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CD数据库源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86年 第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6-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Select
大熊猫体内微量元素的PIXE分析——Ⅰ.毛发和肝脏的微量元素
王能明
1
, 陈素清
1
, 陈剑瑄
1
, 张大忠
1
, 冯文和
2
1986, 6(2): 81-87.
摘要
(
)
PDF
(25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众所周知,微量元素对生物的生存、健康和疾病有着重大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研究,已逐步形成了微量元素医学学科(孔祥瑞,1982;Prosad,A.S.,1976;Underwood,E.J.,1977)。 我们应用PIXE(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健康的和有疾病的大熊猫的毛发和肝脏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为大熊猫的人工饲养和临床诊断提供一些数据和资料。
Select
野生东北虎的活捕麻醉
蒋劲松
1
, 李绍刚
2
, 刘子德
3
, 朴龙国
3
1986, 6(2): 88-88.
摘要
(
)
PDF
(1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生东北虎(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的活捕及麻醉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1984年12月19—20日,我们在所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30°24′、北纬42°45′30″的吉林省珲春县板石乡,对1只东北虎进行了药物麻醉的活捕试验。此虎体重115公斤,体长1.23米,尾长0.87米,左前脚受鋏伤(带鋏,鋏重5公斤)。
Select
黑龙江省10年来熊类资源的分布及变动趋势
马逸清
1986, 6(2): 89-92.
摘要
(
)
PDF
(22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熊类是大型动物,其毛皮、油脂以及胆、掌、肉等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在黑龙江省林区,熊类历来是重要的狩猎对象。然而,熊是大型猛兽,每被击伤或受惊扰,常凶猛袭人,故猎熊并非易事。历史文献中曾记载:“熊矫捷而罴憨猛,皆兽之绝有力者”,又说,“刺虎者,不过五人一排…刺熊罴,非十人不能胜。盖其力倍于虎也”(《满洲源流考》)。现在,黑龙江省的猎人,通常是在冬季待熊在树洞或地穴中冬眠时进行猎杀,即猎取洞中冬眠的熊,俗称“掏仓子”,或在春季捕捉刚出洞的幼熊,故每年都有一定的猎取量。
Select
雪豹饲养与繁殖的初步研究
廖炎发, 罗焕文, 刘德宁, 许树仁, 袁秉奎
1986, 6(2): 93-100.
摘要
(
)
PDF
(5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雪豹(
Panthera uncia
Schreber)是典型的高山动物,终年生活在气候寒冷、光照充足、海拔3200—5300米的高寒山区。我国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等省区。现已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据世界动物园年刊统计,1967年以前,在全世界33个动物园中供观赏的雪豹共有46只(不包括我国数字),其中仅有15只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出生的(苏联考纳斯动物园,1968)。1983年我国各地动物园供观赏的雪豹共35只。尽管在北京、上海、大连、银川、烟台、乌鲁木齐、西宁等7个动物园中均有雌雄配对的雪豹,但繁殖问题一直未获解决。
Select
THE STATUS OF MUSK-DEER FROM ANHUI PROVINCE, CHINA
COLIN P·GROVES, FENG Zuojian
1986, 6(2): 101-104.
摘要
(
)
PDF
(23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n 1982 the known range of the Musk-deer(genus
Moschus
)in Chinawas extended to Anhui Province.The newly discovered population was allocated to a new taxon,
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Hu& Yan,1982. Although traditionally the genus Moschus was regarded as monotypic(Ellerman& Morrison-Scott,1951),three species were distinguished indetail by Flerov(1952)and Gao(1963).The latter author provided detaileddescriptions of the three species,and since then all commentators have con-ceded that this general picture is correct.
Select
安徽省麝的分类地位
COLIN P. GROVES
1
, 冯祚建
2
1986, 6(2): 105-106.
摘要
(
)
PDF
(21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已知麝(麝属
Moschus
)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扩展到安徽省。这个新发现的种群被命作一个新的分类单元,即
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Hu et Yan,1982。 虽然过去把麝属(
Moschus
)认作单型属(Ellerman Morrison-Scott,1951),但Flerov(1952)和高耀亭(1963)已把它细分出3个互可区别的麝种。后一作者对这3种麝作了详细的描述,自那时起,评论家们认为那些描述的总的情况是正确的。
Select
中国沿岸漫游的环海豹及其他鳍脚类
周开亚
1986, 6(2): 107-113.
摘要
(
)
PDF
(43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鳍脚类主要分布在寒冷水域。我国海域的水温相对较高,已发现的鳍脚类种类和数量都很少,除黄海和渤海的斑海豹外,其他都是离开了正常分布区的漫游个体。对斑海豹Phoca largha已有过几篇报道(汪克贤,1955;李秀朋,1965;李荣光,1980;王者茂,1984)。对另3种鳍脚类只有零星记录(王者茂,1973;诸葛阳,1982;黄圮,1984)。本文首次报道漫游到中国近海的环海豹
Phoca hispida ochotensis
Pallas,同时对中国沿岸斑海豹及另3种鳍脚类的漫游个体作简要介绍。
Select
第一届亚洲熊类会议简讯
吴家炎
1986, 6(2): 114-114.
摘要
(
)
PDF
(6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一届亚洲熊类会议于1985年8月6—8日在日本枥木县宇都宫市博物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或递交论文)的有中国、日本、印度及印度尼西亚4个国家的66位代表。代表们就亚洲熊类的研究及管理现状进行了学术交流及讨论。
Select
树鼩的生物化学参考值
彭燕章, 叶智彰, 张耀平
1986, 6(2): 115-124.
摘要
(
)
PDF
(26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鼩科分类地位的争论和我国树鼩的分类至今尚无定论(Lyon,1913;Osgood,1932;Allen,1938;Ellerman等,1951;Hill,1953;Napier等,1967;Walker,1968;Corbet等,1980;Luckett,1980;Honacki等,1982;Ronald等,1983)。自Sim-pson(1945)和Le Gros Clark(1959)将树鼩归入灵长目,特别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树鼩的血液学、血清学和免疫学研究报道较多。
Select
灰旱獭年龄鉴定的方法
杨赣源, 张志坚, 张兰英
1986, 6(2): 125-129.
摘要
(
)
PDF
(33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灰旱獭
Marmota baibacina
的年龄鉴定,等(1973)曾以臼齿磨损度作过描述,并划分出6个年龄组,但缺少年龄与个体发育关系的资料。国内以牙齿磨损度鉴定灰旱獭年龄与种群年龄组成尚未见报道。 灰旱獭为天山山地的优势鼠种,分布广,数量多,既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又是重要的毛皮兽。我们于1983年6—8月对该旱獭的年龄鉴定方法及其年龄组成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Select
京津地区大仓鼠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张洁
1986, 6(2): 131-138.
摘要
(
)
PDF
(5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仓鼠(
Cricetulus triton
)主要分布于我国季风温带的一些地区,为京津及华北地区农田的主要害鼠之一。以往虽有一些报道(刘焕金,1982;寿振黄,1962;B-,1952),但对种群生态的系统研究报道尚未见到。 种群年龄结构中各年龄组的比例,是研究种群繁殖、分析种群数量发展和变化的基础,是种群生态研究中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Select
根田鼠平均每日代谢率及每日能量需要的估计
贾西西, 孙儒泳
1986, 6(2): 139-146.
摘要
(
)
PDF
(5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的研究”工作,我们于1983年5—10月,对海北定位站地区的小型啮齿动物——根田鼠的能量代谢进行了研究。
Select
上海塘桥地区鼠类群落演替与住房结构变迁关系的分析
祝龙彪
1
, 钱国桢
1
, 苏燕明
1
, 孙云廷
1
, 戴智伟
2
1986, 6(2): 147-154.
摘要
(
)
PDF
(4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上海市随着市政建设的迅速扩大与改造,人类各种经济生产活动的加强及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日益发生巨大变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里野生动物的组成及其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动,例如与人伴生的有害鼠类。
Select
农村室内持续用毒饵盒彻底灭鼠后家鼠群落的演替现象——小麝鼩(
Crocidura suaveolens
)的入侵
赵承善, 曲宝泉, 张世水
1986, 6(2): 155-160.
摘要
(
)
PDF
(3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家鼠群落的演替现象,夏武平等曾报道大兴安岭森林采伐地区不同伐区人房内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小家鼠(
Mus musculus
)与黑线姬鼠(
Apodemus agrarius
)数量的比较(夏武平、罗泽珣,1962);近年郑智民又报道了厦门市1933—1936年褐家鼠为优势种,到1974—1978年,历时40余年,由于种种原因小家鼠变成优势种(郑智民,1982)。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