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CD数据库源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84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4-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Select
短尾猴的生态研究
熊成培
1984, 4(1): 1-9.
摘要
(
)
PDF
(27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所产的短尾猴(
Macaca thibetana
)分布于皖南海拔较高的山林地带,以黄山及其附近的歙县、休宁、太平、黟县和祁门县数量最多。短尾猴的体型高大,四肢粗壮;背部毛呈黑褐色,长达120毫米;面颊毛长而浓密,成年雌猴脸呈肉红色,成年雄猴长有颊须。短尾猴不仅是观赏动物,而且是重要的实验动物。
Select
喜马拉雅旱獭的能量代谢初试
李庆芬, 杜继曾, 梁杰荣
1984, 4(1): 10-10.
摘要
(
)
PDF
(19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喜马拉雅旱獭(
Marmota himalayana
)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种,目前还未见有关生理学研究资料。我们于1982年12月1—10日,对5只喜马拉雅旱獭作了能量代谢的初步测定,现报道如下。 喜马拉雅旱獭捕自青海省海晏县热水滩地区,11月初送到我所饲养房喂养。12月份,饲养室气温为5—15℃,旱獭仍进食未冬眠。试验时,室温控制在10—13℃。用半导体点温计测肛温,由心电图计算心率。能量代谢试验通过改装的口鼻罩收集连续5分钟呼出气体,用煤气流量计测呼出气体量,用英国的Corning165型pH/Blood gas分析仪测定呼出气中CO
2
与O
2
含量,计算出O
2
耗量与CO
2
产生量,进而推算出呼吸商,产热量及基础代谢量。又用密闭式呼吸室法测得呼吸商与其口鼻罩法测得的结果讲行比较。
Select
POLYSPECIFIC GROUPS OF MACAQUES ON THE KOWLOON PENINSULA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Charles H. Southwick
1
, Karen L. Southwick
2
1984, 4(1): 11-17.
摘要
(
)
PDF
(49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consist of approximately 800 km
2
, with an east-west extent of 70 km and a north-south extent of 40 km. Topography varies from lowland coastal rice paddies to forested mountains nearly 1000 m in elevation. Despite the high human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and intensive agriculture, approximately 100 km
2
are forested, primarily in reserve forests, on steep hillsides, and around water reservoirs.
Select
香港“新界”的多种群居的猕猴群体
CHARLES H. SOUTHWICK
1
, KAREN L. SOUTHWICK
2
1984, 4(1): 18-19.
摘要
(
)
PDF
(15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港“新界”面积近800平方公里,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40公里。地势变化从低洼的稻田到覆盖森林的山区升高约1000米。除去香港人的居民区和农业区外,近100平方公里是森林,在陡峭的山坡和水湾,主要是保留林。
Select
中国兽类学会在合肥召开第二届学术讨论会
杨正本
1984, 4(1): 20-20.
摘要
(
)
PDF
(4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兽类学会于1983年10月20—25日在安微省合肥市召开了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濒危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59个单位79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开幕式由理事长夏武平教授主持,首先由安微省副省长杨纪珂教授针对安微省近年来对鼠害严重情况,作了如何加强灭鼠研究工作和有效防治鼠害的讲话,即着夏武平教授作了“中国兽类生态学展望”的专题报告,然后学会秘书长张浩同志作了兽类学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为了便于讨论,会议分濒危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两个小组进行。
Select
灰鲸在中国近海的分布
王丕烈
1984, 4(1): 21-26.
摘要
(
)
PDF
(38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灰鲸(
Eschrichtius gibbosus
Erxleben 1777)现仅存于北太平洋,曾因各捕鲸国滥捕而几近绝灭,是最早受到保护的鲸种之一。东太平洋群体,经数十年的保护,资源量已恢复到一万头左右。但沿亚洲侧洄游的西太平洋群体,资源仍未有恢复迹象,尚亟待保护。对中国近海的灰鲸只有过少量报道。本文根据作者在海上的实际观察和对南、北方重点渔区的数次调查,就灰鲸在中国近海的分布及洄游探讨如下。
Select
西印度海牛(
Trichechus manatus
Linnaeus)在人工饲养下的繁殖
戚静芬
1984, 4(1): 27-33.
摘要
(
)
PDF
(34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印度海牛
Trichechus manatus
Linnaeus系稀有珍贵动物。近百年来,世界上饲养这种动物的国家只有几个,在人工饲养下能够繁殖的也只有美国和荷兰两个国家。因此有关海牛饲养管理的资料非常少,繁殖方面的资料更是寥寥无几。
Select
滇金丝猴(
Rhinopithecus bieti
)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杨德华
1984, 4(1): 34-34.
摘要
(
)
PDF
(21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曾于1981年4—7月到滇金丝猴产区之一的白马雪山东坡,研究滇金丝猴的生态习性,对这种珍贵动物的夏季日周活动规律及活动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夏季日活动规律 对滇金丝猴的野外生态观察研究是在发现猴群后,整日跟踪观察记录,历时4个月,共观察到猴群11次。其中1次一瞬即逝,没有获得本文有用的资料;2次因人行动被猴群发现,猴群逃移;另1次刚看到猴群,因大雾笼罩了森林,待雾散后,猴群已消失于茫茫林海之中。
Select
马麝的麝香腺囊、麝香、数量与狩猎
郑生武, 皮南林
1984, 4(1): 35-42.
摘要
(
)
PDF
(26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麝(
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系著名的药用动物。雄麝腹部有一麝香腺囊,其内分泌物叫麝香。麝香是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又是珍贵的出口物资。 1973—1974年作者在青海省尖扎县能科公社的青穆措沟对马麝的生态进行了观察(郑生武、皮南林,1979),同时对麝香腺囊做了解剖研究和麝的数量调查。
Select
长爪沙鼠的一些生态学资料
秦长育
1984, 4(1): 43-51.
摘要
(
)
PDF
(26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爪沙鼠(
Meriones unguiculatus
)是荒漠草原分布较广的害鼠。夏武平(1982)、赵肯堂(1960)等对长爪沙鼠的某些生态方面进行了研究。作者从1979年5月至1980年6月在宁夏陶乐县对长爪沙鼠的数量季节变动、迁徒、繁殖、年龄组成、食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于后。
Select
滇西地区家栖害鼠初步调查
杨光荣
1984, 4(1): 52-52.
摘要
(
)
PDF
(2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三年来,云南省各地普遍反映老鼠增多,危害较大。作者于1982年在滇西的几个地区对家栖鼠类作了初步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Select
野生小家鼠与实验小白鼠杂交世代的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周虞灿, 胡晓梅
1984, 4(1): 53-61.
摘要
(
)
PDF
(57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基因型不同的亲本之间的杂交试验是遗传学家和育种工作者熟悉的手段。杂种优势通常在高度近交系间的杂交子代中是常见的,也是育种学家赖以培养新品种的依据。 实验小白鼠(
Mus musculus albino
)是从野生小家鼠(
Mus musculus
)培育而来的。Klein(1975)和Moriwaki等(1979)认为现在广泛应用的实验小白鼠很可能来源于中国和日本的小家鼠。但是这2种近亲系小鼠的杂交试验至今未见报道。
Select
杜鼠灵作为杀鼠剂的初步研究
施银柱
1
, 樊乃昌
1
, 潘金渊
2
, 李继明
2
1984, 4(1): 63-68.
摘要
(
)
PDF
(24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迄今为止,应用于鼠防工作中的化学杀鼠剂中有些品种已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多数品种仍然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是二次中毒现象。如长期采用具二次中毒的杀鼠剂进行灭鼠,则往往伤害鼠的天敌,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给鼠害的再猖獗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开展鼠害防治工作,寻找高效安全而不伤害天敌的杀鼠剂已成为灭鼠工作者的共同愿望。笔者于1980年7月至1981年1月分别在青海省门源马场、互助县城关公社和四川省温江地区城镇和农田等地首次将杜鼠灵试用于害鼠防治工作,做了一系列试验。
Select
瓶液法灭粮仓中家鼠研究
赵承善, 张世水, 曲宝泉, 侯秀丽, 吕永来
1984, 4(1): 69-73.
摘要
(
)
PDF
(23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灭鼠工作中,目前毒饵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多数药物易引起禽畜中毒;应用抗凝血灭鼠剂虽较安全,但又耗费粮油太多。用毒液灭鼠虽不用粮油,但将毒液放在平皿、杯子或水槽中(有的在杯中倒立一个贮存毒液的瓶子),则易被其他动物喝到,同时也易蒸发,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Howard,W. E.,R. E. Marsh,1974)( Marsh,R. E.,W. E. Howard,1976)汪诚信等(1981),瓦什科夫B. U.(1956)。在综合灭鼠效果利弊的基础上,我们试用瓶液法灭鼠,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报道如下。
Select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
本刊编辑部
1984, 4(1): 74-74.
摘要
(
)
PDF
(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事业不仅为广大动物学工作者所关心,而且也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动物爱好者所关注。在某种意义上,它体现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和文化水平。为了宣传教育和曾及科学知识,贯彻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政策,有必要成立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群众团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1983年12月22—25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会章,选举了理事和会长、付会长等。胡乔木同志出席了大会,并担任了名誉会长,会长为林业部长杨钟同志。
Select
华南野猪的生物学及中心食场狩猎法经验
巫露平
1984, 4(1): 75-78.
摘要
(
)
PDF
(19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猪(
Sus scrofa
Linnaeus)是一种繁殖快、适应性强、分布广的大型狩猎动物,也是山区农业生产的害兽。以往文献中有关野猪生物学方面的报道不多,而关于野猪华南亚种(
S. s. chirodontus
Heude)尚未见有报道。作者从1958年开始对华南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野猪生物学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中心食场”狩措法,通过多年试验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狩猎方法,对控制野猪危害、保障山区农业生产以及发展狩猎事业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Select
“大隆”间隔与连续投药法毒杀家鼠灭效比较
莫冠英
1
, 梁国庚
2
1984, 4(1): 79-80.
摘要
(
)
PDF
(16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隆(Brodifacoum)系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它能杀死对抗凝血杀鼠剂有抗性的“超级鼠”,单次投毒有效。
Select
首次中日兽类学学术讨论会在合肥举行
金善科
1984, 4(1): 80-80.
摘要
(
)
PDF
(3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日兽类学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我国安徽省合肥市江淮饭店举行。 应邀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日方代表共16名学者,有日本哺乳动物学会会长西胁昌冶教授为团长,国立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和田一雄博士为秘书长。中方与会代表40余人,多为从事我国兽类学研究多年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他们来自全国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卫生防疫部门。 会议收到论文56篇,其中日方18篇,中方38篇。论文涉及面相当广泛,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兽类学工作者在哺乳动物分类、区系、群落、种群、个体生态、动物地理、行为学、古生物学,遗传生理等方面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