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锦煌 姚辉 吴锋 向左甫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 410004)
(2 湖北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神农架 442411)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 410004)
摘要:
许多动物具有多彩的羽毛、毛发和皮肤,这种表型颜色不仅在种内交流、反捕食防御、体温调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性选择中的作用机制更是令人着迷。非人灵长类以多色的毛皮和裸露的皮肤闻名,同时拥有复杂多样的交配系统和视觉系统,是研究色彩信号在性选择中作用的模式类群。本文阐述了性选择压力下颜色信号的功能和灵长类的研究优势,分析至今为止颜色信号在非人灵长类性选择中的作用研究:(1) 异性对鲜艳的颜色有偏好,选择鲜艳颜色的背后可能是选择更健康的个体;(2) 同性间鲜艳的颜色更可能代表等级与个体竞争意愿;(3) 研究对象主要是山魈 (Mandrillus sphinx) 和普通猕猴 (Macaca mulatta);(4) 颜色信号选取绝大多数为肤色,毛色研究几乎空白;(5) 视觉模型是比光谱法和数字摄影更精准的色彩信号接收方法,但数字摄影在现有研究条件是方便可行的方法;(6) 表型颜色与内在的生理机制联系和相关基因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