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3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3-07-20
    金丝猴(RHINOPITHECUS)的动脉
    叶智彰, 彭燕章, 刘瑞麟, 张耀平
    1983, 3(1):  1-8. 
    摘要 ( )   PDF (26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在体内的分支情况与机体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发育情况是相适应的,随着物种的分化,动脉的分支情况也产生了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以,研究动脉的分支是推导动物演化趋向的根据之一。 关于灵长类动脉的研究,已涉及绝大多数种类,但在猴科中,尚未做过金丝猴动脉的研究。本文报导了金丝猴的动脉,并与有关种类的动脉分支情况作了比较。
    金丝猴躯干骨及四肢骨的研究
    罗时有1, 解文治1, 陈服官2, 闵芝兰2
    1983, 3(1):  9-15. 
    摘要 ( )   PDF (40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Milne-Edwards)仅产我国,是闻名世界的稀有珍贵动物之一。有关金丝猴形态学的研究,国外由于材料之难得而研究甚少,Hill(1966)的《灵长类的比较解剖学和分类学》专著中对金丝猴属亦仅在分类和分布上作了简述;即使国内,以往亦多偏重于外部形态及生态生物学的观察研究,而对其内部系统解剖方面亦报道不多。近年来,我们进行了金丝猴的一些系统解剖工作,本文仅将在研究其躯干骨和四肢骨的基础上,同时与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 Pousa-rgues)和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进行对比,以期阐明其结构特点和与后二者的差异,为丰富其系统形态学的内容积累资料,亦为进一步探讨其分类地位提供依据。
    广西灵长类动物的种类分布及数量估计
    吴名川
    1983, 3(1):  16-16. 
    摘要 ( )   PDF (8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灵长类动物资源丰富,遍布全境。经过历年多次反复调查,现查实有树鼩,白头叶猴、黑叶猴、懒猴、猕猴、熊猴、短尾猴藏酋猴、短尾猴红面猴等8个不同种,兹将分布和数量报道如下: 树鼩Tupaia glis 兼有灵长目和食虫目特点,分布在桂西南龙州,凭祥、大新等一带,在桂中金秀和桂西北林区也有分布。 白头叶猴 Presbytis ieucocephalus 分布在左江以南明江以东,喀斯特地区,面积200—500平方公里,跨4县12个公社,由于保护不力,数量下降,现约有400头,1979年建立保护区后情况有所好转。
    金丝猴(RHINOPITHECUS)呼吸系统的主要特征
    彭燕章, 叶智彰, 张耀平, 刘瑞麟
    1983, 3(1):  17-25. 
    摘要 ( )   PDF (26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丝猴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在已知的疣猴科或亚科文献中(Ayer,1948;Hill,1952,1954; Polak,1908,Loo,1973等),从未见过报道。本文着重描述三种金丝猴呼吸系统各器官的主要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差异,在讨论中适当地与其他灵长类的相应器官作了比较。这将为比较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本资料和依据。
    浙江西天目山的啮齿动物
    祝龙彪, 盛和林
    1983, 3(1):  26-26. 
    摘要 ( )   PDF (1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1963年5—7月,在浙江省西天目山的4个地区,对啮齿动物分布进行调查,为今后研究该地鼠类群落演替作对照,兹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据1525个铗日统计,共得啮齿动物8种;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大仓鼠(Cricetulustriton),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社鼠(R.confucianus),青毛鼠(R.bowersi),小泡巨鼠(R.edwardsi)。见表1。
    灵长动物初级概括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Ⅱ)金丝猴对刺激物大小关系的概括
    林国彬, 万传文, 高芳圃, 刘范
    1983, 3(1):  27-33. 
    摘要 ( )   PDF (26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们通常所说的客观事物的大小,是指其相对关系而言。离开客体间的绝对尺寸的比较,也就无所谓大小了。所以没有比较就没有对客体大小属性本身的认识,因而也就不能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格式塔心理家认为在辨别学习中被试是学习了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在特定的试验中,被试不是对绝对刺激值进行反应,而是根据刺激的相对属性,在辨别学习中是如此,在泛化测验中更是如此。因此,被试在这里已经摆脱开具体对象的绝对属性,而将这些属性的关系作为线索,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刺激物的绝对属性是可能不断改变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则往往是稳定的,于是被试就能够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而对这种关系作出较稳定的反应。这种关系之所以能同具体的绝对属性具有等值作用,无疑是得力于动物的初级概括能力。西方行为灵长类学家们把灵长动物的这种初级概括叫作“概念的形成”(Brown等,1958; Robinson, 1960; Hicks,1956 ),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高地鼯鼠(Petaurista xanthotis Milne-Edwards)的资料
    杨德华
    1983, 3(1):  34-34. 
    摘要 ( )   PDF (7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地鼯鼠(Petaurista xanthotis milne-Edwards1872)的生态习性过去报道甚少,Allen(1940)仅提到本种生活于杉树林。 1981年5月笔者在滇西北德钦县(海拔3340米)获得一成年雄性标本。毛色与彭鸿绶等(1962)对本种的描述无异。
    青海海北地区艾虎的某些生态学特征及种群能量动态资料
    郑生武, 曾缙祥, 崔瑞贤
    1983, 3(1):  35-46. 
    摘要 ( )   PDF (29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虎,又名艾鼬(Mvstela eversmanni Lesson)在生态系统的牧食食物链(grazingfood chain)结构上,属二级消费者。其在能流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关艾虎生态学研究,报道甚少。Ванников(1954)和Новиков(1956)仅作过一般简单的综述,嗣后,Сысоев(1966),лалваниявов(1968)。Попов等(1968),Маръпп(1974)Bednarz(1964),Bardu(1971)亦均系简报之类。至于其能量的研究,涉及者甚少。国内有关艾虎生态学研究,尚乏报道。
    高原鼠兔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每日节律及急性低氧效应
    杜继曾, 李庆芬, 陈晓光
    1983, 3(1):  47-52. 
    摘要 ( )   PDF (23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如冷、热、毒、损伤、缺氧等均产生应激反应,表现出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了机体对外界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与耐受能力。本文试图探讨高原上的土生动物——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对低氧应激反应的特点,以及高原鼠兔肾上腺皮质酮分泌的每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并与实验大鼠进行比较。
    小家鼠种群年龄研究及其对预测预报的意义
    严志堂, 李春秋, 朱盛侃
    1983, 3(1):  53-63. 
    摘要 ( )   PDF (28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鼠类种群的研究,国内外有不少报道,它们一般着重于种群内部结构和特征的论述,对用年龄组可作预测种群数量的依据早已引起重视,但这方面的应用尚不多见。 等(1973)用在南克麦罗沃省收集的资料来计算种群内外因子对红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tilus)5月及7月数量水平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新疆塔西河小家鼠种群年龄研究进行翌年种群数量测报,取得初步成功。
    《树鼩的比较生物学和进化关系》评介
    赵铁桥
    1983, 3(1):  63-64. 
    摘要 ( )   PDF (2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鼩被认为是原始食虫类和灵长类间过渡类群的活化石,成长类起源问题的密码,它的亲缘关系使生物学家们感兴趣而迷惑。W.P.Lukket编的《树鼩的比较生物学和进化关系》(Comparativ Bio-logy and Evolutionary RelatonshIps of Treeshrews)一书是连续出版物《灵长类进展》的一卷,纽约Plenum出版社1980年出版,314页。十余位作者撰写的10篇独立论文各作1章。大别为5部分:系统学(第1章),头骨系统和牙系(第2—6章),神经系统(第7章),生殖系统(第8章)和分子进化(第9—10章)。作者们立足于从形态解剖到分子水平的生物学比较,从分支系统观点深入探讨树鼩科的系统分类和它与象鼩科、皮翼类、翼手类,尤其与灵长类的亲缘问题。
    小家鼠血红蛋白多态型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周虞灿
    1983, 3(1):  65-71. 
    摘要 ( )   PDF (40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波动的研究,国内外部已有不少报道(夏武平1958,1961,1963;Evans等,1944;Delong,1967)。种群数量随季节的一般性波动以及年间的一般性差异是常见的(孙儒泳等1962;Evans,1949;Krebs等,1973),但极大的波动并不多见。一个种在某一年间种群数量发生的极大波动的现象,现在习惯地称作大发生或大暴发(Pearson,1963;Plomley,1972),我国新疆北部农业带分布的小型啮齿类就有这种大暴发的历史(青海省生物研究所新疆鼠害研究组,1975)。
    《动物地理学原理》
    马勇
    1983, 3(1):  72-72. 
    摘要 ( )   PDF (2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联动物地理学家И.К.劳巴金著《动物地理学原理》(И.К. Лолатлн,1980 Основы зоогеографии Минск: Выдэйдая школа 1—199.)一书已出版。此书系作者多年从事动物地理学教学工作的总结,他引用了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亲自考察所得的大量资料,对动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发表了一些新见解,书中并附有彩色插图和动物分布区域图。因此对所有从事动物地理学研究的人员,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都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种啮齿动物气体代谢的比较研究
    韦正道, 黄文几
    1983, 3(1):  73-84. 
    摘要 ( )   PDF (30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温度是哺乳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子。哺乳动物能否适应各种环境又取决于动物本身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能力。所以研究哺乳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对于了解它们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一类恒温动物,所以采用啮齿动物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近年来国外对啮齿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研究,报道颇多,以居住类型而言而:穴居、挖洞型啮齿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研究有分布在热带、温带的种类,也有分布在山区、平原、沙漠干旱地带的种类;地上活动型啮齿动物的这方面研究有分布在平原、山区、沙漠干旱地带、沿海和中湿地区的种类。而同一地区不同居住类型的比较研究报道较少。
    在自然状态下黄毛鼠包皮腺的引诱力及季节变化
    廖崇惠
    1983, 3(1):  85-91. 
    摘要 ( )   PDF (26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 Hodgson)包皮腺成对位于下腹部的皮下,腺体开口于尿道口外包皮内的两侧。腺体形态,雌雄各异。雌性呈豆瓣形;雄性呈瓜籽形。体长150毫米以上的成年鼠,其包皮腺的长和宽约18和9毫米。包皮腺是动物的一个外激素释放源,对于种群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Christiansen & Dving 1975)。关于它的性引诱作用见诸于Bronson & Caroom(1971)、刘炳谦、刘素霞(1979)等。但在自然情况下包皮腺分泌及其引诱作用尚少报道。本文通过野外试验,初步研究了黄毛鼠包皮腺的分泌及引诱力的变化规律,探讨利用此特性的可能性。无疑,这对进一步研究外激素对种群调节作用以及鼠害防治方面是有意义的。
    黄胸鼠对抗凝血剂抗药性初步调查
    詹绍琛1, 吴良德2
    1983, 3(1):  91-92. 
    摘要 ( )   PDF (21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鼠类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有变义现象,对香豆素类有抗药性,对茚二酮类也有抗药性。为了解多年来使用抗凝血杀鼠剂防治黄胸鼠(Rattus flavipetus),我们于1980年在福建省云霄县进行了一次试验性调查。
    抗凝血灭鼠剂大隆和鼠得克的生物学效果评价
    邓址, 潘凤庚
    1983, 3(1):  93-98. 
    摘要 ( )   PDF (25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隆(brodifacoum)和鼠得克(difenacoum)是1975—1976年新发展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化学名称分别为3—(3—(对溴联苯基)—1,2,3,4—四氢化萘基)—4—羟基香豆素和3—(3—联苯基—1,2,3,4—四氢化萘基)—4羟基香豆素。这一类抗凝血灭鼠剂有2个突出的特性:(1)能杀灭抗药性鼠种,指对杀鼠灵(warfarin)产生抗药的鼠种,(2)兼有急性和慢性灭鼠剂的优点,单剂量对多种鼠类都有防制效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鼠类对杀鼠灵的抗药问题,而且可以节约灭鼠用粮和人力,有可能使抗凝血灭鼠剂推广用于防制野鼠。根据全国除四害规划安排,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于1979年合成了这2种灭鼠剂样品,供全国新药协作组15个单位进行生物学效果评价。本文为部份试验结果。
    关于《我国草兔的分类研究》的商榷
    赵铁桥, 郑昌琳, 周立
    1983, 3(1):  99-106. 
    摘要 ( )   PDF (26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草兔的分类研究》一文(见《兽类学报》第1卷第2期,以下简称《草》文)校定我国草兔的种名,分述其亚种,并应用模糊数学于草兔分类,我们深深钦佩《草》文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探索精神。不过,我们觉得《草》文存在问题,尚需商榷。
    灵长类学的进展
    贲昆龙
    1983, 3(1):  107-112. 
    摘要 ( )   PDF (24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长类学是研究灵长类的科学,有时也涉及古生物学和研究人类的人类学。为了区别起见,称灵长类动物为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或次人灵长类(Subhuman primates)。本文只讨论灵长类学中现存灵长类动物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灵长类动物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灵长类学诸方面的研究,如行为科学,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对于认识人类的进化和社会活动,对于人口控制和医学等均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中国兽类标本收藏概略
    汪松1, 金善科1, 王宗祎2
    1983, 3(1):  113-118. 
    摘要 ( )   PDF (24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兽类标本收藏是兽类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兽类学以及分类学、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形态学、古生物学与进化、考古学等领域的进展。在旧中国,由于当时国内兽类学基本上是个空白领域,只有极个别研究机构及少数学校保存了少量标本,亦由于几经动乱,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已所剩无几。新中国建立以后,兽类学在中国才得到真正的发展。三十余年来,随着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陆续建立和兽类调查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兽类标本迅速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