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良志, 唐显江, 任世恩, 赵雅琪, 张堰铭. 室内饲养对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J]. 兽类学报, 2022, 42(5): 519-530. |
[2] |
姬云瑞, 张留栓, 黄湘元, 唐建彦, 刘增帅, 李家华, 杨维春, 李迪强, 刘芳.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周边社区人熊冲突现状[J]. 兽类学报, 2022, 42(4): 387-397. |
[3] |
苏超, 李玉琼, 王倩, 李寿芹, 许磊, 高子厚.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情况分析[J]. 兽类学报, 2021, 41(3): 235-244. |
[4] |
张沼, 张蕊, 李晓宇, 赛罕, 杨振东, 韩志庆, 鲍伟东.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东北马鹿种群遗传多样性与性别结构分析[J]. 兽类学报, 2021, 41(1): 42-50. |
[5] |
王豆 许冠 王洪永 何森 卜书海 郑雪莉. 中国圈养林麝微卫星DNA多样性研究[J]. 兽类学报, 2019, 39(6): 599-607. |
[6] |
王乐 杨丽萌 赛九玛 魏京京 黄春明 李栋 朱新亮 王天明 冯利民 葛剑平 牟溥.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部有蹄类栖息地的灌草层食物资源的量与质[J]. 兽类学报, 2019, 39(4): 373-385. |
[7] |
张龙 郭程 肖燕宏 向左甫. 喜马拉雅旱獭的洞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J]. 兽类学报, 2019, 39(3): 258-265. |
[8] |
何兴成 付强 吴永杰 王彬 陈雪 冉江洪. 水鹿的群体结构和活动节律分析[J]. 兽类学报, 2019, 39(2): 134-141. |
[9] |
闫京艳 林恭华 陈洪舰 李千 覃雯 苏建平 张同作. 青海省东部地区喜马拉雅旱獭种群遗传结构[J]. 兽类学报, 2018, 38(5): 458-466. |
[10] |
修云芳 刘国伟 郑舒桓. 圈养小熊猫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分析[J]. 兽类学报, 2018, 38(4): 393-401. |
[11] |
邓怀庆 周江. 贵州野钟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分布及夜宿洞穴调查[J]. 兽类学报, 2018, 38(4): 420-425. |
[12] |
张瑞 许华磊 刘伟. 高原鼠兔种群恢复过程中的洞穴分布动态[J]. 兽类学报, 2018, 38(1): 46-55. |
[13] |
熊为国 黄志旁 尹龙云 马驰 罗旭 崔亮伟 范朋飞. 云南无量山印支灰叶猴社会结构初步研究[J]. 兽类学报, 2017, 37(1): 59-65. |
[14] |
常勇斌 杨奇森 温知新 夏 霖 吕 雪 程继龙 Andrey A. Lissovsky 侯建华 葛德燕. 间颅鼠兔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演化动态[J]. 兽类学报, 2016, 36(4): 373-387. |
[15] |
董潭成 初红军 陈勇 吴洪潘 贺雷 葛炎.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J]. 兽类学报, 2016, 36(1): 7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