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年 34卷 1期
刊出日期 2014-02-21

论文
1 王郁婷 刘定震
人为疼痛刺激下金色中仓鼠幼鼠叫声的发育过程
金色中仓鼠幼鼠可以利用可听声和超声信号与母鼠进行交流,这些声音可以反映个体的寒冷、饥饿、疼痛等不同生理状态和需求。因疼痛诱发的叫声对于维持幼鼠的存活也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录制人为疼痛刺激下,不同日龄金色中仓鼠的叫声,分析并比较了5 - 30 日龄金色中仓鼠不同发声信号特征(可听声出现频次、可听声持续时程、可听声主频率、超声出现频次、超声持续时程、超声主频率)的性别差异;同时记录了幼鼠的两种发声随日龄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幼鼠两种叫声的各种参数均未表现性二型现象。幼鼠超声发生频次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可听声却正相反,随日龄增加而逐渐上升,并在20 日龄时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可听声持续时程也随日龄而增加。综上,在人为疼痛刺激下,随着日龄增加,幼鼠更倾向于使用可听
声而非超声与母兽进行交流。
2014 Vol. 34 (1): 1-7 [摘要] ( ) [HTML 1KB] [ PDF 938KB] ( )
8 赵志军 曹静
被毛在黑线仓鼠能量代谢、产热和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为阐明小型哺乳动物被毛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在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测定了季节性驯化,以及不同光周期和温度驯化的黑线仓鼠的被毛重量、体温和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1)冬季黑线仓鼠的被毛重量和产热显著高于夏季;(2)短光照(8L∶16D)和低温(5℃ ) 对被毛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3)与室温组(21℃ )相比,低温组(5℃ )摄入能、基础代谢率(BMR)、非颤抖性产热(NST) 、褐色脂肪组织细胞色素c 氧化酶活性和热传导率显著增加,而暖温组(30℃ )显著降低; (4)室温和低温下,剃毛导致摄入能、BMR、NST 和热传导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被毛的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低温下被毛降低了能量需求,增强了动物应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被毛的适应性变化是独居的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应对环境温度季节性波动的主要适应策略之一,在其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014 Vol. 34 (1): 8-1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55KB] ( )
17 张湑泽 谢玲 郭新异 陈桂华 林恭华 都玉蓉 庞礴 郭松长
高原鼢鼠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与分析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鼠,受到高原低氧以及洞穴低氧的双重低氧环境压力。经RNA 提取、RT-PCR、亚克隆与测序,本研究获得高原鼢鼠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编码区序列,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原鼢鼠nNOS 基因编码区(CDS)全长4 290 bp,编码1 429 个氨基酸残基;CDS 与大鼠、小鼠、兔、狗、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0% 、89% 、87% 、87% 、89% ;结构域上,高原鼢鼠nNOS 具有PDZ蛋白结构域、氧化域、还原域及钙调素结合位点等nNOSs 所具有的典型结构域;基于nNOS 的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均支持高原鼢鼠与大鼠、小鼠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与形态或其它分子标记构建的进化关系相符;分子进化分析检测到高原鼢鼠nNOS 中存在3 个正选择位点———332 T、1200 G 和1334 P,但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本研究为揭示高原鼢鼠nNOS 的表达特征及其在低氧适应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2014 Vol. 34 (1): 17-27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271KB] ( )
28 胡一鸣 姚志军 黄志文 田园 李海滨 普琼 杨道德 胡慧建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及其垂直变化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世界最高峰为代表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在生态和生物的演化及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受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外界对其哺乳动物区系的了解尚不完整。我们于2010 年9月至2012 年10 月在保护区的调查点内利用样带法、访问调查法、自动感应照相系统监测法和夹日法进行了5 次哺乳动物区系调察,共确认10 目23 科81 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34 种,占总数的42.0% ;地域特征明显,高地型17 种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4 种,共占38. 3%。区内可以划分为6 个自然带,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并以2 500 -3 300 m 的物种数最多,共48 种。区系组成南、北翼差异显著,南翼的76 种哺乳动物中,东洋界41 种,古北界25 种;而北翼的29 种中,东洋界仅2 种,古北界23 种。南翼3 300 m以下东洋界优势明显,而4 000 m 以上古北界则占绝对优势,据此我们认为保护区位于东洋界和古北界分界线上,且分界线在3 300 -4 000 m 之间为宜。
2014 Vol. 34 (1): 28-37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347KB] ( )
38 张德军 黎大勇 胡杰 任宝平 袁晓霞 和鑫明 李艳红 李明
滇金丝猴雌性个体间的理毛行为
相互理毛行为广泛存在于社会性群居灵长类动物中,通常具有清洁卫生和社会交往功能。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6 月,我们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收集了雌性个体间相互理毛的行为数据,包括理毛的部位、理毛的姿势、理毛的时间和回合数。研究结果表明:滇金丝猴雌性个体之间每次相互理毛的平均时间为5. 7 min。相互理毛部位较多的发生在自我理毛不能进行(达到)的部位(61.1% );在不能自我理毛部位的相互理毛行为持续时间长,平均9.7 min;在个体能够进行自我理毛部位的相互理毛持续时间短,平均为3. 2 min。相互理毛的姿势以对坐为主(48. 4% ),不同理毛姿势的理毛时间差异显著。新迁入家庭单元的雌性个体为理毛的首先发起者,但其获得被理毛的时间却并不多。滇金丝猴雌性个体相互理毛部位、理毛姿势和理毛时间的差异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理毛行为符合卫生功能假说和社会功能假说。
2014 Vol. 34 (1): 38-45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05KB] ( )
46 游章强 唐中海 杨远斌 杨丽红 石红艳 刘昊 甘潇 郑天才 蒋志刚
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对夏季生境的选择
白唇鹿是青藏高原特有鹿种,人们对其生境选择与利用知之甚少。2009 年6 -8 月和2011 年7 - 8 月,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研究了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唇鹿的夏季生境选择。在保护区内若当沟和麻绒沟两个白唇鹿集中分布区域测定了195 个样方中的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坡位、坡度、坡向、离水源距离、隐蔽度和人类活动干扰8 个生态因子。用Vanderloeg 和Scavia 选择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白唇鹿夏季生境选择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白唇鹿夏季倾向于选择海拔4 000 m 以上中上坡位的高山草甸生境和离水源距离500 m 以外的阳坡或阴坡生境;而回避坡度大于60 度、裸岩生境、下坡位生境和半阴坡生境。除隐蔽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外,其余6 个生态因子均对白唇鹿夏季生境选择有明显的影响。生态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 个主成分的贡献量为68. 8% ,其中:第1 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9.76% ,该主成分与坡位、坡度和海拔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6.32% ,与其相关系数绝对值较高的是隐蔽条件与植被类型;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2. 71% ,与其相关系数绝对值较高的是坡向。
2014 Vol. 34 (1): 46-5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66KB] ( )
54 刘伟 严红宇 王溪 王长庭
高原鼠兔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恢复演替的影响
2009 年4 月至2011 年9 月采用围栏封育和去除法,对去除高原鼠兔的处理组和鼠兔扰动(对照组)区域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阐明高原鼠兔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高原鼠兔处理组和对照区域植物群落平均高度和种盖度逐年上升,均在2011 年达到最大值,平均高度分别为6. 5 cm 和4. 2 cm,二者差异极显著(F =127. 80,df = 1,10,P < 0.01),种盖度分别为126. 5%和117. 9% ,差异不显著;植物群落组成中,处理区域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区域分别增加了1 965.1% 和33. 2% ,二者差异极显著(F = 41. 29,df = 1,10,P < 0.001),豆科植物和杂类草分别下降了89. 9% 和30.7% ;处理区域植物群落生态优势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以杂类草为主改变为以禾草为主,而对照组均以杂类草为主,变化不明显。相似性指数2009 - 2011 年在对照区域年间变化范围为0.7168 - 0. 7550,在去除高原鼠兔处理区域年间变化范围为0.6464 - 0. 6732;对照区域和处理区间变化范围为0. 5354 - 0. 8956。根据试验结果我们认为,高原鼠兔的扰动可以有效降低植物群落的平均高度和植物种盖度,但植物种类组成主要以杂类草为主,年间变化不明显,表明鼠兔的扰动延缓了植物群落的恢复演替。
2014 Vol. 34 (1): 54-6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76KB] ( )
62 钟宇 刘奇 刘超飞 苏振兴 孙瑛 陈秀芝 郑麟 陈珉
褐家鼠挖掘活动对上海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与土壤水盐的影响
上海九段沙是长江口的新生岛洲,目前处于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阶段。为了探讨登岛褐家鼠的挖掘活动对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与土壤水盐的影响,我们调查了褐家鼠洞穴区的植物盖度、密度、高度、重要值、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物种多样性、表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等与对照区的差异;同时,通过调查褐家鼠洞穴与潮沟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探讨了褐家鼠的栖息地选择策略。结果表明:在单一芦苇群落中,洞穴区芦苇的高度和盖度显著低于对照;在芦苇和海三棱藨草混合群落中,洞穴区芦苇的密度、相对密度、重要值和群落总盖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洞穴区海三棱藨草的密度、盖度、相对密度、相对高度和重要值显著高于对照;在碱菀和互花米草优势群落中,洞穴区碱菀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重要值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而互花米草的密度和盖度、芦苇的盖度、高度和相对盖度以及群落总盖度显著低于对照。距洞穴区中心区域洞口不同距离梯度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差异均显著。褐家鼠偏向于将洞穴营造在邻近潮沟处,这有利于提高褐家鼠在九段沙湿地的适应能力。褐家鼠的挖掘活动有利于增加碱菀和互花米草优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降低植物群落总盖度和表层土壤的水盐含量,对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与演替具有重要影响。
2014 Vol. 34 (1): 62-7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04KB] ( )
71 刘坤 吴侠 魏著英 白春玲 苏广华 李光鹏
藏羚与几种牛科动物成纤维细胞的特性比较
为研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本文以高原低氧动物藏羚和同科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蒙古绵羊及鲁西黄牛的耳源组织细胞为材料,利用DMEM /F12 培养液进行培养,建立了4 种动物的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绘制、凋亡检测、核型分析等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表明:4 种动物的细胞经差异贴壁法联合消化排除法,可获得纯化的成纤维细胞,细胞形态一致且活力稳定,4 种动物细胞的形态与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藏羚、绒山羊、绵羊、牛同代次细胞生长倍增时间分别为26 h、22 h、23 h 和22 h;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 、2. 7% 、8. 6% 和1.5% ;藏羚、绒山羊、绵羊与牛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60、60、54 和60。藏羚与绒山羊、牛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除性染色体外,其余均为端部着丝粒类型,而绵羊存在6 条中着丝粒类型染色体。该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藏羚的体细胞生长特性与同科的其他物种的细胞生长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为从细胞水平上研究藏羚对环境低氧适应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
2014 Vol. 34 (1): 71-7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457KB] ( )
80 陶金忠 赵国顺 胡俊杰 刘姗姗 张勇 赵兴绪
双峰驼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液差异蛋白质组学
为了比较双峰驼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将卵泡按照直径分为6 类,运用双向电泳技术构建双峰驼卵泡液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PDQuest 8. 0 检测差异蛋白,结果表明在6 类大小不同的卵泡中共检测到13 个差异蛋白点,这些蛋白点经LC -MS/ MS 鉴定出7 种不同的蛋白质,它们分别是:血红蛋白、toll-like 受体9、抗凝血酶、聚泛素、γ 纤维蛋白原、重组活化蛋白1 和跨膜与卷曲螺旋域3。基于这些蛋白的功能和表达模式,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这些蛋白质在生殖中的功能,发现toll-like 受体9、聚泛素、γ 纤维蛋白原和重组活化蛋白1 可能与卵泡发育或卵母细胞的成熟有关。这些蛋白质的发现为了解双峰驼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2014 Vol. 34 (1): 80-8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507KB] ( )
87 阿米拉·阿布来提 日沙来提·吐尔地 艾萨江·图合提 日孜汗·阿布地艾尼 周璨林 马合木提·哈力克
天山马鹿南山种群肠道寄生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野生天山马鹿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6 月和2012 年9 月,利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山区天山马鹿的306 份马鹿粪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山马鹿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有鞭虫卵、蛔虫卵、球虫卵、线虫卵和幼虫,总感染率高达85. 6% 。其中鞭虫卵、蛔虫卵、球虫卵及其他(未能鉴定分类的线虫卵和幼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8.1% 、56. 9% 、0.7% 和25. 8% ,感染强度(EPG)分别为106.4、8. 6、0.9 和3.9,其中鞭虫卵占优势。混合感染情况比较严重,鞭虫卵和蛔虫卵的混合感染率为最高,可达44% 。
2014 Vol. 34 (1): 87-9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773KB] ( )
93 周宏 袁施彬 杨志松 郑立松 杨毅 古晓东 杨旭煜 张泽钧
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夏季大熊猫食性与主食竹生物量的关系
2014 Vol. 34 (1): 93-9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07KB] ( )
100 王先艳 徐信荣 陈钟华 汪正飞 许敏 闫士华 祝茜
两头人工饲养南瓶鼻海豚的病理解剖及死因分析
2014 Vol. 34 (1): 100-10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292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