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8-14
    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消长状态以及道路影响研究
    刘兰妹 刘雪华 金学林 王志臣 龚明昊
    2017, 37(3):  215-225.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1
    摘要 ( )   PDF (50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的消长动态及其干扰因素对识别大熊猫潜在生境、保护大熊猫种群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收集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秦岭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调查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了大熊猫种群的空间利用变化格局,并探究了道路干扰对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1)2000-2012年间,佛坪、长青核心密集区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密度西北方向增加,东南方向减少,即黄柏塬保护区呈增加趋势,而佛坪、观音山和周至保护区交界处呈减少趋势。其中,局部高密度区面积减少,但整体空间利用面积增大,并呈向外围扩散趋势。种群空间利用密度最大增长达3.05痕迹点/ km2,最大减小密度达2.71痕迹点/km2。(2)距国道、省道和县道2000 m以内种群空间利用密度增幅上升,距乡村道路2000 m外种群空间利用密度变化减小,且距高速公路3500 m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密度由减转增。深入探讨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格局可为建设优良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提供参考,其结论将有助于优化道路选址和保护区规划,缓解人为活动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拐棍竹笋的选择与利用
    张明春 李忠 黄炎 黄金燕 李德生 刘巅 周小平 周世强 李仁贵 张和民
    2017, 37(3):  226-232.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2
    摘要 ( )   PDF (18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拐棍竹是卧龙野生大熊猫春季的主要食物。2014-2016年,从设置的3条固定样线中我们发现了当地野生大熊猫有分段取食拐棍竹笋的现象,且没有到放牧活动和人为干扰严重的河谷区域取食竹林内的拐棍竹笋。它们首先在海拔较低( 2 100 m左右)、新笋发育较早且人为干扰不严重的区域觅食,当这些区域的新笋普遍超过2 m高度时会向海拔较高处迁移。大熊猫优先选择有较高比例粗大竹笋的区域作为觅食场所,且当觅食斑块内新笋普遍较小时对粗笋有倾向性选择(P<0.05),但当环境中的新笋质量较好时,选择性有所降低(P>0.05)。大熊猫在新笋质量较好的觅食斑块中取食率较高,在海拔较高处因竹笋的基径较小所以取食率较低(F=20.12, P<0.05)。大熊猫取食新笋所留残桩高度与周边竹笋的高度呈正比(r=0.50, P<0.001)。为保证大熊猫在新笋期的觅食活动免遭干扰,管理者应该在这一时期严格限制大熊猫活动频繁区域的人为干扰。
    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新群体的发现及种群数量现状
    韦绍干 马长勇 谭武靖 杨江 崔亮伟 范朋飞
    2017, 37(3):  233-240.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3
    摘要 ( )   PDF (14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黑冠长臂猿是极度濒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极其稀少。2015年5月和8月,采用在固定地点监听鸣叫的方法在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东黑冠长臂猿开展两次实地调查,发现在中国境内形成了由1只成年雄性,2只成年雌性和1只婴猿组成的新群体。这是自2006年该物种在中国被重新发现后,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形成新群体。中国境内东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也由3群22只,增长到4群26只。有限的栖息地可能是未来限制东黑冠长臂猿新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栖息地恢复对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增长尤为重要。放牧不利于栖息地恢复,要逐步减少,进而杜绝在保护区内放牧。另外,东黑冠长臂猿跨国界分布,中越两国政府之间应加强协调,避免在保护区内实施对栖息地不利的边境管理活动。如果两国间出现种群隔离,对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的增长将会非常不利。
    大蹄蝠头骨形态地理变化
    侯淋淋 江廷磊 林爱青 冯江
    2017, 37(3):  241-250.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4
    摘要 ( )   PDF (24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中国大蹄蝠9个不同地理种群头骨形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头骨大小及形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云南思茅种群与海南陵水种群差异最大。回归分析表明头骨形态的地理变化与气候因素相关。随着年均温度、年均湿度的升高以及年均降水量的增多,大蹄蝠头骨变小,上颌、齿、咬肌附着部分以及耳蜗部分的形状发生变化。此外,头骨大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头骨形状变化与纬度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对栖息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是中国大蹄蝠头骨形态地理变化的重要原因。
    香港大蹄蝠出飞时间及其季节变化
    David J. Stanton
    2017, 37(3):  251-255.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5
    摘要 ( )   PDF (7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对香港低海拔栖息地的大蹄蝠夜晚出飞活动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蹄蝠出飞时间平均为日落后(14.6±6.1) min,出飞时间与民用曙暮光呈强正相关(r = 0.968, P < 0.0001),而出飞结束时刻同样与民用曙暮光时间呈现显着相关(r = 0. 977, P < 0. 0001)。。在一年中较冷的12月和1月则没有蝙蝠出飞记录。大蹄蝠虽然在亚洲分布广泛,但是相对于温带地区的蝙蝠物种来说, 关于该物种的基础生态学研究较少。本文对大蹄蝠的季节性出飞行为所开展研究工作,以利有关长远保育的深入研究。
    深圳兽类物种资源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礼标 郭强 刘奇 刘全生 胡凯津 苏欠欠 陈毅 彭兴文 王英永 吴毅 张鹏
    2017, 37(3):  256-265.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6
    摘要 ( )   PDF (43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对深圳市不同区域的兽类进行实地调查,共调查到8目15科32属49种,其中翼手目4科12属24种占比达49.0%,啮齿目3科8属13种占比26.5%,食肉目3科5属5种占比10.2%,鼩形目1科3属3种占比6.1%,其他4个目各1种,分别占比2.0%;发现1种广东省兽类新纪录,8种深圳市兽类新纪录。按景观生态以及生境情况,将深圳市划分为11个区域,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兽类物种丰富度与其人口密度呈负相关,与植被条件以及距市区距离呈显著正相关,但是与生境斑块面积没有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植被条件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且植被条件、距市区距离、人口密度三者间具有相关性。与此同时,对所调查到兽类的栖息生活类型、区系特征、濒危现状等进行了分析。
    四川短尾鼩的生境选择及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宗浩 向大兵 吴思思 李江 任熙 李婉瑜 付长坤 王琼 陈顺德
    2017, 37(3):  266-276.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7
    摘要 ( )   PDF (18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4-9月,通过铗夜法对12种不同生境内的四川短尾鼩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依据捕获率的大小及生境的干扰程度分析四川短尾鼩的生境选择倾向。利用人工捕捉模拟种群干扰,分别在干扰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时间之后,监测荒草地、废弃梨树林、灌丛和绿化林4种代表性生境内四川短尾鼩的种群数量、年龄结构、性比的变化,进而分析四川短尾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结果显示:(1)四川短尾鼩在12种典型生境中,按捕获率的大小依次分为4个等级:绿化林>废弃梨树林、景观林、荒草地、桉树林、蔬菜地、灌丛>人居村落、废弃葡萄园>竹林,葡萄园,油菜地;(2)四川短尾鼩的生境选择倾向为:异质性适中、适度干扰、竞争较低的生境>异质性较低、干扰较高的生境(宜觅食、竞争弱)或异质性较高、干扰较低的生境(宜栖身、竞争弱)>高竞争的生境>异质性低或强烈干扰或二者兼有的生境。(3)干扰之初,所有生境中四川短尾鼩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干扰2个月之后其种群数量均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干扰后性比平均值增加3.52%,怀孕率变化不显著;全部生境中,成体组比例平均降低1.71%,老年组减少7.53%;幼年组的比例平均增长2.33%,亚成体增加6.91%。幼体和亚成体比例的增加,使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增长。
    卡麦角林对雄性黄毛鼠社会行为的影响
    秦姣 苏欠欠 刘全生
    2017, 37(3):  277-283.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8
    摘要 ( )   PDF (1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育控制既可直接降低害鼠种群的生育率,又能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引起种群内等级关系和社群结构的变化,进而干扰种群繁殖。为探究不同剂量卡麦角林对雄鼠行为的影响和持效时间,选取健康雄性黄毛鼠使用50mg/kg和100 mg/kg卡麦角林灌胃给药,并于给药后第1 d和第18 d与正常雄鼠遭遇,第4 d和第21 d与正常雌鼠遭遇,比较给药前(卡麦角林灌胃前4 d和前1 d 时分别与正常雄鼠和雌鼠遭遇)和给药后个体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卡麦角林降低了雄鼠对正常雄鼠的探究、攻击时间,降低雄鼠对正常雌鼠的攻击时间和频次;100 μg/kg卡麦角林降低雄鼠对正常雌鼠的探究频次,且雄鼠自身修饰和休息频次显著减少。这表明卡麦角林可干扰黄毛鼠对同性和异性个体间的社会行为。此外,药物处理后第18 d和第21 d,雄性个体与同性和异性个体的社会行为与处理前无显著差异,表明停药后药物对行为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
     
    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洞道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
    姬程鹏 杨思维 周延山 楚彬 花立民
    2017, 37(3):  284-292.  DOI: 10.16829/j.slxb.201703009
    摘要 ( )   PDF (16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鼢鼠繁杂的洞道系统对高寒草甸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采集高原鼢鼠活动洞道土壤样本,并以无鼢鼠扰动的同深度土层土壤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了2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高原鼢鼠洞道土壤速效磷和全氮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春季和秋季的速效磷达到显著水平(P<0.05);秋季无鼢鼠扰动的土壤有机质和真菌的含量显著高于洞道土壤(P<0.05);3种酶活性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区春季土壤的细菌和秋季真菌的含量显著高于洞道土壤(P<0.05);洞道和对照区土壤的细菌、放线菌、速效磷、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各种指标其它月份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发现高原鼢鼠活动洞道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与对照区土壤无显著差异(P>0.05)。
    牦牛Endothelin-1基因CDS序列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构建
    汪迁昊 刘健锋 丁艳平 王建林 邵宝平
    2017, 37(3):  293-299.  DOI: 10.16829/j.slxb.201703010
    摘要 ( )   PDF (20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ndothelin-1主要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刺激血管收缩,Endothelin-1在动物血管生成和低氧适应等关键发育和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高原动物脑Endothelin-1对其极端低氧适应调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对牦牛(Bos grunniens)脑Endothelin-1基因CDS全长序列进行了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表明,牦牛Endothelin-1基因的CDS全长序列含有一个60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02个氨基酸,该蛋白分子量为22.98 kDa,理论等电点(pI)为9.63;成功构建出带有CMV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牦牛Endothelin-1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Endothelin-1;牦牛Endothelin-1基因CDS全长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黄牛(Bos taurus)、藏羚羊(Pantholop shodgsoni)、绵羊(Ovis aries)、野猪(Sus scrofa)、小鼠(Mus musculus)、人(Homo sapiens)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5%、93%、81%、77%、70%;且该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情况与其亲缘关系远近一致。因此,我们认为高原动物牦牛Endothelin-1的结构和功能在进化上均具有高度保守性,其在低氧适应中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表达差异或转录后修饰实现的,且本研究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在青藏高原动物脑对极端低氧生境适应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理提供了支持。
    啮齿目核糖酸酶5基因(RNase5)的分子进化
    郎大田 张新军 吴银梅
    2017, 37(3):  300-307.  DOI: 10.16829/j.slxb.201703011
    摘要 ( )   PDF (15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Nase5是RNASE A基因超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是分子进化研究的理想模型之一。基于基因组水平,我们对啮齿目的3个进化枝10科17个物种开展RNase5的分子进化研究。利用TBlastN及BlastN方法鉴定每个基因组的RNase5基因,发现该基因在啮齿目的Ctenohystrica所有物种发生丢失,时间是在Ctenohystrica形成之后;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RNase5在“与小家鼠相关的进化枝”的小家鼠、褐家鼠和拉布拉多白足鼠发生三次独立基因复制事件;利用PAML软件的枝模型、位点模型及枝-位点模型计算选择压力,均检测到RNase5基因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总之,我们的研究深入系统开展了RNase5在啮齿目中的分子进化,增加了该基因研究的多样性,为进一步系统认识该基因在动物的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北方农牧交错带鼠害生态治理对策—以长爪沙鼠为例
    刘伟 钟文勤 宛新荣 王建青
    2017, 37(3):  308-306.  DOI: 10.16829/j.slxb.201703012
    摘要 ( )   PDF (18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但也是我国遏制土地荒漠化、沙化东移和南下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带。鼠害一直是困扰该地带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就鼠害防治而言,随着人们生态与环境安全意识的提高,研究和制定以生态系统为中心,注重自然调控作用,突出控害和经济双重持续增益的生态治理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区主要害鼠——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为例。在概述该鼠集群-贮食-空间行为及其对食物丰度的生态适应特征基础上,针对农牧交错区害鼠行为适应特征提出结合当地农事活动进程—栖息地管理的协同控害原理及实施要点。为运用行为生态学原理,探索可同步整合无公害持续控制和整体效益目标的生态治理途径及其应用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