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7-07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蒙古野驴的数量、分布和保护对策
    李春旺 蒋志刚 周嘉 曾岩
    2002, 22(1):  1-6. 
    摘要 ( )   PDF (1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0 年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 大批蒙古野驴从蒙古共和国进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境内。2000 年9 月对该地区蒙古野驴的数量、分布和保护情况等进行了考察, 发现蒙古野驴主要活动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中蒙边境沿线的梭形狭长地带。蒙古野驴活动区东端最南点在乌拉特中旗敦德乌素嘎查(42°17′N , 108°30′E) , 距边境23 km , 西端最南点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图嘎查以西(42°08′N , 106°36′E) , 距边境12 km。活动区中部的南限在北纬42°01′, 距正北方边境44 km , 活动区面积约5 380 km2 。根据样带法调查计算估计该分布区蒙古野驴总数约在11 400 头左右。目前蒙古野驴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尚未完全稳定。密集的人口, 有限的食物资源和偷猎是影响蒙古野驴种群在该分布区稳定生存的主要因素。
    鄱阳湖及其支流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及分布
    肖文 张先锋
    2002, 22(1):  7-14. 
    摘要 ( )   PDF (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997 年11 月至1998 年11 月的134 d 中, 大致按一年四季, 分4 次对鄱阳湖及其主要支流中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数量的季节变动、分布、行为、江豚栖息地环境、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江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鄱阳湖湖区, 赣江、信江、抚河等主要支流的中下游和支流入湖的湖口附近。冬、春、秋3 个季节鄱阳湖水系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分别为91 头、431 头和260头。即, 鄱阳湖江豚的种群数量约为100~400 头,其种群数量随季节、水位、鱼类资源的变化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数量化分析
    刘丙万 蒋志刚
    2002, 22(1):  15-21. 
    摘要 ( )   PDF (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8 年8 月至1999 年8 月, 在湖东种羊场地区开展了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研究。在湖东—克图沙丘和草原交界处沿约30 km的样线开展种群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 共发现582 只普氏原羚。在研究中选择了8 类与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态因子: 植被类型、食物丰富度、草原围栏、隐蔽条件、人为干扰、距公路距离、距沙丘距离和距农业用地距离, 研究了普氏原羚的生境选择。在研究中, 将这些生态因子分别分成3 个等级, 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的预测性方。通过对生态因子和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进行方差分析, 判断影响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人为干扰和围栏, 其次为食物丰富度、距沙丘距离和农业用地距离, 植被类型、隐蔽条件和与公路距离对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银狐气味对根田鼠繁殖和觅食的影响
    王振龙 刘季科
    2002, 22(1):  22-29. 
    摘要 ( )   PDF (1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实验室条件下, 主要测定银狐的气味对根田鼠社会行为、觅食、繁殖特征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银狐气味使根田鼠产生繁殖迟滞的机制。结果表明, 银狐气味对82 %的配对根田鼠产生显著的繁殖迟滞, 对根田鼠一般动作、探究、自我修饰及婚配行为的频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 0105) 。对各种行为累积时间的作用则产生明显的性别差异, 银狐气味可提高雄体及雌体一般动作及雌体亲密行为的累积时间; 对雄体自我修饰行为, 以及雌体攻击、探究及自我修饰行为的累积时间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P < 0105) 。雄体附睾精子计数、雌体卵巢指数及胚胎重量极显著地减低( P < 0101) , 相应地, 雌体血清孕酮显著地提高( P< 0101) 。
    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觅食的功能反应模型及其机制检验
    陶双伦 刘季科 都玉蓉 李俊年 马建滨
    2002, 22(1):  30-38. 
    摘要 ( )   PDF (1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新鲜苜蓿叶片密集的食物斑块, 测定和检验根田鼠觅食苜蓿叶片功能反应模型及其机制。苜蓿叶片大小可调节根田鼠口量, 进而控制其瞬时摄入率; 根田鼠觅食苜蓿叶片的口量( S) 与其瞬时摄入率( I) 为渐进函数关系, 属Ⅱ型功能反应, 回归方程为I =01094S/ (01001 + S) ; 根田鼠收获率( B) 随其口量( S) 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减, 回归方程为B = 01095/ (01001 + S) ; 最大处理速率的测定值与模型预测值极为近似; 瞬时摄入率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存在极显著( P < 0101) 的线性回归关系。结果验证了植食性哺乳动物Ⅱ型功能反应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其瞬时摄入率动态, 收获与咀嚼间的竞争可调节其收获率及瞬时摄入率的假设。
    溴敌隆加增效剂防治林区鼢鼠试验
    陈孝达 张学武 胡忠朗 李福合 周秦钟
    2002, 22(1):  39-45. 
    摘要 ( )   PDF (1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2~1994 年在陕西北部林区对防鼠药物进行筛选和防治试验, 结果筛选溴敌隆作为首选药物进行推广使用, 成本低, 致死率高。结果表明: 加增效剂水杨酸钠后能增强毒饵作用, 提高致死率, 促使内出血, 减少使用浓度, 节约饵料和药剂, 降低成本。饵料以小麦最好; 投饵量每洞10 g ; 插洞法适合林区防鼠。
    中国姬鼠属的系统学研究述评
    刘晓明 魏辅文 李明 冯祚建
    2002, 22(1):  46-52. 
    摘要 ( )   PDF (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姬鼠属分布在欧亚大陆及其邻近的岛屿上, 种类及数量均较多。但对该属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尤其近几年对姬鼠属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产生了一些与形态学、生物地理学等研究不同的结果。文章综述了姬鼠属系统学研究的一些工作, 根据所归纳的初步论点, 试拟定了中国现生种类的系谱; 并对中国姬鼠属系统学的进一步研究, 提出了一些建议。
    哺乳动物基础代谢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宋志刚 王德华
    2002, 22(1):  53-60. 
    摘要 ( )   PDF (1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影响哺乳动物基础代谢率的主要因素, 包括体重、系统发育、食性、气候和栖息地、季节、生活习性和繁殖, 以及激素、器官、线粒体和质子漏的理化特征等, 并对这些因素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兽类学研究的资助
    刘定震  马逸清  杜生明
    2002, 22(1):  61-70.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 年设立以来对我国兽类学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对其具体资助情况及其对我国兽类学发展的影响不是十分清楚。为此,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6 年以来所资助有关兽类学研究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项目主要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和其它专项基金项目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以及高技术项目等。分析结果表明, 动物学科共资助有关兽类学研究的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131 项(占学科总项目数的21.98 %) , 总计1 361.9 万元(占学科总经费数的29.60 %) ; 生态学科总计资助上述各类项目49 项、536.8 万元(分别占学科总数的7.47 %和7.09 %) , 遗传学科动物遗传学总计资助上述各类项目39 项、311.1 万元。动物学科是我国开展兽类学研究的主要资助者之一。生态学和动物遗传学资助有关兽类学研究项目的增加, 反映了传统的兽类学研究与生态学、遗传学的结合和交叉。根据上述结果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我国兽类学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我国兽类学发展趋势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不同粗饲料比例的日粮饲喂亚成体大熊猫的平衡实验
    王爱民 张贵权
    2002, 22(1):  71-73.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高鞍菊头蝠
    赵辉华  张树义  周江  刘自民
    2002, 22(1):  74-76.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沙鼠的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
    赵天飙 张忠兵 张春福 齐林 邬建平
    2002, 22(1):  77-80.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