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3-30
    成年野生黄山短尾猴的个性特征类型及其性别差异
    陈锐 顾志远 王希 孙丙华 夏东坡 李进华
    2018, 38(2):  117-127.  DOI: 10.16829/j.slxb.150101
    摘要 ( )   PDF (15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性动物的个性特征是对环境和社群的适应性结果,对个性的研究是探究群居动物复杂社会关系及其差异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个性特征评级法和行为编码法,自然观察法是分析判断野生动物个性特征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最大限度地突出了野生动物的自然属性及个性特征类型。本研究以栖息于安徽黄山的野生短尾猴投食群体鱼鳞坑A1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集成年个体自然发生的行为数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判断成年个体的个性特征及类型,并分析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成年雄性个体具有5种个性特征,即领导型、内向型、社交型、孤僻型以及受欺凌型,成年雌性个体具有6种个性特征,即领导型、孤僻型、内向型、不安型、神经质型以及友好型。研究结果与已有结果一致,说明自然观察法可能是分析野生动物个性类型的较好
    选择,同时,不同性别之间个性类型的差异性进一步显示了野生动物自然属性。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动物个体水平上的差异性及适应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引入普氏野马繁殖成效与种群生存力分析
    裴鹏祖 王亮 邵亚平 石存海 杨永伟 包新康
    2018, 38(2):  128-138.  DOI: 10.16829/j.slxb.150117
    摘要 ( )   PDF (1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小种群,种群数量增长极其缓慢,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捕食压力和近交衰退。因此,对这个物种制定长期的自然保护计划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对重引入普氏野马种群繁殖力和种群生存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西保护区野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是由生育率(44.3%)低和幼驹死亡率(43.4%)高造成的,天敌捕食(35.3%)和疾病(26.5%)成为影响野马繁殖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普氏野马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80.9%的幼驹出生在5月和6月;(2)种群生存力分析(PVA)预测本放归野马种群未来100年的灭绝概率是60%,野马种群数量达200匹以上才能保证100年后90%的存活率;(3)参数敏感度分析显示,外部因素——狼袭对保护区野马种群的灭绝和种群数量最具影响力,其次是决定生殖成功的内部因素——生育率、最大繁殖年龄;(4)保护区野马小种群效应明显,疾病和幼驹羸弱而死亡的比例高(分别为26.5%和8.8%),合理的补充新个体是降低种群灭绝风险长期的管理对策。同时,减小狼对野马的捕食压力,加强幼驹的保护,是目前改善本区内普氏野马小种群生存状态的有效手段。
    不同年龄雄性北山羊发情期时间分配特征
    韩雷 汪沐阳 杨维康 朱新胜
    2018, 38(2):  139-147.  DOI: 10.16829/j.slxb.150098
    摘要 ( )   PDF (14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人研究表明,可多次繁殖的反刍物种其雄性个体在发情期采食时间显著减少。目前有两个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即能量摄入最大化假说和能量保存假说。为验证雄性北山羊在不同发情阶段所采取的能量保存策略,作者于2014年10-12月在新疆天山中部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采集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分析数据。研究发现雄性北山羊成体和亚成体发情期采食时间均显著低于发情前期和发情后期,但二者在不同发情阶段卧息时间无显著变化,发情期采食和卧息时间比亦显著降低。发情期发情行为时间显著高于发情前期和发情后期,非发情时间主要用于采食。发情期采食时间和卧息时间都与发情行为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雌性北山羊发情期采食时间亦显著低于发情前期和发情后期,发情期和发情后期卧息时间显著高于发情前期。本研究结果表明,发情期不同年龄阶段雄羊都主要采取能量摄入最大化策略,但同时也具有部分能量保存策略的特征。
    高原鼠兔对垂穗披碱草及豆科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许华磊 严红宇 邓腾 张瑞 刘伟
    2018, 38(2):  148-157.  DOI: 10.16829/j.slxb.150099
    摘要 ( )   PDF (27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鼠兔通过取食对高寒草甸产生广泛的影响,从而影响高寒草甸植物的个体生长特征。2012年在青海省果洛州矮嵩草草甸,以高原鼠兔喜食植物(豆科和垂穗披碱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区控制研究高原鼠兔取食(对照组、低密度处理组、中密度处理组、高密度处理组)对植物个体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显示:在实验前期(5月和6月),喜食植物个体特征基本上无明显规律;在实验后期(7月和8月),随着高原鼠兔取食强度增大,高原鼠兔喜食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平均高度、分蘖枝数、分蘖枝长度、丛幅均呈下降趋势;叶片长度和叶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2.高原鼠兔喜食植物个体特征的增长率对照组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豆类植物在其生长后期与高原鼠兔的取食强度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高原鼠兔取食强度在阈值(中、低密度)内有利于垂穗披碱草的生长,但超过其阈值的取食强度不利于其生长。(2)高原鼠兔高强度的取食对其喜食植物个体的生长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低温驯化对布氏田鼠小肠黏膜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薄亭贝 张学英 王德华
    2018, 38(2):  158-165.  DOI: 10.16829/j.slxb.150154
    摘要 ( )   PDF (10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野生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与功能。小肠是吸收营养成分的主要部位,其结构和功能具有可塑性。为了解小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以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温组和常温组动物小肠黏膜的组织结构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目。结果显示:(1)低温组布氏田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及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2)低温驯化使布氏田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3)低温驯化使布氏田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布氏田鼠的小肠黏膜结构和免疫细胞的数量发生了可塑性变化,这可能与低温环境下的高能量需求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有关。
    防御性攻击行为对黑线仓鼠能量收支的影响
    闵红霞 毛思思 黄奕鑫 赵志军
    2018, 38(2):  166-173.  DOI: 10.16829/j.slxb.150160
    摘要 ( )   PDF (13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攻击行为是增强个体生存能力和提高繁殖成功机会的最有效竞争方式之一。为理解攻击行为对小型哺乳动物能量学收支策略的影响,以具有独居且好斗习性的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居留者-入侵者(resident-intruder)争斗方式将入侵鼠放入居留鼠笼中(10min / d),21d后测定能量摄入、基础代谢率(BMR),分析BMR和内脏器官重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攻击行为使居留组BMR增加了26.2%,使摄入能和消化能显著增加。居留组体重、胴体重,以及某些代谢活性器官(肝脏、肺脏、肾脏、胃、小肠和盲肠)重量显著增加,且这些器官重量与BMR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增加能量摄入和BMR是黑线仓鼠应对攻击行为的主要能量学收支策略;在种内个体之间强烈的攻击行为可能是该鼠维持较高水平BMR的原因之一。
    应用非序列联配方法对哺乳动物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
    吴蔚 张梦洁 朱立峰 吴琦
    2018, 38(2):  174-182.  DOI: 10.16829/j.slxb.150127
    摘要 ( )   PDF (16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序列联配的序列分析方法,将序列中特定寡聚核苷酸的kmer统计频率作为特征,在序列间按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所有变异类型对序列整体特征的影响,因而在组学数据分析上有独特的优势。但是,这类方法在复杂多细胞生物基因组系统发育中的适用性仍然有待检验。在本文中,我们使用基于非序列联配方法的CVTree软件,以45种哺乳动物的蛋白质组数据建立了系统发育关系NJ树,并据此探讨了哺乳动物系统发育的若干问题。在广受关注的真兽下纲四个总目的关系问题上,CVTree支持形态学的普遍结论即上兽类(Epitheria)假说。这与基于序列联配方法支持的外非洲胎盘类(Exafro-placentalia )假说不同。在哺乳动物内部目的层次上,CVTree树的结论与分子和形态所普遍接受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一致。但是在目的内部,CVTree树会有较多的差异。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非序列联配方法在使用复杂多细胞生物的组学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中的可行性。对非序列联配方法自身的改进及其与传统基于取代的序列联配方法之间的比较仍有待深入研究。
    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中缅树鼩地理种群遗传分化
    付家豪 王晓 朱万龙 高文荣 王政昆
    2018, 38(2):  183-191.  DOI: 10.16829/j.slxb.150110
    摘要 ( )   PDF (29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缅树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及海南岛。本研究以中国10个地理种群共112只中缅树鼩为研究对象, PCR扩增得到1398 bp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112个中缅树鼩COⅠ基因共定义了64个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值为0.9730,核苷酸多样性(Pi )平均值为0.04494;AMOVA方差分析显示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93.09%,说明中缅树鼩地理种群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整体遗传分化固定指数(FST)为0.93091,说明各地理种群中缅树鼩已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结合中性检验与碱基错配分布图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在历史进程中未经历过种群扩张现象; 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与NETWORK网络图显示10个地理种群的中缅树鼩聚为4支:海南种群一支,大新种群一支,片马种群一支,其他种群一支。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的中缅树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地理种群间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地理阻隔作用可能是其分化的主要原因。
    鲸偶蹄目核糖核酸酶10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郎大田 桑正林
    2018, 38(2):  192-200.  DOI: 10.16829/j.slxb.150123
    摘要 ( )   PDF (17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糖核酸酶10由RNase10序列编码,是脊椎动物特有的生殖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功能,系统的分子进化研究相对甚少。本文,我们基于24个鲸偶蹄目代表物种的基因组分析,共获得26条RNase10序列。在偶蹄目的印度水牛和野猪中首次检测到RNase10发生基因复制,而其它22个物种均为单个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揭示鲸目的齿鲸亚目和须鲸亚目形成单系;偶蹄目的反刍亚目最先分歧,猪次目和胼足亚目形成单系。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的保守功能区“CKXXNTF”发生了改变,等电点显著低于RNASE A的典型成员,揭示鲸偶蹄目RNase10可能丢失了RNASE A具有的核糖核酸活性和抗菌活性。另外,选择压力分析共检测到13个正选择位点,其中2个位点在结构半胱氨酸附近。总之,我们基于基因组分析深入揭示了鲸偶蹄目RNase10的分子进化机制,解开了鲸偶蹄目RNase10的分子进化之谜,为今后开展RNase10功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
    姬程鹏 周建伟 楚彬 周睿 王志鹏 王婷 田永亮 周延山 花立民
    2018, 38(2):  201-210.  DOI: 10.16829/j.slxb.150107
    摘要 ( )   PDF (20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和贵州省兽类新纪录---台湾灰麝鼩(Crocidura tanakae Kuroda, 1938)
    陈顺德 张琪 李凤君 王旭明 王琼 刘少英
    2018, 38(2):  211-216.  DOI: 10.16829/j.slxb.150089
    摘要 ( )   PDF (187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兽类鼠科一新纪录——南洋鼠
    程峰 陈中正 张斌 何锴 蒋学龙
    2018, 38(2):  217-220.  DOI: 10.16829/j.slxb.150124
    摘要 ( )   PDF (8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调查初报
    粟海军 李光容 陈光平 姚小刚 张明明 胡灿实
    2018, 38(2):  221-229.  DOI: 10.16829/j.slxb.150132
    摘要 ( )   PDF (76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系统掌握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布设红外相机,对宽阔水重点区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褐胸噪鹛(Garrulax maesi)、蓝歌鸲(Luscinia cyane)、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等4种为该保护区新纪录野生动物;(2)宽阔水拍摄率高的常见种类有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1.09)、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 (0.44)、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3.16)、野猪(Sus scrofa)(0.69)、小麂(Muntiacus reevesi)(0.49)等。这些常见物种在宽阔水呈现不同的日活动节律。野猪活动频率为早午主副峰型(08:00-09:00为小高峰,11:00-13:30为大高峰),小麂为晨昏型(09:30-11:30与17:00-19:00两个高峰),红腿长吻松鼠虽在早08:00-10:00稍显活跃,但整个日间节律高低峰并不明显;灰胸竹鸡日节律呈多高峰,而红腹锦鸡为早晚双峰型(10:00-11:00与16:00-17:00);(3)宽阔水监测区域内不同生境类型和海拔对物种拍摄率无显著差异。红外相机监测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宽阔水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状况,有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编目、保护管理和重要物种生态学研究。
    超声驱鼠器对黄毛鼠的驱逐效果
    刘全生 陈琴 陈毅 秦姣 苏欠欠
    2018, 38(2):  230-234.  DOI: 10.16829/j.slxb.150187
    摘要 ( )   PDF (10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