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5年 第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5-11-20
    内蒙古草场鼠害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对策
    钟文勤, 周庆强, 孙崇潞
    1985, 5(4):  241-249. 
    摘要 ( )   PDF (28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本区草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对于此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从东部的草原草场到西部荒漠草场,目前均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草场退化、沙化以及与此有关的鼠害问题。鼠患严重地区,如呼伦贝尔草原,据有关单位1971-1982年统计资料,在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种群数量增长年份,受害草场达可利用面积的54%;一般年份亦有10—20%。
    灭鼠特毒杀褐家鼠的效果试验
    赵侯, 杨光荣, 陶开会
    1985, 5(4):  250-250. 
    摘要 ( )   PDF (1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灭鼠特(Thiasemicarbazide)系国内新产品,为考核灭鼠效果,我们于1984年3—5月对云南省之一的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进行了试验,简报如下:致死中量的测定 试鼠 采自大理市及市郊,选择体重90克以上的健康鼠,6只一组,雌雄各半。 药物 吉林省农安县有机化工厂产品,15克塑料袋装,含量99%,无批号。系白色结晶状,无特殊气味,溶于水及乙醇,纯品熔点181℃。测定时剂量组间的比值为1.3;最高剂量组为10.6毫克/公斤,最低组为1.69毫克/公斤,有效组8组。以口灌法给毒。
    高原鼠兔食物资源利用的研究
    蒋志刚, 夏武平
    1985, 5(4):  251-262. 
    摘要 ( )   PDF (3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鼠兔(Ochatona curzoniae Hodgson)为青藏高原草场上的重要害鼠。每年都要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防治,因之它的生态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草原上的初级生产——绿色植被是如何被高原鼠兔利用的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皮南林(1975)曾在快尔玛地区研究过高原鼠兔的食性,并注意到食性与植物多度的关系。
    棕背䶄在不同坡度林地的数量及预防幼林鼠害的意义
    舒凤梅
    1985, 5(4):  263-267. 
    摘要 ( )   PDF (24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棕背䶄(Clethrionomys rufocanus)是东北林区的优势鼠种,由于啃食树皮危害林木生长,在数量大发生年的秋末冬初更加严重,因此了解林地棕背䶄数量变化规律,以便更有效地防治幼林鼠害,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棕背䶄数量变化不仅与林分郁闭度有关(舒凤梅,1981),而且与林地坡度也有关。
    溴毒磷对高山姬鼠的效果试验
    杨光荣, 陶开会, 赵侯, 王国良
    1985, 5(4):  268-268. 
    摘要 ( )   PDF (9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为云南农田及一些林区的害鼠之一,且为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贮存宿主。我们于1982年6月及1985年3—4月分别进行了溴毒磷对它的毒力测定和毒效试验,简报如下。
    中国鼠兔属(Ochotona)的研究——分类与分布
    冯祚建1, 郑昌琳2
    1985, 5(4):  269-289. 
    摘要 ( )   PDF (35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生鼠兔主要分布在亚洲,次在欧洲东缘和北美洲,其中我国种类最多。就鼠兔属动物的分类而言,以往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因为许多种类在形态上均相近似。笔者据国内外标本和文献资料,拟对我国鼠兔的分类与分布作一初步整理,并阐述作者的分类意见。 本篇内容包括:几种鼠兔分类地位的讨论,亚属暨种类名录与分布。现记述于后。
    西宁发现的小家鼠的黑色变异
    王治军1, 狄宁海2
    1985, 5(4):  289-289. 
    摘要 ( )   PDF (20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1985年1月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居民房内(海拔2,160米)采得黑色小家鼠1只。背部毛色为纯黑色,而臀部混杂有很稀少的灰白色长毛,腹部为深灰色,但下腹部的中央有一宽2毫米,长4毫米,明显纯白色的毛丛,尾上部呈黑色,下部呈污白色,尾基部肛门处有一块宽7.2毫米,长4毫米的纯白色毛区。
    中国野马、野骆驼考察研究在乌鲁木齐通过鉴定
    高行宜
    1985, 5(4):  290-290. 
    摘要 ( )   PDF (4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下达、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与北京动物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中国野马、野骆驼考察研究”课题,在大量前期工作基础上,于1981—1983年进行。研究人员多次深入新疆、甘肃、青海境内人迹罕至的山地、戈壁、沙漠进行考察,行程30,000公里,收集了丰富的考察资料,所获12号野骆驼标本超过各国现存标本的总和,写出有关论文、报告7篇,全面地完成了考察任务,并于1985年3月23日在乌鲁木齐通过成果鉴定。
    达乌尔黄鼠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马继霞1, 李翔1,2, 李淑荷1,3
    1985, 5(4):  291-298. 
    摘要 ( )   PDF (26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是分布于我国北方、蒙古和苏联等区域的一种中型啮齿动物。其染色体组型在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有报道,在国外文献中亦未见有详细报道。为此我们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方法,并参考达乌尔黄鼠染色体的C分带和G分带(将另文报道,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黄土高原东北缘的鼠类及某区划的研究
    梁俊勋1, 张俊2
    1985, 5(4):  299-309. 
    摘要 ( )   PDF (27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和河北省冀北山地张家口的黄土高原东北缘地区的鼠类,过去曾经有Thomas(1908;1909)、Allen(1938;1940)、Ho(何锡瑞,1934)、张俊等(1965)、郑宝赉等(1966)、柳枢(1977)、梁俊勋(1983)等报道。
    印度地鼠冬季的一些繁殖资料
    侯兰新, 倪亦非, 沙依拉吾
    1985, 5(4):  310-310. 
    摘要 ( )   PDF (2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印度地鼠(Nesokia indica Gray et Hardwicke)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以南,典型生境为旱生芦苇草甸,主要以芦苇的地下茎为食。国内对印度地鼠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作者于1984年12月8日至1985年3月2日在托克逊县设点观察,获取一些冬季繁殖方面的资料,现简介如下。
    士的宁杀灭高原鼢鼠的试验研究
    樊乃昌, 景增春, 王权业
    1985, 5(4):  311-316. 
    摘要 ( )   PDF (24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士的宁(strychnine)是从番木鳖(Shrychox nuxvomica)种子提得的一种生物碱。作为兴奋剂用于医疗方面和作为生化试剂使用,但作为杀鼠剂用来防治害鼠,国内尚未见有报道。在国外,士的宁被用于防治危害森林草地、作物地内的地下鼠和其它有害哺乳动物(Marsh,1978;Barnes,1980;Crouch,1980;Anthony,1984)。作者于1983—1984年期间针对草原主要害鼠之一——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进行了灭杀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