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1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1-07-20
       下一期
    关子金丝猴贵州亚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 Thomas的资料
    全国强1, 谢家骅2
    1981, 1(2):  113-116. 
    摘要 ( )   PDF (30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Thomas(1903)根据获自贵州的一张金丝猴皮,订名为Rhinopithecus brelichi之后,至今再未获得完整标本的报道。因此,关于其生存、分布和数量等现状,颇为国内外动物学界注意,而关于它的分类地位,亦有待进一步澄清。 60年代初,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自然博物馆等,曾先后到贵州省梵净山地区考察,了解到当地确有一种被称之为“牛尾猴”的灵长类动物,据目击者介绍的形态、毛色,特别是仰鼻长尾二特征,可以肯定是金丝猴。由于山高路险,涧深林密,其本身数量稀少,而未能直接观察到。虽然昆明动物研究所曾从当地群众中获得珍藏的雌猴头颅1个,但真正完整的标本,直到1967年才首次获得。是年10月,通过当地军民协助,由江口县金盏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得成年雌猴1只。翌年11月转交北京动物园饲养。1971年北京动物园又由江口县盘溪获得1只老年雄猴。1975年3月,贵阳师范学院由松桃县获得2件完整的标本。1981年5月,贵州省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在泡木坝附近,采获1只雄性(成体)标本。
    白鱀豚(齿鲸亚目、白鱀豚科)的肌学研究——Ⅰ.皮肤肌附肢肌和躯干肌尾肌
    周开亚, 钱伟娟
    1981, 1(2):  117-126. 
    摘要 ( )   PDF (28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肉系统是鲸类运动器官的基本组成,有许多适于水中运动的变化。多种齿鲸的肌学已有详文论述,如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Howell,1927)鼠海豚(Phocaena phocaena)(Smith等,1975;1974;等,1974,1978),真海豚(Delphinus delphis)(Lawrence等,1956,1965;Mead,1975;Родионов1974;Соколов等,1974,1978)、大海豚(Tursiops truncatus)(Huder,1934;Lawrence等,1956,1965;Mead,1975;Родионов1974;Соколов等,1974,1978)、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 (Клейнеберг, 1964)、一角鲸(Monodon monoce- ros)(Howell, 1930)、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Берэин, 1971)等。在淡水豚类,Pilleri等(1976)曾报道印河豚(Platanista indi)肌肉系统的某些特征,其他淡水豚的肌肉尚未经研究。鉴此,我们对白暨豚(Lipotes vexilifer)的肌肉系统作了较详细的解剖。解剖材料以1头体长2米,体重100公斤的雄性个体为主,以其他个体作补充。
    1976年大熊猫灾难性死亡原因的探讨
    杨若莉, 张孚允, 罗文英
    1981, 1(2):  127-135. 
    摘要 ( )   PDF (33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闻名世界。1976年在大熊猫的一些产区由于遭到灾难性的死亡,致使数量急剧下降,有濒临绝灭的危险,现已引起国内多方面的注意。 1976年在甘肃和四川相毗连的岷山山系一支——摩天岭主脉的南北,发生大熊猫灾难性死亡,这主要是由于大熊猫的食物——华桔竹(Fargesia spathacea)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大熊猫食物缺乏而饥饿致死。但是,为什么华桔竹在这个时期内,在大熊猫分布的地方(四川青川、平武、南坪和松潘县、甘肃文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花现象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珍贵的中国河麂
    徐麟木
    1981, 1(2):  135-136. 
    摘要 ( )   PDF (9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河麂(Hydropotes inermis)亦叫河麂、麞、牙獐等别名。它是一种原始而小型的鹿科动物,也是一种现存的残留种,体重只有10~15公斤。毛粗长而脆,呈淡的棕色,雌雄皆无角,但是雄兽上犬齿发达,形成撩牙,向下突出口外,故又称“露牙獠”。主要产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地带。此外,朝鲜鸭绿江边也有一个亚种,多栖息在有芦苇的水草丛中。根据过去文献记载,这种动物在我国的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都有分布,颇为珍贵。西安地区曾发现其化石。近年来由于大量捕杀和栖息地的人为破坏,数量剧烈减少,濒于绝灭,现已列入国家保护珍贵动物之中。
    我国熊的分布
    马逸清
    1981, 1(2):  137-144. 
    摘要 ( )   PDF (26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熊是大型兽类,历史上人类与熊的关系很密切,我国劳动人民对熊的认识和猎取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采用近代动物分类学方法研究我国熊类的,最初还是一些外国人。1853年,Blyth根据得自我国西藏拉萨的棕熊标本命名为Ursus< pruinosus,Swinhoe(1864)将台湾的熊标本订名为Ursvs formosanus,Gray(1867)则依据一个活的由我国北部运到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公园的棕熊订名为Ursus lasiotus,后来,Heude(1901),Pocock(1914,1932,1941 Sowerby (1920,1923) Howell (1928,1929),Allen ( 1929,1938 ) , Schwarz ( 1940)等人相继对我国的熊进行了研究。由于他们多依据个别标本订名,现在看来所发表的许多种实际上并不存在或仅是亚种,而绝大多数亚种则是某一亚种的同物异名,因而,也给我国熊的分类带来某些混乱。
    海南岛兽类一新亚种——海南青鼬
    徐龙辉1, 吴家炎2
    1981, 1(2):  145-148. 
    摘要 ( )   PDF (23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研究我国青鼬种下分化过程中,发现海南岛所产青鼬与大陆青鼬其它亚种有较大区别,经鉴定认为应是一新亚种,拟命名为:青鼬海南亚种Martes flavigulahainana,新亚种。
    我国草兔的分类研究
    罗泽珣
    1981, 1(2):  149-157. 
    摘要 ( )   PDF (28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兔(即好望角兔)(Lepus capensis Linnaeus,1758)是我国野兔中的优势种,数量多,分布广,亚种分化多,但长期以来,定名混乱,须重新校定。本篇报导专题讨论了我国草兔的分类学问题,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模糊聚类(Fuzzy aggregation),探讨了我国草兔亚种分化的中心。
    我国兽类新纪录——缅甸鼬獾
    郑永烈
    1981, 1(2):  158-158. 
    摘要 ( )   PDF (7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在编写《中国动物志》食肉目卷鼬獾属的过程中,发现1964年3月采自广东高要县鼎湖山地区的3个标本,经鉴定为缅甸鼬獾Melogale personata Ceoffroy.系我国兽类新纪录。现将其形态特征简述于下。 体背酱棕,头部色调显深,耳前、眼下有一孤主的浅褐色斑,白色纵纹从头顶后部一直延至颈背部;背部针毛无白色毛尖,尾基向后至尾末端乳黄色毛尖逐渐加长,色泽加深。尾毛粗硬而蓬松,尾端呈扫帚状。
    高原鼠兔的家庭结构
    梁杰荣
    1981, 1(2):  159-165. 
    摘要 ( )   PDF (24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哺乳动物的配偶制度,有的是单婚(monogamy)即一夫一妻制,有的是复婚(polygamy)即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制,在婚配育幼阶段有一定的家庭组织,有的还有社会(社群)组织,这些在鳍脚类、有蹄类和灵长类中比较常见,但在小型兽类中则多为杂婚,无固定配偶,由母兽育幼,幼兽独立生活后即行分离。我们研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时,发现它们似乎有家庭结构,遂进行了一些观察,今将结果报道如下。
    华北平原一些地区有害啮齿动物种群密度调查
    王学高, 封明中
    1981, 1(2):  165-166. 
    摘要 ( )   PDF (2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特别是1978年以后,华北平原地区鼠类活动猖獗,数量剧增。尤其是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种群数量大爆发。在1980年夏季从居民区大量迁入农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以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为例,统计农作物受害面积达193万亩,其中减产5%—50%的有14.8万亩,50%以上的有4万亩,绝收的有3.8万亩,全区约计损失粮食达7500万斤。 我们于1980年11月至1981年1月,在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之下,对河南兰考、孟津、新乡市郊(只对野鼠进行了调查)以及河北赞皇等地的家鼠及野鼠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在家鼠调查中,根据褐家鼠具有狡猾多疑的生态特点,尤其是老体的行为非常“机警”。我们采用诱饵前铁法。即对使用的侠子和诱饵,分成前5天适应期,只放铁子施饵,不捕鼠。后3天捕打期。以后3天捕获的鼠数及累积的挟日数来计算其鼠密度。野鼠调查采用铁线法。现将调查结果列表1、2。
    高黎贡山的兽类新种和新亚种(一)
    彭鸿绶, 王应祥
    1981, 1(2):  167-176. 
    摘要 ( )   PDF (27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3年—1974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曾先后两次赴我国横断山脉最西翼的高黎贡山地区进行脊椎动物的综合考察。共采得兽类标本1,356号。经详细地研究、对比和鉴定,发现其中的一些种和亚种属于兽类学上的新发现。将陆续整理报道。
    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GLIRES)的分类研究
    马勇, 王逢桂, 金善科, 李思华, 林永烈, 叶宗耀
    1981, 1(2):  177-188. 
    摘要 ( )   PDF (28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北部地区(以下称北疆)地处蒙新、哈萨克与泰加林区3大动物地理区的交界地带,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动物区系丰富,种类繁多。然而,有关北疆啮齿动物(Glires,包括兔形目和啮齿目)的分类工作很少,甚至许多种类均未鉴定到亚种。 19世纪末期与本世纪初期,少数俄、美学者曾先后在我国新疆进行过采集工作,其中捕获啮齿动物最多的是D.Carruthers,后来由Thomas(1912)整理发表。解放后,中国科学院组织进行了1958-1960年新疆科考工作,其鸟兽部分由钱燕文、张洁、汪松等(1965)写成专著《新疆南部的鸟兽》,北疆部分未专门总结。
    五种小哺乳动物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
    曾缙祥, 王祖望, 韩永才
    1981, 1(2):  189-197. 
    摘要 ( )   PDF (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一昼夜中,各种动物的活动均有一定的周期性,其活动期和安静期常有规律地交替变换着。本文研究了五种小哺乳动物:中华鼢鼠(Myosalax fontanieri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小家鼠(Mus musculus)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的活动节律,前3种所见报道甚少。
    关于保护与驯养河狸的几点建议
    卢浩泉
    1981, 1(2):  197-197. 
    摘要 ( )   PDF (2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近在新疆决定建立布尔根河河狸保护区,这是十分必要的一项保护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措施。现就个人的认识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单位参考。 1、河狸保护区的范围应适当划得宽一些,建议自青河县南的青河开始直至二台及布尔根河两岸直到边境,保护区不限于河床两岸,而是整个区域内都称河狸保护区,设立标牌和公布规章制度。 2、保护区内要扩充森林面积,如有可能要疏通河道,适当加深加宽河面,沿河禁止放牧,解决居民烧柴问题,杜绝伐木、割草(特别在河狸活动区内)。 3、禁猎河狸、防治河狸天敌,主要是进行灭狼活动。冬春之际河狸交配季节要特别保持河狸分布区内的安静。洞穴周围应进行人工补充饲料,即从远处砍伐新鲜杨树枝条堆放在洞穴附近水面。
    国际熊类会议简介
    马逸清
    1981, 1(2):  198-198. 
    摘要 ( )   PDF (8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熊是现代生存的陆生食肉目动物中体型最大者,由于它们特殊的形态、生态特征和较大的经济利用价值,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近两千年来,地球上的兽类灭绝了106种和亚种,其中熊科占首位,共17个种和亚种,而且半数以上是本世纪上半期消亡的(Harper,1945)。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无熊或正在消亡中,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熊的某些种和地理种群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因而,对于熊类的研究和保护,不仅受到兽类学家的重视,也为自然保护学者所瞩目。
    黄毛鼠(Rattns rattoides Hodgson)的繁殖
    秦耀亮, 王耀培
    1981, 1(2):  199-203. 
    摘要 ( )   PDF (23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啮齿动物数量的增长速度,归根到底是由其繁殖强度决定的,而繁殖强度主要决定即于雌体的数量,繁殖力和繁殖期的长短等。我们自1963年开始进行广东农田害鼠研究以来,积累了一些黄毛鼠的繁殖材料,现报道如下: 工作方法自1963年3月一1966年6月,逐月在广东斗门县平沙地区,采捕黄毛鼠进行测量和剖检观察性器官状况,记录雄体翠丸是否下降,大小(长x阔)及重量,雌体的子宫角是否有胎仔及胎斑(包括胎仔数和胎斑数)。另在1976年7一9月在花县炭步地区,着重观测雌体的生殖状况。先后共剖检黄毛鼠7471只(雌体3190只,雄体4281只)。同时在室内进行饲养观察,以资比较。
    美国史密桑宁学会代表团应邀来华商谈熊猫合作项目
    汪松
    1981, 1(2):  204-204. 
    摘要 ( )   PDF (9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1年4月至5月,美国史密桑宁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代表团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邀请来华进行为期三周的正式访问,就中美双方共同合作在熊猫保护区进行熊猫野外生态研究以及鸟兽区系调查进行正式会谈。美方代表团包括史密桑宁学会主管科研项目的助理秘书塞蒙斯先生(Mr.R.Simons)和来自国立华盛顿动物园的艾森伯格博士(Dr.J.Eisenburg)和塞顿斯迪克博土(Dr.J.Seidensticker)。中方参加会谈的有科协国际部副部长王政、工作人员俞启宇,兽类学会王宗祎、汪松、鸟类学会许维枢以及林业部森林保护局王萝虎等人。双方在友好和坦率的气氛中进行了合作项目的会谈,并专程赴四川唐家河、王朗和蜂桶寨三个自然保护区作了踏察。最后双方代表在北京草签了有关熊猫野外生态及鸟兽调查的协议草案。
    国际《兽类学博物馆收藏》学术讨论会将于1982年8月在芬兰举行
    汪松
    1981, 1(2):  204-204. 
    摘要 ( )   PDF (9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上第一次关于《兽类学博物馆收藏》(Mammalogical Museum Collections)的学术讨论会将于1982年8月份在芬兰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已被列为第三届国际兽类学大会期间的第七项学术讨论会。
    新杀鼠剂“鼠大克”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毒效试验
    樊乃昌, 施银柱, 封明中
    1981, 1(2):  205-211. 
    摘要 ( )   PDF (26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ifenacoum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抗凝血杀鼠剂新品种。在国外,它的粒状毒饵Ratak已出现于商品市场(以下本文统一采用“鼠大克”作为Difenacoum及Ratak的中文名称)。 鼠大克是为了对付5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应用华法令(warfarin)等一系列抗凝血杀鼠剂以后产生的褐家鼠和小家鼠等抗性鼠种群,而投入使用的新一代抗凝血杀鼠剂品种之一。鼠大克在英国做为商品杀鼠剂已出售几年了,使用它防治抗药性黑家鼠(Rattus rattus)、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和小家鼠( Mus muscudu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adler 1975; Rennison1975)。
    敌鼠钠防制黑线姬鼠
    王酉之1, 张中干1, 耿成运2
    1981, 1(2):  212-212. 
    摘要 ( )   PDF (11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idior Thomas)是农田主要害兽,且为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染源,数量多,分布广。1974年作者在四川省平原地区趁夏收插秧后,仅存少数旱地之际试行以敌鼠钠灭鼠。现作如下报道。 灭鼠区与对照区 选择与周围隔绝的969亩及2,900余亩耕作区分别为灭鼠区及对照区。该地区黑线姬鼠约占50%以上,平均捕获率为8%,高峰期可达15—25%。
    灭鼠安、灭鼠优现场灭效试验、解毒及毒理探讨
    詹绍琛
    1981, 1(2):  213-218. 
    摘要 ( )   PDF (24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灭鼠安、灭鼠优是70年代出现的新单剂量灭鼠剂。国外经试验对多种鼠有杀灭效果,适口性较好,对非杀灭对象比较安全,对抗凝血剂有耐药性的鼠能够杀灭等优点。国内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也有合成,我站在1978—1979年对这两类药进行了现场灭效和解毒试验,并对毒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今报告如下。
    兽类在流行病学中的作用
    方喜业, 王光明
    1981, 1(2):  219-224. 
    摘要 ( )   PDF (24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各种疾病中,有些是与人类和动物都有关系的,如鼠疫、布鲁氏菌病、马堡热、拉萨热等,称为人兽共患疾病(Anthropozoonoses)。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既能传染给人又能传染给动物,造成人或兽类的疾病流行。在医学上也叫动物性病。据Hubbert(1975)等的统计有162种;约占人类传染病的1/5左右(耿贯一,1980)动物性病,实质是自然界中一个生物学现象和生态学问题。是生物间在一定地理景观(Landscape)中通过“食物链”联系演化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并借以维持其种系延续的生物群落(BiocenosisCommunity)的关系(1964)
    世界部分兽类标本收藏单位概况
    汪松
    1981, 1(2):  225-228. 
    摘要 ( )   PDF (2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近几年,美国兽类学家先后就北美和全世界的哺乳动物标本收藏作了调查(Choate and Genoways,19751);Genoways and Schlitter,19812))。由此,人们对于这一分类研究的基本资料和人类宝贵财富的收藏,第一次有了全面而概括的了解。 据上述调查结果,全世界各单位收藏兽类标本共计已达4,879,698号。收藏兽类标本数达一万号以上的单位共87个,分布于29个国家。收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英国、苏联。收藏最多的单位是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其次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British Museum ( Natural History))、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其收藏量分别达47.5万、30万和2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