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0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0-05-20
    大熊猫的早期妊娠诊断
    刘维新, 刘农林, 谢钟
    1990, 10(2):  81-87.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熊猫(Ailuropoda melunoleuca)的早期妊娠诊断,是大熊猫繁殖生物学研究中引人注意的课题之一,国内外尚无这方面报道。我们在1985-1987年问采用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进行探索,根据母体外周血中T细胞的E-玫瑰花环结合率的变化诊断大熊猫妊娠。试验结果发现,妊娠者在配种后96-144小时T淋巴细胞的E-玫瑰花环结合率有明显下降,而未妊者则不明显,借此能比较准确地诊断大能猫妊娠。
    秦岭大熊猫食物基地的初步研究
    田星群
    1990, 10(2):  88-96. 
    摘要 ( )   PDF (3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研究大熊猫食物基地的角度出发,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秦岭大熊猫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和竹林的基本概况。研究结果表明:1、奏岭大熊猫分布区的竹种资源丰富,有6属14种,竹林面积约8.43万公顷。2、构成大熊猫食物基地的竹种有3属3种,面积约占该区竹林总面积的99.7%。3、根据竹林类型、环境及大熊猫的利用状况,秦岭大熊猫的食物基地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4、在正常情况下秦岭大熊猫食物基地至少可供7倍于今数量的大熊猫生存。
    缅甸坡鹿(Cervus eldi thamin)雌性群等级序位的初步研究
    徐宏发, Kanta Kumari , J.S.Lwanga
    1990, 10(2):  97-103. 
    摘要 ( )   PDF (2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11只雌性缅甸坡鹿合群后等级序位建立过程进行了观察,用全部事件取样法(Alloccurrence sampling)对坡鹿的14种社会行为进行了记录,在观察期内记录到11 45个社会行为中有962次(84% )是侵犯行为,183次(16% )友好行为。根据侵犯指数和优势指数排列了各个体的优势等级序位,经用兰道氏(Landau's)指数测定,坡鹿群的优势等级序位是很强的线性等级序位。坡鹿在合群后,通过激烈的争斗建立群内的优势等级序位;然后以较温和的威胁姿态来维持已建立的等级序位。新的入侵者进入已建立等级亭位的鹿群全触发起重新争夺序位的激烈争斗。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集群习性的研究
    宋延龄 ,李善元
    1990, 10(2):  104-109. 
    摘要 ( )   PDF (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野外累积观察到的852群海南坡鹿的集群情况,结出了鹿群在全年各月份的平均大小及方差等统计数据,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鹿群,并对各月份鹿群平均大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鹿群的大小存在着季节性变化,各类型鹿群在不同季节所占比例及其稳定性均存在差异。繁殖周期、植被的季节性变化及鹿群的类型是影响鹿群集群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还就坡鹿的集群习性及其保护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回声定位蝙蝠小脑接受声信息的传入神经联系HRP法研究
    张善庆 ,孙心德, Philip H .S.Jen
    1990, 10(2):  110-113. 
    摘要 ( )   PDF (2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分别电泳入大灰褐蝙蝠(Eptesfeus luscus)和小灰褐蝙蝠(Myotis lucifugus)的小脑半球和蚓部对超声刺激有反应的记录点,以研究传递声信息到小脑去的有关神经结构。结果表明:小脑接受的主要声信息传入途径,是经过脑桥中转的,小脑也接受直接来自蜗核和上橄榄复合体的传入投射。此外,在下橄榄核和前庭核也发现标记细胞。
    高原鼢鼠的侵占行为及防治的新途径
    樊乃昌, 景增春, 周文扬
    1990, 10(2):  114-120.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鼬鼠侵占行为的发现给研究者以有益的启示,即在自然界,当一洞系内的鼬鼠自然死亡,被天敌掠食或被诱杀后,栖息地上空出的领域会在短靶内被相邻或迁人者所占用。利用这一特点,可采取模拟洞道灭1986—1987年期间,研究者与青海省机械研究所的合作者共同研制了模拟鼠洞道投饵机,并进行了成功的现场灭鼠试验,从而展理出良好的在大面积草场上防治鼢鼠危害的新途径。
    利用主分量分析评价大仓鼠的年龄指标
    李玉春, 卢浩泉, 田家祥, 胡继武
    1990, 10(2):  121-127.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主分量分析对大仓鼠的体重、胴体重、体长、尾长、体全长、颅全长、颅基长、眶间宽、晶体干重和上臼齿的磨损程度等10项指标进行了一维排序,结果表明,胴体重是大仓鼠最有代表性的年龄指标,在简易可行的指标中,雄鼠肌体重、雌鼠以体长代表性最好。但雌鼠的体长和体重的代表性差别很小,故可将体重作为雌雄大仓鼠的年龄组划分指标;大仓鼠的晶体干重轻,称量误差对年龄鉴定影响大,不易用作大仓鼠的年龄鉴定指标。
    陕西省啮齿动物区系与区划
    王廷正
    1990, 10(2):  128-136.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省地处我国的中部偏东,气侯和植被兼具亚热带和暖温带特点,在动物地理上横跨古北与东洋两大界,啮齿动物种类比较丰富。计有53种另附9亚种,分隶于2目8科6亚科,几乎占全国啮齿动物总种数的三分之一。大足鼠为陕西省首次记录。文中就区系特征作了分析。根据自然地理要素和动物区系的差别,陕西省可划为六个三级地理省。
    甘肃省啮齿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的研究
    郑涛, 张迎梅
    1990, 10(2):  137-144.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啮齿动物有87种(含7亚种),隶2目9科41属。可将甘肃划分6个省:1.陇东高原省,有28种(含l亚种),2.中部黄土高原省,有30种;3.河西走廊省,有36种,三趾心颅跳鼠和短耳沙鼠为本省特有种;4.祁连山地省,有29种,高原高山鼠和银白高山鼠为本省特有种;5.甘南高原草原省,有34种,棕背鼾和普通田鼠为本省特有种,6.陇南山地省,有34种,豪猪和巢鼠为本省特有种。
    内蒙古荒漠草原东段啮齿动物群落的聚类分析
    米景川, 王瑾, 王成国
    1990, 10(2):  145-150.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系统聚类法,对内蒙古荒漠草原东段啮齿动物群落进行分类研究。应用Whittaker相似性指数I=1-0.5Σ∣ai-bi∣作为聚类指标,初步将17个样地内所获5科18种啮齿动物划分为8个群落。经与相关系数的聚类结果比较,认为前者更能反映该段啮齿动物的组成特点和群落结构特征。
    灭鼠剂适口性衡量标准研究——维生素D3和磷化锌的适口性比较
    李镜辉, Rex E.Marsh
    1990, 10(2):  151-155. 
    摘要 ( )   PDF (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灭鼠剂适口性的方法,即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描述灭鼠剂的适口性,具体做法是以毒饵的摄食系数为纵座标(Y),以灭鼠剂在毒饵中的浓度的对数为横座标(x),求出直线回归方程。本法的优点是可口反映毒饵的适口性随灭鼠剂在毒饵中的浓度改变而产生变化的趋势,并以磷化锌和维生素D3为实例加以说明 相关系数测定表明,磷化锌的摄食系数与其对数浓度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923,p<0.OO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0.4153-0.2541X。实验结果表明,磷化锌的最低适用浓度和最适浓度均为2% ,而维生素D3的最低适用浓度为0.1% ,最适浓度为0.2%。
    云南省14县(市)野生动物病毒性肝炎的调查
    王光明,张文明,方喜业, 自登云, 李兆祥
    1990, 10(2):  156-160. 
    摘要 ( )   PDF (1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