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3-02
    啮齿动物对印度栲种子扩散的效率
    曹林,郭聪
    2011, 31(4):  323-329. 
    摘要 ( )   PDF (4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2007 年11 月到2009 年11 月,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选取三棵母树,在每棵树下每年释放标记印度栲种子200 粒(三年共计1 800 粒),并追踪其命运。通过调查啮齿动物搬运和分散贮藏印度栲种子的比例,以及
    查贮藏种子的微生境、贮藏点大小和扩散距离,分析贮藏种子的存活情况,进而评估啮齿动物对印度栲种子扩散的效率。结果表明,啮齿动物搬运了69.3% 的印度栲种子,被搬运的种子中18% 被分散贮藏。所有被分散贮藏的种子均被埋于落叶下或埋于土壤表层,并且大部分贮藏点仅含一粒种子。种子的扩散距离从0.5 m 到43.8 m,平均距离为7.1 m,扩散距离在年间没有显著差异。2007 年(种子密度低,啮齿动物密度高) 没有种能最终存活到实验结束,而2008 和2009 年(种子密度高,啮齿动物密度低)分别有0.3% 和1.5% 的种子存活。研究表明,啮齿动物是印度栲有效的种子扩散者,但其扩散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森林中种子的密度和啮齿动物的丰富度。
    论文
    西藏红拉雪山滇金丝猴的夜宿地与夜宿树选择
    向左甫, 肖文, 霍晟
    2011, 31(4):  330-337. 
    摘要 ( )   PDF (54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栖灵长类动物要在夜宿地度过半生以上的时光,因此选择合适的夜宿地及夜宿树对其存活尤为关键。影响夜宿地以及夜宿树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逃避天敌捕食,但对于栖息在温带森林的灵长类而言,还必须面对低
    温以及食物缺乏等因素的影响。2003 年6 月至2005 年3 月,采用跟踪猴群,记录夜宿地并依据地面粪便颗粒数确定夜宿树,在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对小昌都滇金丝猴的夜宿地及夜宿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
    研究时间段196 d 夜宿地记录中猴群使用了101 个夜宿地,使用2 次以上的夜宿地有67 个,夜宿162 d。夜宿地全部位于针叶林中,冬季夜宿地主要分布在向阳、背风和低海拔处。比较重复利用夜宿次数多与夜宿次数少的树发现:夜宿多的树高大,底枝长,而与底枝高没有差异。比较夜宿和不过夜的树发现:夜宿树高大、底枝长。这些特点表明小昌都猴群夜宿地及夜宿树的选择可能受到逃避天敌和体温调节的影响。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的食性
    黎大勇, 任宝平, 和鑫明, 胡刚, 李保国, 李明
    2011, 31(4):  338-346. 
    摘要 ( )   PDF (7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 年6 月至2009 年5 月,采用扫描瞬时取样法对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群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滇金丝猴群的食物主要由42 个科105 种植物组成。滇金丝猴全年的食物构成如下:松萝50.6% ,成熟叶16.3% ,果实/种子10.5% , 嫩叶8.4% ,竹笋7.9% , 芽3.0% , 花1.9% ,树皮/ 叶柄/茎0.8% ,真菌类0.5% 。研究还表明,滇金丝猴的食谱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即夏季取食的植物种类最多,冬季取食的植物种类最少,嫩叶是滇金丝猴春季的主要食物,而果实/ 种子在响古箐的滇金丝猴秋季食物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此外,发现竹笋是滇金丝猴夏季的主要食物资源。研究还发现,除松萝以外,对其食物贡献率最大的10科植物的比重达到39.6%,而蔷薇科的取食则高达17.57% ,表明响古箐滇金丝猴对不同种类的食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以上结果表明,响古箐滇金丝猴的取食行为受食物资源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中国柽柳沙鼠线粒体DNA 的地理变异及其亚种分化
    谷登芝, 周立志, 马勇, 宁恕龙, 侯银续, 张保卫
    2011, 31(4):  347-357. 
    摘要 ( )   PDF (16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柽柳沙鼠广泛分布于中亚荒漠地区,在我国分布于蒙新干旱区西部。本研究采用线粒体Cyt b 基因和D-loop控制区两个片段共1 569 bp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蒙新区西部45 个柽柳沙鼠的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及系统发生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亚种分化。45 个柽柳沙鼠线粒体DNA 共定义33 个单倍型,包含142 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9.05% ),其中单态位点34 个,简约信息位点108 个,未发现碱基插入或缺失的现象。基于单倍型的系统发生树和网络关系图显示,柽柳沙鼠的谱系分为两大支:伊犁盆地的种群聚为独立的一支,准噶尔盆地和额济纳地区的种群聚为一支,两大支的分歧时间为0.24 Ma年前,大约在庐山冰期。通过Beast 模拟,柽柳沙鼠在近15 000年有一次快速的种群衰退,表明柽柳沙鼠种群受到了末次盛冰期的影响。基于Cyt b 基和D-loop 序列的证据,我们认为分布于新疆伊犁盆地的柽柳沙鼠为哈萨克亚种(M. t. jaxartensis),分布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及甘肃、内蒙地区的为敦煌亚种(M. t. satchouensis)。
    秦岭和大巴山区翼手类及其动物地理分布特征
    吴家炎, 裴俊峰
    2011, 31(4):  358-370. 
    摘要 ( )   PDF (18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岭和大巴山区作为动物地理分布区古北界及东洋界在我国中部的一段分界线,从提出之后有一些不同意见。前人在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部分兽类的调查中从各个学科加以论证。作者从1964 年以来进行
    过秦巴山区翼手类三次主要采集,获得的2 000 余号标本,鉴定为32 种,分属4 科4 亚科,分析结果认为其中23 种为东洋界种属,占71.8% ,9 种为古北界种属,占28.2% 。这些种属均可以分别见于动物区划中的各个区,
    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华北区、蒙新区、东北区及青藏区;一些我国的特有种、特有属及单型种属也分布于秦巴山区。作者认为兽类中的翼手类是气候、地形及植被影响其地理分布较为敏感而受
    限制的一类,从秦巴山区翼手类的区系组成及分布特征分析,东洋界种属以秦岭北坡为限,古北界种属从秦岭南坡到大巴山北坡间逐渐减少,翼手类在秦岭南坡及大巴山北坡存在两大界种类逐步过渡状态,显示是翼手类
    的过渡区,进一步验证将秦岭地区划属华中区和两大界的分界线在我国中部以秦岭为界的观点是正确的。
    太行山南段洞栖蝙蝠的分布及栖息地重要性分析
    刘伟, 王延校, 何新焕, 牛红星
    2011, 31(4):  371-379. 
    摘要 ( )   PDF (16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 年8 月至2010 年9 月,对太行山南段的洞栖蝙蝠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共调查洞穴38 个,其中28个洞穴为首次调查,共观察到蝙蝠约17 000 只,隶属2 科4 属9 种,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马铁菊头蝠。
    测量洞穴的总水平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并以洞穴内蝙蝠的种群数量(Ai) 与根据物种生存状态赋值的权重(Mi)乘积之和评估洞穴重要性。在调查的洞穴中,最重要的洞穴是黄楝树水渠,有8 种约2 500只蝙蝠在
    此繁殖和冬眠;其次是涧河洞,有5 种约2 100只蝙蝠在此繁殖和冬眠。基于洞栖蝙蝠种类和洞穴测量数据的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太行山南段东西两侧洞栖蝙蝠的分布状况、不同类型栖息地之间的差异以及洞栖蝙蝠
    对栖息地的选择。太行山南段东西两侧洞栖蝙蝠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差异不显著。冬眠洞穴的总水平长度、最大宽度、最大高度、郁闭度均显著大于非冬眠洞穴。影响蝙蝠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有地形因子、隐蔽因子和干
    扰因子,这3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96% 。目前,这些洞穴的保护现状均不理想,一些洞穴已经或正在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这使该地区洞栖蝙蝠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本研究结果以期能为决策者在制定开发旅游策
    略时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新天津生态城夏季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覃雪波, 曾朝辉
    2011, 31(4):  380-386. 
    摘要 ( )   PDF (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 年6 月至8 月在中新天津生态城采用铗日法调查啮齿动物,运用冗余分析研究啮齿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7 个生境中,啮齿动物种群密度(只/100 铗/ hm2 ) 以村落(8.33)、蓟运河岸(8.00)、公路(7.00)和芦苇地(6.00)等4 个生境较高,而碱蓬地(1.00)、河口(1.00)和盐池(0.66)等3 个生境较低。物种多样性指数(H)以村落(1.97) 和公路(1.68) 最高,芦苇地(1.40)和蓟运河岸(1.18)次之, 盐池(1.00)、碱蓬地(0.92)和河口(0.92)最低。群落相似系数表明,不同生境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与环境因子相关。冗余分析(RDA) 表明,水体盐度(F = 6.30, P = 0.016) 和植被盖度(F =4.60, P = 0. 026) 对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 < 0. 05), 而其它环境因子达不到显著水平(P> 0.05)。因此,水体盐度和植被盖度是影响中新天津生态城夏季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
    达乌尔黄鼠冬眠期间体温的变化和冬眠模式
    杨明, 邢昕, 管淑君, 赵岩, 王子英, 王德华
    2011, 31(4):  387-395. 
    摘要 ( )   PDF (5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 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及其前后的体温,分析了其冬眠模式和体温调节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长短的个体差异较大,可以分成深冬眠型、
    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三种类型;2)达乌尔黄鼠在冬季表现出深冬眠阵(最低体温Tbm in <20℃ ,冬眠阵的持续时间BD >24 h)、短冬眠阵(Tbmin < 20℃ , BD≤24h)和日眠阵(Tbmin ≥20℃ , BD≤24 h)3 种类型,最低体温分别
    为2.54℃ ± 0.35℃ 、10.05℃ ± 1.97℃ 和23.09℃ ± 0.40℃ ,彼此之间差异显著。日眠阵阵间产热阶段的最高体温为38.09℃ ±0.17℃ ,高于深冬眠阵(37.31℃ ±0.15℃ )和短冬眠阵(37.22℃ ±0.31℃ ); 3)深冬眠阵和日
    眠阵中最低体温均与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冬眠过程中的最低体温为-2.43℃ ;4)深冬眠过程中,多数个体可以短时(≤3 h)耐受- 2℃ ~ 0℃ 的低温,激醒或继续维持深冬眠,无致死效应,但长时间(15 h)或过度低温
    (- 5℃ 以下)的条件下,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被激醒(70% )或死亡(30% ),不能持续冬眠; 5)入眠前10 d体温日波动幅度显著增加,高于出眠后的日体温波动,且多数个体入眠前出现体温的“试降”。表明,冬眠前
    入眠的准备阶段,动物的体温调节已开始发生变化;冬季日眠的调节机制可能与冬眠不同;短时- 2℃ ~ 0℃ 的体温对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无致死效应。
    藏羚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刘芳, 格日力
    2011, 31(4):  396-403. 
    摘要 ( )   PDF (15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藏羚羊的低氧适应机制与高原低氧环境的相关性,采用RT-PCR 技术,首次从藏羚羊心肌组织总DNA 中克隆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Histone deacetylase1,HDAC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449 bp,
    编码482 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约为55 kDa。序列分析表明,藏羚羊HDAC1 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相似性超过90% ,其中与牛的相似性最高为98.27% ;它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相似性达到
    98.76% ~ 99.59%,显示出极高的保守性。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 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藏羚羊与牛先聚为一类,该聚类结果与传统的物种进化关系基本一致。藏羚羊HDAC1 基因编码区的成
    功获得,为进一步揭示藏羚羊低氧适应的表观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EP-1 不育剂对长爪沙鼠野生种群增长的控制作用
    付和平, 张锦伟, 施大钊, 郭志成, 高文渊, 张卓然,余奕东5,杨吉雅, 侯少青
    2011, 31(4):  404-411. 
    摘要 ( )   PDF (5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爪沙鼠在内蒙古地区的分布非常广泛,长期以来由其造成的“鼠害” 不仅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危害,而且还传播疾病。2009 年3 ~ 10 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利用复合不育剂左炔诺孕酮- 炔雌醚(EP-1)
    对长爪沙鼠野生种群进行了不育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不育剂EP-1 对长爪沙鼠种群结构和种群密度均有显著影响,在5 月和6 月两个繁殖高峰期,不育剂EP-1 显著降低了幼体出生的数量,实验区与对照区幼体组
    成差异和成体组成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 < 0.01)。在8 ~ 10 月,实验区和对照区种群结构组成中,幼体之间、成体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P < 0.05, P < 0.01)。在整个发育生长期,实验区长爪沙鼠幼体种群从6 月
    份开始出现,9 月达到数量最高值,幼体种群全年呈现下降趋势。而对照区幼体种群从5 月份开始出现,且数量在5 月份达到全年的最高值,幼体种群与实验区相反呈增长趋势。实验区种群总体数量全年呈下降趋势,而对
    照区相反,呈增长趋势。因此,复合不育剂EP-1 显著降低了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率、幼体出生比例和种群密度,可以对长爪沙鼠野生种群起到有效的繁殖控制作用,进而降低该鼠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和对人类疾病传播
    的风险。
    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魏辅文, 张泽钧, 胡锦矗
    2011, 31(4):  412-421. 
    摘要 ( )   PDF (3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现代食肉目动物中,大熊猫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物种之一,既在科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亦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展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
    以来,迄今已积累了大量有关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学知识,近年来3S 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本文在综合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栖息地生态学、觅食
    生态学、繁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等不同方面就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力图归纳已有研究发现,阐明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及在保护生物学上的意义。同时,结
    合研究与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
    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0 - 6 月龄的母亲照顾行为
    罗芳, 陈九屹, 蔚培龙, 鲍伟东
    2011, 31(4):  422-427. 
    摘要 ( )   PDF (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猪Toll 样受体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鉴定
    杨秀芹, 李海涛,徐扬, 翟春媛, 马建章, 刘娣
    2011, 31(4):  428-432. 
    摘要 ( )   PDF (2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