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4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4-11-20
    大熊猫的牙型及骨关节面的Moiré图示
    张人骧, 兰祖云
    1984, 4(4):  241-245. 
    摘要 ( )   PDF (44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Moiré等高线研究动物骨关节面是一项新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1980年实验完成的我国珍贵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avid)]牙型及其骨关节面的Moiré等高线图示,并结合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建立大熊猫的Moiré解剖图谱和对大熊猫的全面研究积累了资料。为以后探讨动物牙型及关节面间Moiré等高线的差异,建立力学模型和关节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黄鼬昼夜节律行为
    盛和林
    1984, 4(4):  246-246. 
    摘要 ( )   PDF (2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鼬(Mustela sibirica)昼夜节律行为的测定,是在饲养条件下用自动记录装置测定的。供测试的是6只雄鼬和4只雌鼬。
    白鱀豚额隆油、下颌油及皮脂油的脂肪酸组成
    邹玉珍, 周开亚, 顾生明
    1984, 4(4):  247-255. 
    摘要 ( )   PDF (26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齿鲸类的头部,有两个特殊的富含油脂的构造,即额隆和一对下颌脂肪体。在全身的皮下有很厚的皮脂层。Litchfield等(1974,1975)对齿鲸类中近20个属的额隆、下颌脂肪体和皮脂的脂质类型作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类群的油脂组分有差别,任何类群的额隆和下颌脂肪体的油脂——头脂的组分,与皮脂油的组分有明显区别,而额隆和下颌脂肪体的油脂组分是相近的。
    小家鼠对同种血和尿敏感性的实验观察
    杨德华
    1984, 4(4):  256-256. 
    摘要 ( )   PDF (7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6—1978年的6—8月,连续3年进行小家鼠同种的血和尿对它们的引诱或回避行为的实验观察。企图在鼠与同种的血和尿中,找出能诱惑它前来的气味,从而达到更好的灭鼠效果。
    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的消化器官 Ⅰ.舌、食管、胃
    李悦民, 钱伟娟, 沈浩宁, 陈芸
    1984, 4(4):  257-264. 
    摘要 ( )   PDF (34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豚是属于鼠海豚科(Phocoenidae)的一种小型齿鲸。我国沿海以及大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1926年秉志曾报道过江豚某些消化器官的大体结构。以后Howell(1927)和Pilleri等(1972)也分别描述了其胃的构造,可是都缺少组织学的观察,对江豚的舌、肠和胰等的叙述极简短。此外,Arvy等(1972)、Yamasaki等(1976)和Komatsu等(1980)对江豚的舌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
    北京地区鼠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张洁
    1984, 4(4):  265-271. 
    摘要 ( )   PDF (26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为食物链的主要环节之一,研究鼠类群落结构及作用是评价北京地区环境生态的重要内容。有关鼠类群落的研究,国外已有较多报道(Hafner,1977;Grant和Birney,1979),近年来也引起我国动物生态学工作者的注意(刘季科,1979;钟文勤,1981;周庆强,1982)。而北京地区尚无这方面的报道。 根据我们1982年8月到1983年底在北京地区的调查,兽类区系中啮齿类约占34%,其中约一半种类为不同环境中的主要种类,现将鼠类群落结构的研究报道如下。
    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在安徽的发现
    刘春生, 吴万能, 俞正楚, 张大荣, 孟冀辉
    1984, 4(4):  272-272. 
    摘要 ( )   PDF (4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4年3月我们在安徽著名的风景区黄山进行出血热传染源调查时,于黄山的松谷庵(海拔700米)及光明顶(海拔1840米)的岩石缝隙中捕获猪尾鼠标本2号(1、♀1)为安徽兽类一新纪录。外形及头骨量度见下表。
    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Pallas)肥满度的研究
    钟明明, 严志堂
    1984, 4(4):  273-282. 
    摘要 ( )   PDF (27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夏武平等(1963)将鱼类学中的肥满度应用于小型兽类以来,至今仅对红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tilus Pallas)(夏武平等,1963)、大林姬鼠(Apodenmus speciosus peninsulae Thomas)(夏武平等,1964)、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 exiguus Howell)(秦耀亮,1981)、小家鼠(Mus musculus L.)(严志堂,1983)等4种鼠类肥满度有过报道。
    灰仓鼠和小家鼠种群16年动态分析
    严志堂, 钟明明
    1984, 4(4):  283-290. 
    摘要 ( )   PDF (25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Pallas)和小家鼠(Mus musculus Linnaeus)在新疆北部农区田野众害鼠中种群数量居第二和第一位(新疆鼠害研究组,1975a,b;李春秋,1981),其数量消长有何规律?特点如何?两者同栖于农田,相互关系如何?有否促进或制约作用?这对鼠害防治工作颇具理论及实践意义。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 Pallas)的生态研究
    宋恺, 刘荣堂
    1984, 4(4):  291-300. 
    摘要 ( )   PDF (28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午沙鼠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的优势鼠种之一。关于它的生态学,苏联学者(1934)曾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以后Гамбаргн等(1960)又进行过研究,但国内研究较少,仅张荣祖(1960)、张洁(1959)有过记载。柳枢(1978)曾作过日食量的报道。
    鼠类种群密度、性比对其数量的调节作用 Ⅰ.不同密度、性比对雌小白鼠繁殖的影响
    杨荷芳, 王淑卿
    1984, 4(4):  301-309. 
    摘要 ( )   PDF (27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群调节问题作为阐明种群数量变动机制的重要领域,现已引起生态学界很大关注,并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探讨。特别关于种群密度的反馈调节作用方面,近20多年来已有许多工作予以论证,但其作用原理是多方面的,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而且争论甚多(Christian,1975;杨荷芳,1982)。
    氟乙酰胺毒杀高山姬鼠的效果试验
    杨光荣, 陶开会
    1984, 4(4):  310-310. 
    摘要 ( )   PDF (10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 Milne-Edwards)是云南农田的主要害鼠之一。作者于1981年7—9月用氟乙酰胺进行了有关试验。
    高原鼢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Ⅰ.高原鼢鼠种群年龄鉴定的主成分分析
    郑生武, 周立
    1984, 4(4):  311-319. 
    摘要 ( )   PDF (37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广布于青海高原,严重危害农、林、牧业。其危害程度,取决于数量,而种群数量的变动又受着年龄组成的影响。研究种群年龄的组成,为灭鼠工作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
    甘肃河西走廊的啮齿动物
    王定国, 崔贵连
    1984, 4(4):  320-320. 
    摘要 ( )   PDF (15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4—8月,作者在甘肃河西走廊的一些地区,对啮齿动物作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皖南地区翼手类初步研究
    梁仁济, 董永文
    1984, 4(4):  321-328. 
    摘要 ( )   PDF (26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皖南地处江南,约介于东经116°37′—119°31′,北纬29°24′—31°10′,境内沿江及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山区,天然洞穴或开山采石的废弃坑道等为翼手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蛋白质多态现象的研究及其应用
    周虞灿
    1984, 4(4):  329-339. 
    摘要 ( )   PDF (3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白质多态现象是生物界比较普遍的现象,有其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蛋白质多态现象的研究是从Smithies(1955)以淀粉凝胶为载体电泳分离血清蛋白、乳蛋白以及蛋清蛋白的成功才得以发展的。
    美国第64届哺乳动物学家年会简介
    王祖望1, 杨安峰2
    1984, 4(4):  340-340. 
    摘要 ( )   PDF (10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1984年6月24—28日在加州北部美丽的海滨城市阿卡尔(Arcata)参加了美国第64届哺乳动物学家年会,会场设置在红树环绕、环境十分幽美的洪波特州立大学(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西藏哺乳类名录
    冯祚建1, 蔡桂全2, 郑昌琳2
    1984, 4(4):  341-358. 
    摘要 ( )   PDF (35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九世纪30—40年代,曾一度旅居尼泊尔的霍奇森(Hodgson),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一批西藏标本。本世纪初,沙俄军官科兹洛夫(1901)率“探险队”入藏考察;沃尔顿(Walton,1903,1904)随英军到藏南收集动物标本;沃拉斯顿(Wollaston,1921)以及路德洛(Ludlow,1932,1934,1938,1946—1947)等,相继在藏南(包括珠穆朗玛峰地区)、藏东南和藏西北等地区调查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