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0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0-08-20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结构分析
    刘振河, 覃朝锋
    1990, 10(3):  163-169. 
    摘要 ( )   PDF (2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长臂猿主要栖息在热带沟谷雨林和山地雨林的高树上,对别种林型颇难适应。沟谷雨林和山地雨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次在3层以上,富巨型木质藤本和附生、寄生植物,为猿类创造了良好的食物和鸣寝条件。猿群喜欢在山体中部和中下部沟谷、坡壁林缘地段活动,罕去高海拔山巅或山脊林区。若避免过甚的人为干扰,在海南岛现有自然林条件下,猿群有可能得到发展。
    猕猴(Macaca mulatta)叫声特点的研究
    冯敏, 江海声
    1990, 10(3):  170-174. 
    摘要 ( )   PDF (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海南岛南湾半岛野生猕猴的正常和受惊叫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成年母猴与幼体正常和受惊时的叫声是一种谐波结构,其叫声的变化表现为谐波频数上不同的幅值组台。成年母猴正常和受惊叫声的高幅谐波SHHA1,2 分别为300Hz、550Hz和300Hz、1.2KHz;幼年猴正常和受惊叫声的高幅谐波SHHA1,2,3. 分别为300Hz、1KHz、2KHz和350Hz、IKHz、3KHz。SHHA1是波形结构中周期波上叠加的低幅波动LAP在功率谱上的反映,而SHHA2,3,是与波行中高幅阵脉冲列HAPT相对应的,波形结构中周期波的平均周期T始终保持一致为20ms。
    冬季马鹿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的研究
    张明海, 萧前柱
    1990, 10(3):  175-183. 
    摘要 ( )   PDF (2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文运用数量比理论模型分折、处理野外观测数据,进而研究马鹿冬季对采食和卧息生境的选择。经数量化模型Ⅰ分析:1.影响冬季马鹿采食的诸生态因子中,食物丰盛度是最主要因子,人为干扰和林型在冬初和冬末可成为主要因子,坡向和风向在中期可成为主要因子,雪深在冬季末期可成为主要因子,而坡度和隐蔽级在整个冬季始终是次要因子。2.影响马鹿冬季卧息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隐蔽级、人为干扰和风向,而坡度和雪深为次要因子。但诸生态因子在冬季的不同时期的变化不明显。此外还应用数量化模型Ⅲ评价了冬季马鹿的最适采食和卧息生境选择。
    矮岩羊生物学的研究
    吴毅, 袁重桂, 胡锦矗, 彭基泰, 陶沛林
    1990, 10(3):  185-188. 
    摘要 ( )   PDF (1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1988年在四川省巴塘县采得的矮岩羊地模标本,与Gloves对矮岩羊模式标本的描述和大岩羊进行了比较,井对其夏毛、栖息地和食性等进行了补充研究,最后提出了将矮岩羊订为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和建立该种动物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青海省玉树、果洛州岩羊的种群结构及生命表初探
    任军让, 余玉群
    1990, 10(3):  189-193. 
    摘要 ( )   PDF (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野外发现的4470只岩羊,就其栖息地、种群大小和年龄组成进行分析。在已分辨性别的2168只岩羊中,成年雌雄性比为1:0.5。此外,我们还利用54架自然死亡的雄性岩羊头骨,初步探讨年龄分布、存活曲线和生命表。
    狗獾(Meles meles)的染色体研究
    王建华, 郭健民, 范晖
    1990, 10(3):  194-196.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了狗獾北方亚种(Melesmeles lepatorhynchus)的核型及染色体带型的研究结果。染色体数目2n=44,NF=72,常染色体分为4组(8m+12sm+10st+12t),X是一条中等大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是一条最小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对染色体的G带、C带、Ag带带型作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喜马拉雅旱獭和大白鼠的心肌结构及功能的比较研究
    叶于聪, 陈钦铭 , 龙 雯, 黄宝宏, 阮忠海
    1990, 10(3):  197-202. 
    摘要 ( )   PDF (2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生理学与生化酶测定法以及透封电镜结合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海拔3300米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心血管的某些生理。生化与超微结构的特点,并与缺氧敏感大鼠进行对比。结
    果表明,喜马拉雅早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颈动脉压、右心室压,心脏占体重百分比、右/左心室比值、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数值以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
    正常。而由平原进入高原的缺氧敏感大鼠的相应生理参数与血清酶活力则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呈现缺氧损害,主要表现为细胞内外水肿,肌节分带模糊不清,肌丝稀巯断裂,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糖原颗粒减少。证明在高原土生土长的喜马拉雅早獭对高原低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高原鼠兔的繁殖空间及其护域行为的研究
    王学高, 戴克华
    1990, 10(3):  203-209.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1987年在青海湖黑马河湖滨地区,心耳标法研究了高原鼠兔(OchotOttacurzoniae) 的繁殖空间及护域行为,结果表明高原鼠兔营群体家族式生活,具有巢区和领域。繁殖期,雌雄配对建立新的家庭,巢区发生相对变化。并以亲呢、长鸣、嗅味标记和驱逐等行为维护其领地。
    达乌尔鼠兔和高原鼠兔肝脏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比较研究
    王东江, 曾伟强
    1990, 10(3):  210-214. 
    摘要 ( )   PDF (1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达岛尔鼠兔肝细胞线粒体DNA(mtDNA),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I、HindII,EcoRI和BamHI酶切后分别产生5、4、3、2个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肢电泳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定,并画出其酶切图谱。高原鼠兔肝细胞mtDNA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BamH 1酶切后,分别产生4、2个片段,对其片段的分子量也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达乌尔鼠兔肝细胞mtDNA的分子量为10.25MD(兆道尔顿).大小为16.25kbp(千碱基对);高原鼠兔肝细胞mtDNA的分子量为9.31MD,大小为l5.066kbp。并对两种鼠免的限制性内切酶片段进行了比较讨论。
    甘肃安西荒漠鼠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刘逎发, 范华伟, 敬凯, 宁瑞栋
    1990, 10(3):  215-220.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安西荒漠鼠类群落多样性与植物密度和植被复盖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植物的种数、高度、多样性、优势度无关;与海拔高度和降水量也无关。荒漠地区地下水位的深浅对地下栖居的鼠类有直接限制作用。
    黑线毛足鼠种群数量结构和繁殖的研究
    董维惠, 侯希贤, 张鹏利, 周廷林, 杨玉平, 薛小平
    1990, 10(3):  221-226. 
    摘要 ( )   PDF (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线毛足鼠是内蒙古草原上少见的鼠种,其数量变化与当地的优势鼠种布氏田鼠的数量成反比关系,即布氏田鼠数量高时,则黑线毛足鼠数量下降,布氏日鼠数量低时,则黑线毛足鼠数量上升。 根据谈鼠臼齿的磨损程度,可划分为4个年龄组,即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3-8月为该鼠繁殖期,雌雄性比为1:1.08,雌鼠平均胎仔数为6.81只(2-13只),雌性成年组繁殖力最强,怀孕率占该年龄组的63.49±12.13%,雄性成年组具有精子率为07.22±3.78%。
    新灭鼠剂敌溴灵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蒋洪, 邓址, 何闺华
    1990, 10(3):  227-230. 
    摘要 ( )   PDF (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给大鼠灌服灭鼠剂敌溴灵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浆中敌溴灵的浓度变化,并计算出敌溴灵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在大鼠体内,敌溴灵吸收很快,经过2.15小时即达到最高浓度然后缓慢消除,消除的半衰期为31.94小时。
    三种鼠科动物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以及血浆蛋白成分的比较分析
    周虞灿, 邵邻相, 何新霞
    1990, 10(3):  231-234. 
    摘要 ( )   PDF (1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SOD和LDH在一块凝胶板上同时显色的优点,电泳分析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血浆SOD和LDH同工酶以及血浆蛋白成分。结果表明,LDH为有色区带,SOD为无色透明区带,而且SOD比LDH泳动快,两类区带互不重迭,以致3种鼠血浆中SOD和LDH的图谱清晰可辨。由于黑线姬鼠的SOD和LDH的泳动度不同于其余2种鼠,周此3种鼠的图谱各具特征。3种鼠血浆蛋白中的前清蛋白和铁传递蛋白区带数和泳动度亦具有明显差异,说明上述酶分子亚基和血浆蛋白分子的化学结构不同,成为种间差异在分子水平上典型的表现。
    白唇鹿性行为的观察
    余玉群, 郑生武, 吴家炎, 韩亦平, 何玉邦
    1990, 10(3):  235-23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