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7-07
    二十年来我国兽类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Ⅱ 形态分类、动物地理、古兽类学
    王祖望 张知彬
    2001, 21(4):  242-250.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水平上对鬣羚系统发育的研究
    崔雨新,王小明,梁云媚
    2001, 21(4):  251-258. 
    摘要 ( )   PDF (1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了鬣羚在中国的7 个地方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419 bp的片段序列,并分析了其序列差异,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鬣羚各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在0-14.31%。鬣羚种群最早在大约5.7百万年有共同的母系祖先,并且在中国最早可能是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区域开始演化的,随后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日本鬣羚的分化时间大约在3.1百万年前,并且可能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白玉和道孚的鬣羚种群(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11.21%),日本鬣羚种群(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7.63%),洛扎的鬣羚种群(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4.05%)的分化估计已接近或达到亚种水平。鬣羚在中国至少存在3 个进化显著单元:A.白玉和道孚种群;B.洛扎种群;C.隆子、陕西、皖南和德格种群。建议将它们分开管理,避免杂交,以保存遗传分歧较大的类群及其进化潜力。
    两种鼠耳蝠回声定位叫声的比较
    冯江,李振江,陈敏,赵辉华,张树义,周江, 谢家骅
    2001, 21(4):  251-259. 
    摘要 ( )   PDF (1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鼠耳蝠属两种蝙蝠飞行状态下的声发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鼠耳蝠声发射信号的声谱图都呈调频(FM)型,但在波形及频率范围上有明显差异。大鼠耳蝠(四川亚种)的声脉冲宽度很小(1.6±0.3 ms),能率环较低(4.0%),其主频率(DF=44.6±4.3kHz)也较低;而水鼠耳蝠的声脉冲宽度较大(4.2±1.6ms),能率环(9.6%)及主频率(DF=83.0±4.0kHz)也较高。文中结合两种蝙蝠的形态及食性分析了回声定位对捕食生境及捕食策略的适应性。
    七种鼠科啮齿动物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杜卫国 鲍毅新 刘季科
    2001, 21(4):  264-270.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浙江省金华地区7 种鼠科啮齿动物的总消化道及各消化器官的长度和重量,与其食性和生境作比较,旨在检测近缘种之间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差异,家栖种类与野栖种类消化道形态的差异。野外捕获动物带回实验室处死,解剖分离消化道为胃、小肠、盲肠和大肠,精密直尺测定各器官的平展长度,纵剖肠道,生理盐水冲净内容物,65℃ 恒温干燥后称得干重。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长度的种间差异明显大于消化道重量的种间差异;盲肠和大肠长度的种间差异明显大于小肠长度的种间差异;植食性野栖种类的胃、盲肠和大肠大于杂食性家栖种类,而两类动物小肠长度的差异不明显。
    内蒙古草原布氏田鼠的最大同化能
    宋志刚 王德华
    2001, 21(4):  271-278.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低温诱导,以食物平衡法对内蒙古草原布氏田鼠的最大同化能进行了测定: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逐渐降温,温度梯度依次为:23℃、l5℃、l0℃、5℃、0℃、–3℃和–6℃。结果显示动物的同化能5℃后基本维持不变.0℃达峰值,为3.37±0.33 kJ/g·d。另一组动物则直接进5℃和℃测定同化能,在0℃时测得突然降温组最大同化能为2.39±0,22 kJ/g·d 布氏田鼠的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为2.796±0.209 ml O2/g·h (1.35±0.10 kJ/g·d)。两种方式诱导的最大同化能是基础代谢率的1.8~2.5倍,在所有已测定的哺乳动物的最大同化能范围之内,表明布氏田鼠在自然状态下可能长期保持其实际能量收支接近其生理极限。本文的结果支持中心限制假说。
    根田鼠瞬时摄入率对植物可利用性变量集功能反应的格局
    陶双伦 刘季科 都玉蓉 李俊年 马建滨
    2001, 21(4):  279-286. 
    摘要 ( )   PDF (1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实验窜条件下,以随机区组设计的新鲜紫花苜蓿叶片斑块,测定苜蓿叶片可利用性变量,叶片密度、生物量密度和叶片大小对根田鼠瞬时摄人率的作用格局。苜蓿叶片大小对根田鼠摄入率具有显著作用(P﹤0.01),而叶片密度与生物量作用则不显著(P>0.05);根田鼠摄入率对其口量变化能作出2倍以上的反应(P<0.01);观测摄入率与模型预测摄入率的回归显著(P<0.01)。 研究结果证明,以叶片大小替代根田鼠口量是影响其摄入率的独立变量;检验了植物大小是替代植食性哺乳动物口量的有效变量,以及植物大小是影响植食性哺乳动物摄入率潜在独立变量的假设。
    根田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放射免疫学测定
    熊忠 杜继曾
    2001, 21(4):  287-291. 
    摘要 ( )   PDF (1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大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放射免疫学测定试剂检测了根田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测定线性范围为2.5 Pg至160pg/管,批内和批间差为1.7% (n=10)和7.8%(n=4),样品平均标准回收率为108.2±8.4%。根田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测定为0.28±0.04 ng/mg湿重组织。从根田鼠下丘脑提取物稀释曲线与大鼠(人工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有较好的平行关系判断, 可以推知根田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结构活性类似于大鼠(人工合成)的活性。
    布氏田鼠在不同光周期下对陌生个体尿液和粪便的气味辨别
    张立 房继明 孙儒泳
    2001, 21(4):  292-300.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成年布氏田鼠在10 min内, 对不同光照周期下(长光照:LD;短光照:SD)陌生雌/雄个体尿液和粪便两种单一个体气味源的气味行为反应 实验发现:所有雌雄被试鼠对LD气味源比SD 气味源表现出更多的嗅闻行为 LD和SO被试鼠对同性/异性尿液气味的嗅闻行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但LD被试雄鼠对陌生雌鼠粪便的嗅闻频次显著多于SD被试雄鼠。从嗅闻行为特征量(嗅闻行为占所有行为的百分比)来看,所有LD和SD被试雌、雄鼠对尿液的嗅闻明显多于粪便;除SD粪便气味外.被试鼠对异性气味源的嗅闻明显多于同性。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两种个体气味源.尿液和粪便都带有季节性信息.而且是具有性别特征的:异性的个体气味源比同性的个体气味源更具吸引力;长光照动物的个体气味比短光照动物的气味更具吸引力。
    小型哺乳动物繁殖期的能量收支对策
    刘赫 王德华 王祖望
    2001, 21(4):  301-309.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动物能世的分配及权衡,尤时无刘不体现于繁殖乃至生活史的各阶段。相应的生活史及繁殖对策构成了繁殖能量收支的基本理论 文章从繁殖期能量蝴分人手。综述了小哺乳动物繁殖期间的能量分配埘策及哺乳期的能量权衡:其中繁殖期闯的能量分配对策包括时间的优化分配 提高能量的同化效宰、利用体内储存及能量的补偿等对策。阐述了哺乳期的能量权衡主要对母体的能量权衡对策咀及后代的权衡理论,较系境地分析了母体与幼体以及幼体之间的能量权衡 这些繁殖能量对策是小哺乳动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任何单一的繁殖对策都不可能总是最优的,物种在不同的条件下会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应环境。
    大兴安岭呼中地区冬季驼鹿对生境的选择性
    张明海
    2001, 21(4):  310-313. 
    摘要 ( )   PDF (1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驼鹿(Alces alces)是寒温带动物类群中的典型代表。东北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境内驼鹿的主要分布区近十几年来,由于该林区连年大规模的森林采伐和频繁不断的火灾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使其种群数量锐减 分布匹退缩和牛境片断化日趋严重。据朴仁珠等(1995)报道。中国驼鹿分布数量已由1976年的18638只降至1987年的9 955±397只,IO年间减少了46.59%,年减少率达6.27%;栖息面积减少了21.60%,且目前仍呈继续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恢复这一珍贵动物资源。开展驼鹿牺息生境方面的研究上作十分必要。息生境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境选择和利用以及与森林管理之间关系。国内仅见于有关驼鹿生态习性食性及种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生境选择方面的专题报道。
    圈养大熊猫主食低山竹类营养特点的初步研究
    刘选珍,余建秋,李明喜,李光汉,杨 智,黄祥明
    2001, 21(4):  314-317. 
    摘要 ( )   PDF (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大熊猫幼仔存活率的研究
    黄祥明 李光汉 余建秋 刘选珍 李明喜 扬智 兰景超
    2001, 21(4):  318-320. 
    摘要 ( )   PDF (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熊猫初生幼仔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千分之一。与其它高等哺乳类相比,发育很不完善。免疫器官极不健全。加上育幼行为高度特化、 喂养1仔也难正常发育,致使存活率极低。1963年北京动物首次繁育大熊猫成功之后, 人工饲养下幼子存活率逐年提高。世界范围内1963~1959年为2l.62% 、1980~1989为36.51% 1990~1999年为60.19% 。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1O年中幼仔存活率为65%。特别是1998~1999年达71.43%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在育幼中,幼仔体温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可用资料少。本文是对4只辅助育幼的大熊猫幼仔体温变化及如何提高幼仔存活率进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