,并在停药2周和4周后检测其体重、性腺重、精子密度及配对雌鼠怀孕率与胎仔数。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处理未显著降低雄性布氏田鼠的体重、性腺相对重量、附睾尾精子密度,以及停药4周组配对雌鼠的怀孕率与胚胎数;但停药2周低剂量(0.1 mg)处理组配对雌鼠的怀孕率和胎仔数出现显著降低,怀孕率与对照组(100%)相比下降66.7%,胎仔数与对照组(8.3)相比下降了72.3%。这说明,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繁殖力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受孕阶段,但其不育效果未呈现剂量效应,反而在低浓度表现出更好效果。雷公藤甲素对附睾功能和精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可能是其不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但是仍需深入研究不同剂量的作用机制,为其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分析极旱荒漠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
    李建亮 李佳琦 王亮 裴鹏祖 马东辉 禚孟雅 包新康
    兽类学报    2020, 40 (2): 120-128.   DOI: 10.16829/j.slxb.150319
    摘要959)      PDF (2545KB)(3278)    收藏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近年来不但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观测,还可用于对动物活动节律和行为的研究分析。本研究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60台红外相机,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累计完成14657个相机工作日,采集到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的1892张独立有效照片,通过计算相对多度指数,对它们的活动节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总的相对多度达到129.08,其中岩羊(43.87)和北山羊(42.98)的相对多度高,其次是盘羊(25.38)、蒙古野驴(15.62)和鹅喉羚(1.23);(2)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表现出一致性,即5—6月活动最为频繁,11—12月出现第2个活动高峰;(3)蒙古野驴不同季节在水源地出现的日活动节律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在22:00—24:00会出现一天的峰值;而春、夏季鹅喉羚在水源地出现的最大活动峰值是在12:00—14:00;(4)各季节北山羊和岩羊的日活动节律均呈双峰型,北山羊的第2个活动高峰时间比岩羊的更偏晚一些;盘羊在冬季和春季为双峰型,夏秋季出现3个高峰;岩羊、盘羊和北山羊的夏季日活动节律在清晨的活动高峰提前、傍晚的活动高峰会推后(5)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中,北山羊的夜间相对多度较高。荒漠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主要随生活史周期而变化,日活动节律除了受行为习性和日照节律的影响之外,不同种类主要因其栖息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样本量与研究范围变化对MaxEnt模型准确度的影响——以黑白仰鼻猴为例
    季乾昭 王荣兴 黄志旁 袁加红 任国鹏 肖文
    兽类学报    2019, 39 (2): 126-133.   DOI: 10.16829/j.slxb.150203
    摘要2469)      PDF (2645KB)(2901)    收藏
    MaxEnt模型是过去几年最为流行的物种分布预测模型之一。针对一些濒危物种、入侵种和模拟数据的研究表明,MaxEnt模型均能在小样本的分布数据下得到较准确的预测结果。此外,研究范围的变化也会影响MaxEnt模型的构建。 然而,基于动物的实际分布数据来评估MaxEnt模型的研究甚少。 我们以黑白仰鼻猴 ( Rhinopithecus bieti)为例,以11个猴群的分布数据为训练数据(样本量从1到10个猴群),在不同研究范围内构建MaxEnt模型,通过其它5个的猴群分布数据验证,分析样本量和研究范围变化对模型准确度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样本量和研究范围增大,MaxEnt模型准确度及稳定性都有增加。 此外,研究范围变化对模型准确度有一定影响。 应用Maxent进行物种分布预测时,训练数据应尽可能涵盖该物种可能出现的全部环境梯度。构建模型所需的背景数据点选择,应与建模使用的物种出现点形成有效对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野生大熊猫的年龄鉴定
    魏辅文 1, 许光瓒 1, 胡锦矗 1, 李蓓 2
      
    摘要1414)      PDF (1577KB)(2218)    收藏
    本文根据大熊猫门齿齿骨质年轮线数目鉴定了大熊猫的实际年龄,并按其头骨各骨缝的生长愈合情况及臼齿磨损程度将大熊猫划分为6个年龄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29. 利用红外相机建立野生水鹿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张晋东 李玉杰 黄金燕 白文科 周世强 李应洪 周材权
    兽类学报    2018, 38 (1): 1-11.   DOI: 10.16829/j.slxb.150118
    摘要2210)      PDF (5977KB)(3509)    收藏
    动物行为谱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基础。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利用PAE编码分类系统并结合红外相机所获得的照片和视频数据开展水鹿( Rusa unicolor)行为谱的研究,建立了野生水鹿行为谱及其PAE编码系统。本研究共分辨并记录了野生水鹿的7种姿势,63种动作和74种行为,基本涵盖了水鹿的主要行为,并区别了各种行为在成年雄性、成年雌性和亚成体之间的相对发生频次,分析水鹿的具体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联。通过建立野生水鹿的行为谱,能为更深入地开展水鹿行为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也为水鹿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该研究可以推广到其他不易直接观测的野生动物的行为学研究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30. 不同养殖场林麝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差异
    江峰, 宋鹏飞, 张婧捷, 高红梅, 汪海静, 蔡振媛, 刘道鑫, 张同作
    兽类学报    2023, 43 (2): 129-140.   DOI: 10.16829/j.slxb.150701
    摘要1184)   HTML79)    PDF (4706KB)(1012)    收藏

    肠道疾病是养殖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常见疾病。动物肠道微生物伴随宿主进化并与胃肠道构成了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为探究不同饲养环境对圈养林麝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对采自国内5个不同养殖场的215份粪便样品进行了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不同养殖场林麝肠道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和功能的差异。结果显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未喂食复合益生菌的祁连县养殖场林麝肠道菌群的绝对优势菌门,而喂食复合益生菌的甘肃两当县和陕西凤县的4家养殖场林麝肠道菌群的绝对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不同养殖场林麝肠道菌群组成、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潜在致病菌、代谢及疾病相关功能均有显著差异。祁连县养殖场林麝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和疾病相关功能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养殖场,并以肠型2为主,其主导菌为厚壁菌门、UCG-005和拟杆菌属;两当县和凤县的4家养殖场林麝肠道菌群潜在致病菌相对丰度较低。本研究推测食物组成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养殖场林麝肠道微生物差异的主要因素,复合益生菌的使用可能是导致α多样性和潜在致病菌下降的重要因素。该结果可为林麝的人工养殖和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对人工饲养环境评估和未来的再引入计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