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5-30
    上一期   
    研究论文
    蝙蝠核心生物钟基因Per1昼夜表达节律与适应性进化研究
    王慧, 许宁宁, 李昕彤, 冯江
    2024, 44(3):  259-267.  DOI: 10.16829/j.slxb.150882
    摘要 ( )   HTML ( )   PDF (28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生物钟相关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以往研究表明核心生物钟基因 Per1 广泛参与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调控。然而,Per1 基因在具有不同昼夜节律活动模式的哺乳动物中是否发生了遗传位点改变,以及这些改变是否促进了哺乳动物昼夜活动模式的形成和稳定仍有待研究。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 PCR、基因克隆测序与分子进化分析方法,对核心生物钟基因 Per1 开展了深入的分子进化分析,明确了 Per1 基因在夜行性蝙蝠脑区的昼夜振荡规律,由休息状态到睡眠状态对应着 Per1 基因表达量的由高到低,睡眠状态的表达量最低,而由觉醒状态到活动状态对应着 Per1 基因表达量的持续升高,与 Per1 基因维持中枢生物钟调控功能高度相关;检测到 Per1 基因序列上的 15 个潜在受正选择位点与 2 个显著受正选择位点,其中在夜行性动物中检测到的显著受正选择的 1118A 氨基酸位点恰好位于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域上;通过滑窗分析结果显示,Per1 基因在夜行性哺乳动物中的进化速率均普遍高于其在日行性哺乳动物中的进化速率,可能促进了哺乳动物夜行性活动模式的形成和稳定。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哺乳动物自身稳态维持与适应环境周期性变化的关键分子基础提供新的认知,为生物钟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江西桃红岭梅花鹿遗传多样性
    张阳, 陈璐瑶, 韩卫杰, 詹建文, 刘武华, 黄晓凤
    2024, 44(3):  268-276.  DOI: 10.16829/j.slxb.150803
    摘要 ( )   HTML ( )   PDF (30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梅花鹿 (Cervus nippon) 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华东亚种 (华南梅花鹿,C. n.kopschi)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梅花鹿种群。研究桃红岭梅花鹿遗传多样性,并阐明其遗传本底状况,对于提升华南梅花鹿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促进种群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采集疑似梅花鹿粪便样品 108 份。首先基于线粒体 Cyt b 基因扩增测序进行物种鉴定,并利用微卫星标记和 SRY/ZFX 性别标记对梅花鹿样品进行个体识别、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108 份样品中有 96 份梅花鹿粪便样品,来源于 63 只不同个体,且雌雄性比为 1. 33∶1。7 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近交系数分别为 3. 714、0. 712、0. 602 和-0. 087,其中 3 个位点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 平衡,均表现为杂合子过剩。本研究结果表明,桃红岭梅花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比失衡,近交系数为负值表明其种群暂无近交风险。建议积极推进桃红岭梅花鹿人工繁育,加强对稀有等位基因的保护与管理,并适时采取个体迁移等手段促进桃红岭梅花鹿与其他梅花鹿种群的基因交流,以提升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促进种群快速发展。
    基于Cov-AHP的EES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及对人兽冲突影响测度
    王岚馨, 方良, 徐慧妹, 刘超, 陈文汇
    2024, 44(3):  277-286.  DOI: 10.16829/j.slxb.150836
    摘要 ( )   HTML ( )   PDF (43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进程中,人兽冲突事件时有发生,探究人兽冲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北京市周边地区 2009—2017 年经济、生态和社会系统 (EES 系统) 的 22 个变量入手,基于协方差-层次分析法 (Cov-AHP) 建立了 EES 系统指标评价体系。为了探究 EES 系统中人兽冲突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 AIC 准则筛选并分析对人兽冲突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结果显示:北京市周边地区人兽冲突形式主要表现为损毁农田和果园,受损失最小的是平谷区,最大的是门头沟区和延庆区,冲突高峰期为每年的 8—9 月。经济系统中,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二产业占比、政府一般预算收入、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会加剧人兽冲突的损失;生态系统中,退耕造林面积越大、距水系距离越近,越容易造成人兽冲突损失,而距林地距离越近,越不容易造成人兽冲突损失;社会系统中,恩格尔系数、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会加剧人兽冲突的损失,而防护措施占比则相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当地居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的认知。在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矫枉过正,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并建立健全防护措施,减少野生动物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侧重在 EES 复合系统中探究人兽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减少人兽冲突的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气候变化背景下卡拉麦里国家公园蒙古野驴适宜生境脆弱性评价
    高帅帅, 胡杨, 邵长亮, 蒋丽伟, 张于光, 苏志珠, 吴波, 李佳
    2024, 44(3):  287-296.  DOI: 10.16829/j.slxb.150846
    摘要 ( )   HTML ( )   PDF (373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蒙古野驴 (Equus hemionus) 适宜生境脆弱程度,是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制定适应性保护对策的关键和基础。本文筛选 207 个蒙古野驴分布点位以及 9 个环境变量,在 BIOMOD2 平台上利用其 10 种物种分布模型评估当前和未来 2050s (2041—2070 年)、2080s (2071—2100 年) 气候变化背景下蒙古野驴适宜生境脆弱程度。结果表明:(1) 在 BIOMOD2 平台的 10 种模型中,随机森林 (RF) 模拟效果最好,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SRE) 评分最低;组合模型的真实技巧统计值 (TSS) 为 0. 93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 为 0. 996,表明平台模拟结果相对可靠;(2) 年平均气温和最冷季平均气温是影响蒙古野驴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因素;(3) 蒙古野驴当前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的北部和中部,以及 216 国道两侧;到 2080s (SSP370),主要分布在国家公园东部,适宜生境面积较当前减少 68. 8%。本研究利用 BIOMOD2 平台提供的组合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蒙古野驴适宜生境的动态变化,计算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蒙古野驴适宜栖息地的覆盖程度,为国家公园保护蒙古野驴提供适应性保护对策。
    浙江遂昌地区同域分布猪獾与花面狸时空生态位比较
    赵家乐, 龚笑飞, 潘江炎, 李悦, 温作豪, 叶毅, 高建明, 赵阿勇, 林植华
    2024, 44(3):  297-308.  DOI: 10.16829/j.slxb.150840
    摘要 ( )   HTML ( )   PDF (271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獾 (Arctonyx collaris) 与花面狸 (Paguma larvata) 是浙江遂昌山地小型食肉兽中的优势物种,具有相似的食性和环境选择。为探明同域分布的猪獾与花面狸的共存机制,于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浙江省遂昌县5 个样区 (白马山、千佛山、九龙山、牛头山和湖山) 进行红外相机监测,选取相机布设位点 71 个,布设 123 台红外相机,总有效工作日 19 654 个,独立有效事件 2 184 次,使用物种分布模型和日活动节律模型对该地区的猪獾与花面狸的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两者为当地中级捕食者中的优势物种,但猪獾 (RAI = 9. 26) 的相对多度指数高于花面狸 (RAI = 3. 96);(2) 两者对于生境选择具有较高相似性,空间生态位上的重叠系数为:D = 0. 783,I = 0. 960;(3) 两者昼夜活动差异极显著 (P < 0. 01),猪獾昼夜均有活动,花面狸主要在夜间活动。猪獾与花面狸在空间生态位上存在较大程度重叠,但在时间生态位上存在较大程度分化,表明两者之间倾向于通过反应性策略共存。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猪獾与花面狸的时空生态位特征与共存机制,为深入理解同域中级捕食者种间关系及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实例和理论参考。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小灵猫及其潜在啮齿类猎物活动节律的季节适应格局
    白小节, 肖文宏, 张廷跃, 刘邦友, 肖治术, 刘伟
    2024, 44(3):  309-320.  DOI: 10.16829/j.slxb.150806
    摘要 ( )   HTML ( )   PDF (45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具有内源性且受外界生态因素 (光周期、气候和食物等) 影响,是动物生态适应性特征之一。阐明活动节律与气候和捕食者-猎物的关系,对于理解动物的生存策略、指导保护等至关重要。目前通过红外相机技术探究野生动物日活动节律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灵猫科动物是热带和亚热带生境中的重要次级消费者之一,但其野外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 2016 年 12 月至 2022 年 7 月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设置的 60 个红外相机位点监测影像资料,筛选小灵猫 (Viverricula indica) 及其相应监测位点的潜在啮齿类猎物数据。通过核密度函数比较分析了保护区内、外的小灵猫及其潜在啮齿类猎物在雨季、旱季的日活动节律特征。结果显示,小灵猫有明显的晨昏两个活动高峰,时间分别是 03: 00—06: 00 和 19: 00—24: 00。季节比对发现,小灵猫雨季凌晨活动高峰 (03: 00 — 05: 00) 早于旱季 (04: 00—06: 00),活动强度较旱季高且集中;黄昏后的活动较旱季有所延长。进一步分析其活动与潜在的啮齿类猎物的重叠度,结果发现小灵猫与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的重叠度整体较低 (雨季,∆ = 0. 18;旱季,∆ = 0. 16);与夜行性鼠类的活动节律重叠度高达 90% 以上,其中旱季的重叠系数 (∆ = 0. 93) 高于雨季 (∆ = 0. 90)。此外,在保护区内的小灵猫凌晨活动高峰结束较保护区外延迟约 1 h;黄昏后高峰阶段的活动强度 (核密度) 峰值明显高于保护区外。少许日间活动也主要出现在保护区内。上述结果表明,小灵猫的昼夜节律既有保守性,也具有一定的季节可塑性。这些特征型表现与季节性猎物分布和环境变化关联,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充分认识小灵猫生活史特征以及实现物种有效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青海省都兰县棕熊适宜栖息地与日活动节律
    陈昕旸, 李耀宇, 谢培根, 宋虓, 徐爱春
    2024, 44(3):  321-332.  DOI: 10.16829/j.slxb.150810
    摘要 ( )   HTML ( )   PDF (272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棕熊青藏亚种 (Ursus arctos pruinosus) 是青藏高原特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伞护种和旗舰种,明确其适宜栖息地分布及影响因子和日活动节律,对管理和保护工作具重要意义。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在青海省都兰县布设 150 台红外相机对棕熊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结合海拔、坡度、坡向 3 个地形数据及基准期 (1970—2000 年) 和CMIP6 中等发展路径下未来气候 (2040—2060 年) 的 19 个生物气候数据,构建 MaxEnt 模型对棕熊基准期及未来的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根据红外相机拍摄时间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棕熊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1) MaxEnt 模型对基准期和未来两个时期的棕熊适宜栖息地预测精度较高,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均大于0. 9,预测结果可信;(2) 影响基准期棕熊栖息地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最冷月最低气温和年均气温变化范围;(3) 未来气候条件下棕熊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小幅度增加,沟里乡的高适宜栖息地有向东移动趋势;(4) 棕熊的活动模式表现为以夜间为主的晨昏型,在日落前后活动强度最高。本研究探明了研究区域内棕熊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并预测了其未来变化趋势。结合棕熊青藏亚种不同于其他亚种种群的日活动节律特征,我们认为未来该区域内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人-熊冲突状况,应在后续的保护工作中予以重视。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流浪猫种群数量和繁殖调查
    孙桃柱, 吴琼, 张振伟, 李忠秋
    2024, 44(3):  333-343.  DOI: 10.16829/j.slxb.150821
    摘要 ( )   HTML ( )   PDF (221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浪猫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威胁,然而,中国对流浪猫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却很少。2018—2022年,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约 195 hm2) 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基于个体识别的校园流浪猫种群及繁殖等基础生物学研究。通过连续 20 d 的样点调查,构建了流浪猫的种群数量累积曲线,发现即便在熟知流浪猫种群分布的基础上,一天调查中流浪猫的发现率仅为 51. 22% (44. 51% ~ 53. 66%),而累积 6 d 的重复调查,发现率可达到 84. 15%(81. 10% ~ 86. 59%)。2018—2022 年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流浪猫数量快速增长,从 2018 年的 51 只增加至 2022 年的220 只。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每月 6 次调查,期间共记录到 273 只流浪猫,其中成年猫 149 只,幼猫 124 只,雌雄性比约为 1∶1。在此期间流浪猫的一年留存率约为 58. 71%,且绝育流浪猫的留存率显著高于未绝育的流浪猫。流浪猫全年均可繁殖,但产仔高峰集中在3—6月。65窝幼猫中,有84只存活超过6个月,若家猫的平均产仔数为 3 ~ 4只,则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流浪猫幼仔 6月龄成活率约为 36. 92% (32. 31% ~ 43. 08%)。上述结果说明,低强度的样点调查可能低估了流浪猫的种群数量。同时,在人类提供庇佑的环境中,流浪猫的生存不受食物、住所以及疾病的限制,其生存率和繁殖成功率较高,高存活率和高繁殖力将为流浪猫种群数量的控制带来困难。
    圈养马麝的攻击性与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及麝香分泌的关系
    王晓龙, 吴佳忆, 周鑫, 吕青昕, 申立泉, 耿硕, 孟秀祥
    2024, 44(3):  344-350.  DOI: 10.16829/j.slxb.150804
    摘要 ( )   HTML ( )   PDF (21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行为的发育和表达受激素调控,动物的攻击性等个性特征与其激素水平关系紧密,并影响其生长和繁殖。本研究于 2021 年 10 月 2 日至 12 月 15 日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兴隆山马麝繁育中心 53 头圈养雄性马麝 (Moschus chrysogaster) 进行行为取样,结合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检测,分析雄麝的攻击性与粪样皮质醇水平、睾酮水平及麝香分泌的关系。结果表明:马麝的攻击性与粪样皮质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 0. 311,P =0. 023),攻击性强的马麝个体皮质醇水平 (60. 41 ±2. 82) ng/g 显著高于攻击性弱的个体 (49. 35 ±4. 32) ng/g;攻击性与粪样睾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 0. 326, P =0. 017),攻击性强的马麝个体睾酮水平 (101. 27 ±4. 94) ng/g 显著高于攻击性弱的个体 (84. 48 ±4. 10) ng/g;攻击性与麝香分泌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82, P =0. 041),攻击性弱的马麝个体麝香分泌量 (10. 62 ±0. 58) g 显著高于攻击性强的个体 (8. 28 ±0. 91) g;攻击性与麝香酮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85, P =0. 039),攻击性弱的马麝个体麝香酮含量 (1. 98 ±0. 18) %显著高于攻击性强的个体 (1. 31 ±0. 23) %。基于本研究结果,在麝类驯养实践中,建群时要避免较强攻击性个体同处一群,并基于攻击性的快速评估及粪样激素的实时监测等,即时优化圈养麝的社群结构,减少麝群的社群胁迫,提升个体的麝香分泌。本研究结果可为麝类迁地保育的优化及药用麝香的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
    高原鼠兔发情周期性激素与性器官变化特征
    王玉军, 张晓茜, 方有贵, 杨其恩, 贾功雪
    2024, 44(3):  351-359.  DOI: 10.16829/j.slxb.150872
    摘要 ( )   HTML ( )   PDF (159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雌性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的发情表征变化及其与性激素含量、生殖器官发育之间的关系,选取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雌性高原鼠兔,通过外阴形态观察与阴道细胞涂片检测阴道的周期性变化,确定繁殖期鼠兔的发情周期在 7 ~ 11 d,发情期持续 3 ~ 4 d,而非繁殖期鼠兔的阴道维持在接近发情前期的状态。采集发情期、发情间期与非繁殖期雌性高原鼠兔的血清与尿液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结果显示,发情期高原鼠兔血清雌二醇含量显著高于发情间期与非繁殖期 (P =0. 033 8),而非繁殖期血清孕酮含量显著高于发情期与发情间期 (P =0. 019 5)。尿液检测的灵敏度整体弱于血清,仅在发情期与非繁殖期间存在尿液雌二醇含量的显著差异 (P =0. 000 9)。发情期卵巢重量极显著高于发情间期与非繁殖期 (P < 0. 000 1),且发情间期卵巢重量也显著高于非繁殖期 (P =0. 007 2)。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高原鼠兔卵巢在发情期以有腔卵泡为主,在发情间期则同时分布次级卵泡、有腔卵泡与黄体,而在非繁殖期卵巢皮质区分布有大量的原始与初级卵泡。高原鼠兔子宫内膜、肌层与外膜三层结构区分明显,发情期子宫内膜较厚,固有层分布大量腺体,外膜区域血管丰富;发情间期子宫腺体与血管数量均大幅减少;非繁殖期子宫明显退化,内膜上皮变薄,腺体与血管基本消失。本研究确定了阴道细胞涂片法在高原鼠兔发情阶段判定中的有效性,描述了不同发情阶段高原鼠兔性激素与性器官变化特征,为雌性高原鼠兔季节性繁殖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不同放牧强度对达乌尔黄鼠种群密度、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刘振山, 赵耕, 潘佳滢, 彭霞, 杨明
    2024, 44(3):  360-369.  DOI: 10.16829/j.slxb.150828
    摘要 ( )   HTML ( )   PDF (21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为一些啮齿类动物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加剧了草场退化和鼠害的发生。达乌尔黄鼠 (Spermophilus dauricus) 隶属于啮齿目松鼠科,为地栖群体散居性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和农牧交错区,属于季节性冬眠动物。本研究选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放牧强度不同的近村和远村野外样地,探讨放牧强度、植被与达乌尔黄鼠种群密度以及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关系,以分析人类活动与该物种的关系。结果显示:(1) 高放牧强度样地达乌尔黄鼠的鼠洞密度和捕获率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2) 高放牧强度样地达乌尔黄鼠的体重和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而低放牧强度样地达乌尔黄鼠的血糖显著高于高放牧强度样地;(3) 高放牧强度样地植被干物质总量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高放牧强度样地羊草干物质总量以及羊草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植被种类也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放牧可能通过牲畜对草地践踏、采食和排泄物的作用,改变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种类、数量等,为达乌尔黄鼠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食物资源,促进达乌尔黄鼠脂肪和能量的积累,进而有利于其生存与繁殖。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达乌尔黄鼠对环境适应的机制,为制定害鼠环保型综合治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意义。
    研究简报
    海岛缺齿鼹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
    姚洪凤, 胡江晓, 韩吉学, 汤若晖, 周佳俊, 何锴, 张余才, 储俊, 赵凯, 陈中正
    2024, 44(3):  370-376.  DOI: 10.16829/j.slxb.150873
    摘要 ( )   HTML ( )   PDF (57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麋鹿茸分枝和角重量的年龄因素分析
    孟庆辉, 夏志强, 单云芳, 李俊芳, 胡华刚, 肖璇, 白加德, 钟震宇, 孟秀祥, 柏超, 张成林
    2024, 44(3):  377-384.  DOI: 10.16829/j.slxb.150789
    摘要 ( )   HTML ( )   PDF (139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穿山甲尿液化学成分分析
    吴文斌, 李珺, 王凯, 安富宇, 许学林, 廖书佳, 佟富春, 华彦
    2024, 44(3):  385-393.  DOI: 10.16829/j.slxb.150863
    摘要 ( )   HTML ( )   PDF (22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料
    云南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黑化赤麂
    卢文代, 陆娇, 雷苑
    2024, 44(3):  394-394.  DOI: 10.16829/j.slxb.150947
    摘要 ( )   HTML ( )   PDF (276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消息
    《兽类学报》第十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兽类学报》 编辑部
    2024, 44(3):  308-308. 
    摘要 ( )   PDF (1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