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7-07
    普氏原羚的历史分布与现状
    蒋志刚,冯祚建,王祖望,陈立伟
    1995, 15(4):  241-245. 
    摘要 ( )   PDF (1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曾分布于内蒙古和青海。现仅生存于青海湖东北部及西部的鸟岛、察拉滩和小北湖一带,数量不足300只。由于人类稠密地区的阻隔,位于青海湖西的种群与湖东北种群已无可能进行基因交流。由于种群小、易被偷猎、生境破碎和无采食场所等原因,它们已是我国,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必须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否则,普氏原羚有可能在近期内灭绝。
    中国水域江豚颅后骨骼的地理变异
    高安利,周开亚
    1995, 15(4):  246-253. 
    摘要 ( )   PDF (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142号各年龄段的江豚颅后骨骼标奉(其中长江种群标本38号,黄海种群标本59号,南海种群标本45号),选用42项颅后骨骼变量,应用t-检验、协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了颅后骨骼在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变异。结果表明,(1)中国水域江豚不同种群之间在颅后骨骼上的差异是明的,而且表现在包括初生幼体在内的所有年龄段的标本中。0)南海种群的颅后骨骼最发达,长江次之,黄海种群的最不发达。(3)黄海种群与长江种群的差异较小,与南海种群的差异较大;南海种群与长江种群的差异相对最大。(4)颅骨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比其外形的变化要慢,而颅后骨骼的变化比颅骨的变化还要慢.
    湖北天鹅洲故道试养江豚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杨健,张先锋,魏卓,王小强,陈佩薰
    1995, 15(4):  254-258. 
    摘要 ( )   PDF (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抢救濒危水生兽类白暨豚(Lipotes verxillifer),建立保护区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1990年3月到1993年10月,我们对引进白暨豚保护区湖北天鹅洲故道中试养的11头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生活状况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力求在引入白暨豚前,对此地江豚的生活情况及白暨豚保护区的建区工作做进一步的生态评价。
    结果表明,江豚非常适应故道环境。它们能在其中正常生活,完成妊娠过程,顺利分娩,抚幼,幼体也能正常发育和成长。此外,故道还存在豚类防逃的屏障。所有这些,为在此故道建立保护区的合理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小熊猫对食物的选择和觅食对策的初步研究
    魏辅文,王维,周昂,胡锦矗,韦毅
    1995, 15(4):  259-266. 
    摘要 ( )   PDF (2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在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对小熊猫的食物选择和觅食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熊猫喜欢选择在坡度较大,林木郁闭度适中,竹子生长良好,竹子密度适中,离水源较近的杜鹃一大叶筇竹林中活动觅食,喜食大叶筇竹竹叶和竹笋,偶食白背玉山竹竹叶和竹笋,不食刺竹。并且对大叶筇竹竹龄和竹叶也有明显的选择,喜食1、2年生竹龄或刚萌生的幼嫩竹叶。环境中每1m2的大叶筇竹竹叶能提供2850.09 kJ的能量,若按1 %的利用率计算,能提供28.5 kJ的能量,而小熊猫每天能量需求为3 626. 4437 kJ,全年共需1.323 7×l0 6kJ,即环境中每0.0465 km 2的大叶筇竹竹叶生物量能满足1只小熊猫全年能量的需求。
    赤狐的活动节律与产仔洞穴的选择
    周文扬, 魏万红
    1995, 15(4):  267-272. 
    摘要 ( )   PDF (1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赤狐(Vulpes vulpes)的产仔洞穴、活动节律和巢区大小进行了研究。赤狐产仔洞穴全部为喜马拉雅早獭(Marmota himalayana)的居住洞。一般洞口数较多(平均4.8个),分布于高寒灌丛(71% ),距干扰因素较远(大于1.5 km)。常位于坡中部(71% )。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隐蔽性和安全性。赤狐的产仔洞穴相对稳定,平均利用时间为3.3年,利用时间的长短与环境条件的稳定性有关。赤弧通常在夜间活动,主要是觅食,而白天有时成体携幼体在洞穴附近进行短时间的非觅食活动,活动的高峰期为1800—0800时。雌雄成体共同哺育幼体,活动范围相同而多单独活动。成体赤弧的巢区面积平均为7.9km2
    水貂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卵泡细胞的微细结构研究
    刘玉堂, 秦鹏春
    1995, 15(4):  273-278. 
    摘要 ( )   PDF (1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方法对水貂 (Mustela vison)卵丘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卵泡细胞内含有一些圆形线粒体,许多单个粗面内质阿囊池和丰富的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罕见。当卵泡细胞空成单层柱状时.细胞内开始出现成团的微丝及一些直径1—2 um的厚壁泡.在卵泡细胞膜上可见到胞吐小泡以及细胞间夹有透明带物质。表明卵泡细胞可能参与透明带的形成。随着卵泡腔的形成,卵泡细胞开始出现含中性脂肪及磷脂的颗粒。卵泡细胞始终通过胞质突起与卵母细胞保持接触。在大的有腔卵泡晚期,放射冠细胞发生伸展作用,形成明显的放射状结构,其它卵丘细胞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伸展。在放射冠细胞伸展的胞质中可见许多微丝束及粗面内质网囊池相间平行排列,表明微丝的存在对卵泡细胞的伸展起着重要作用.卵丘细胞的扩展使整个卵丘细胞间隙加大充以透明质酸,这将有利于以后的精子穿过并进人卵母细胞中。
    塔里木兔年龄鉴定指标的研究
    陈永国, 周永恒, 聂文魁
    1995, 15(4):  279-283. 
    摘要 ( )   PDF (1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塔里术兔的体重、体长、颅全长、颧宽、门齿孔长.下颌骨长和晶体干重等7项生长指标进行了主分量分析,确定了各项指标在年龄鉴定价值上的排序,结果显示用颅全长(因子负荷量0·98)鉴定塔里术兔的年龄比较合理。
    绒山蝠肝细胞电镜观察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张维道,靳程留, 赵茹, 汪谟庆
    1995, 15(4):  284-288. 
    摘要 ( )   PDF (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绒山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用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肝组织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肝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发达的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在线粒体的周围有一层粗面内质网包绕,二者的密切关系,不仅在绒山蝠其他组织中,且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中均未观察到.诙种肝细胞的LDH 同工酶以M亚基为主.主要催化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III.变量的频次分布和预测
    曾宗永, 杨跃敏, 宋志明, 罗明澍
    1995, 15(4):  289-297. 
    摘要 ( )   PDF (2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х2方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分析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6个生态学变量的频次分布,并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方法拟合了这些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均匀性和生物量均匀性服从正态分布;2)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的频次为向右偏斜的分布,无法用常见的理论分布来近似表示;3)单移动平均和双移动平均分别较好地描述了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性;4)其余4个变量可用单指数平滑来较好的描述.
    高原鼠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叶润蓉, 曹伊凡 , 白琴华
    1995, 15(4):  298-301. 
    摘要 ( )   PDF (1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免疫花环试验法测定封闭群中高原鼠兔红细胞Cb受体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的花环事,并比较了不周年龄高原鼠兔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红细胞在自身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船;随年龄增长,其红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减弱.与人、兔和大白鼠等动物相比,高原鼠兔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高.因此适宜怍红细胞免疫实验的动物模型。
    棕色田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王延正, 张越
    1995, 15(4):  302-308.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1年2月至1992年4月,在河南省灵宝市、卢氏县捕获棕色田鼠1116只(雄515,雌601),应用胴体重作指标,参考繁殖状况及毛色,将种群划分为5个年龄组: I.幼体组,≤11.5 g;Ⅱ.亚成体组,11.6-20.5,Ⅲ成体Ⅰ组,20.6-26.0g;Ⅳ.成体Ⅱ组,26.1-30.5g;Ⅴ.老体组,>30.6g。对比体重、体长 及头骨量度,胴体重法较能客观反映年龄状况。随季节变化,春季I、Ⅱ组占优势,夏季Ⅱ,Ⅲ组占优势,秋季、冬季V组数量增加,而其它各组的数量比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