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9-30
    研究论文
    普氏原羚警戒行为和生理应激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若爽, 石建斌, 刘定震, 沈心晨, 王庆庆, 徐雪飞, 郭冬生, 董世魁, 张毓, 何玉邦, 吴永林
    2023, 43(5):  479-488.  DOI: 10.16829/j.slxb.150765
    摘要 ( )   HTML ( )   PDF (21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生动物在面对自然胁迫(例如捕食者)和人为胁迫(例如道路交通)时,有可能产生能够影响动物个体健康和生存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升高糖皮质激素浓度和增强警戒行为是哺乳动物应对捕食风险时在生理和行为上最常见的两种反捕食响应。动物的反捕食策略权衡了对反捕食响应和其他生命活动的投入,以在个体生存和繁殖间寻求最大适合度。本研究以分布于青海湖流域部分区域的成年雌性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应用非损伤取样法采集其新鲜粪便样品,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粪样中的皮质醇含量;结合焦点动物全事件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进行行为取样,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胁迫对雌性普氏原羚粪便糖皮质激素代谢物(FGMs)和警戒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雌性普氏原羚野生种群中,FGMs和主要警戒行为指标在产羔期高于交配期,繁殖状态是影响FGMs和警戒行为的主要因素(F=39.162,P < 0.001)。与捕食者和草原围栏相比,公路和铁路交通对普氏原羚生理应激的影响更大(F=87.482,P < 0.001),人类活动是导致雌性普氏原羚FGMs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日益增多的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未来保护工作中无法回避的挑战,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中寻求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引起决策者更多的重视。
    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东北梅花鹿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及廊道构建
    王启蕃, 陈红, 牛莹莹, 张子栋, 梁卓, 田新民, 张明海, 周绍春
    2023, 43(5):  489-500.  DOI: 10.16829/j.slxb.150766
    摘要 ( )   HTML ( )   PDF (198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hortulorum)在我国主要分布区为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开展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构建连接核心栖息地斑块的生态廊道是对该物种保护和恢复的基础。本研究于2018—2021年,通过大样方调查和相机监测的方法收集到763个梅花鹿出现位点,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对该地区梅花鹿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基于最小成本路径(Least-cost path,LCP)分析方法识别并规划梅花鹿的迁移廊道。MaxEnt模型对环境变量预测的贡献率表明:河流、林间小道、常绿针叶林、居民区和公路对模型累积贡献率达77.3%,是影响梅花鹿分布的关键因子。栖息地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梅花鹿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 055.62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7.38%。适宜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南部的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部的东宁朝阳沟林场、绥阳三岔河和暖泉河林场,而研究区域中部适宜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且呈条带状分布。适宜栖息地面积的减少以及破碎化可能是影响野生梅花鹿种群恢复的关键因素。基于栖息地适宜性分析结果和梅花鹿种群分布情况共确定总面积为705.22 km2的4块梅花鹿核心栖息地斑块,构建总长度为84.43 km、最小宽度为600 m的3条适宜梅花鹿迁移的生态廊道。本研究成果可为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开展野生东北梅花鹿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亦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
    野外放归华南梅花鹿活动节律与家域特征
    李耀宇, 陈昕旸, 赵闪闪, 宋虓, 郭瑞, 徐爱春
    2023, 43(5):  501-512.  DOI: 10.16829/j.slxb.150762
    摘要 ( )   HTML ( )   PDF (520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外放归是保护生物学上维持稀有濒危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群长期续存的重要途径。对野外放归后动物个体的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其科学有效的管理。本研究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为研究对象,利用北斗卫星项圈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外放归个体的活动轨迹进行了追踪。基于累积获取的21 854条高精度追踪记录,对其活动节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核心密度估算法(KDE)对其家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野外放归后的华南梅花鹿日活动节律呈双峰模式,为晨昏活动类型,双峰主要出现于06:00—09:00和15:00—21:00;(2)活动强度存在季节差异,秋季活动强度大于春、冬和夏季;(3)基于MCP计算的家域面积为(1534.10 ±467.75) hm2,基于KDE计算的家域面积为(125.18 ±95.55) hm2(95%)、(18.24 ±15.12) hm2(50%);(4)华南梅花鹿的家域面积(95% KDE)在季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秋季家域面积最大,夏季家域面积最小;(5)重叠度指数显示,雌雄重叠度指数均值(OI=0.44)高于同性别之间的指数(OI雄性间=0.38,OI雌性间=0.14),种群竞争对家域形成有一定影响。建议后续管理中重点关注华南梅花鹿秋冬季的核心分布活动区域,增大巡护频次、减少干扰、冬季持续开展食物投喂等。
    云南楚雄哀牢山地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
    李根会, 覃忠义, 卢立雄, 高文俊, 罗文富, 李函, 李育武, 尹存全, 徐萍, 尹光华, 李发宝, 牛晓炜, 蒋学龙
    2023, 43(5):  513-522.  DOI: 10.16829/j.slxb.150749
    摘要 ( )   HTML ( )   PDF (51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11—12月,采用访问调查和鸣声定位法对云南省哀牢山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辖区(包括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及周边国有林区)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61群和14只独猿(约270只),其中11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国有林中。绝大部分群体(59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中部向南至双柏县片区,呈现区域聚集性分布现状;有2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北部,有向边缘隔离小种群发展的趋势;南华片区本次调查及随后的调查均未发现长臂猿群体的存在,仅通过访问得知有一独猿。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较2005年第一次调查(39群)增加了22群,然而中北段西黑冠长臂猿面临隔离小种群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威胁。基于辖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提出种群动态监测、小种群巡护监测、栖息地调查评估与恢复及自然保护区外的托管等保护与管理措施。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估算浙江省开化县野猪种群数量
    陈小南, 田佳, 刘鸣章, 申云逸, 余建平, 刘锋, 申小莉, 李晟
    2023, 43(5):  523-532.  DOI: 10.16829/j.slxb.150785
    摘要 ( )   HTML ( )   PDF (53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猪(Sus scrofa)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对多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出现种群明显增长,因野猪损毁农林作物、伤人而引发的人兽冲突事件频发。为针对野猪的计划性捕猎与种群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基于红外相机实地调查数据对野猪种群数量进行估算。选用开化县2020年9—10月429个位点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包括有效相机工作日23 690 d,共记录到964次野猪的独立探测。利用Royle-Nichols模型,结合地形、植被、人类影响的环境变量因子和野猪家域面积参数,估计了野猪种群密度及分布。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野猪数量为(5548 ±2343)头(mean ±95% C.I.);在与野猪家域面积大小相当的网格中,野猪的平均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8 ±0.61)头(mean ±SD);野猪密度与海拔和居民点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森林覆盖率呈弱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果,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建议研究区域内的野猪捕猎活动选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的农田、种植园以及森林与农田交错区域开展。当地主管部门与钱江源国家公园未来应依托系统布设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整合捕猎获取的个体信息记录和其他来源的数据,修正和完善种群动态模型,建立长期种群动态监测机制。
    高山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以大熊猫国家公园雪宝顶片区为例
    张如梅, 张庆, 杨逍, 张发瑞, 赵定, 庞德洪, 杨孔, 官天培
    2023, 43(5):  533-543.  DOI: 10.16829/j.slxb.150770
    摘要 ( )   HTML ( )   PDF (25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山生态系统因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为提高对大熊猫国家公园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掌握水平,支撑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本文归纳了2019年4―10月及2021年4―10月布设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雪宝顶片区(3 300~4 500 m)的83台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高山哺乳动物多样性及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基于拍摄到的2 365张哺乳动物独立有效照片,共记录到哺乳动物16种,分属5目9科,包括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和7种。其中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的哺乳动物分别有1种、4种、2种。(2)高山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多样性存在明显的时空动态: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单台红外相机记录到的物种数在植物生长期显著高于返青期(P < 0.01)及枯黄期(P < 0.01),哺乳动物相对多度指数在植物生长期同样显著高于返青期(P < 0.01)和枯黄期(P < 0.01);物种累积数在海拔4 100 m达16种且不再增加;整个监测区域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13,多样性指数和相对多度指数(RAI)均随海拔梯度上升逐渐降低。(3)与海拔1 800~3 200 m的数据相比,在研究周期内以岩羊(Pseudois nayaur)为代表的6种哺乳动物均仅见于林线以上区域,意味着这6种哺乳动物对高山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等5种哺乳动物对高山环境的季节性利用,是资源丰富度和空间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综合体现。林栖动物和家养动物在植物生长期对高山生境的利用将降低岩羊等高山动物类群的栖息地适宜性,并危及特有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故大熊猫国家公园应加强对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和高山生态系统的管理。
    内蒙古乌拉特荒漠北山羊集群行为及季节变化
    宋宇豪, 毕俊怀, 温苏雅勒图, 王国林, 李峰, 吕文兵, 周一凡, 潘幸幸, 张瑞东
    2023, 43(5):  544-552.  DOI: 10.16829/j.slxb.150731
    摘要 ( )   HTML ( )   PDF (62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究影响北山羊(Capra sibirica)种群动态变化和集群大小的主要因素,可为北山羊种群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内蒙古乌拉特荒漠地区对北山羊的集群类型、大小及其季节性差异进行调查。共记录北山羊648群次,总计1 187只次,将其分为混合群、雌性群、母仔群、雄性群和独羊5种集群类型。其中,独羊386群次(59.6%),母仔群103群次(15.9%),雄性群81群次(12.5%),混合群65群次(10.0%)和雌性群13群次(2.0%)。北山羊最大群为11只,最小群为1只,全年平均集群大小为(1.83 ±1.45)只。在冷暖季,北山羊均以1~3只集群为主。各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及其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 < 0.001)。不同集群大小出现频次的季节性差异也极显著(P < 0.001)。不同集群类型的集群平均大小在冷暖季间有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栖息地类型是影响北山羊集群大小的主要因素,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和自身的繁殖周期是影响北山羊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域内食物缺乏,北山羊的生存环境堪忧,建议政府建立保护区,减少或转移部分北山羊分布区范围内的牲畜,减少人为干扰,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高海拔环境抑制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的胆汁酸代谢
    张佳钰, 安志芳, 王志洁, 陈晓琦, 魏登邦
    2023, 43(5):  553-567.  DOI: 10.16829/j.slxb.150805
    摘要 ( )   HTML ( )   PDF (42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动物,低氧寒冷的环境影响其生理活动。胆汁酸是一种具有两亲特性的固醇类衍生物,不仅有利于脂溶性营养成分和维生素吸收,而且作为信号激素参与组织器官的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具有调节功能,与动物适应环境有关。本文应用靶向代谢组学和荧光PCR定量方法,以Sprague-Dawley (SD)大鼠为对照,比较分析了SD大鼠、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血清中胆汁酸的组成和含量以及肝脏中初级胆汁酸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血清总胆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SD大鼠;随海拔升高,两种高原动物血清胆汁酸含量均显著下降,高原鼢鼠显著低于高原鼠兔,肝脏中初级胆汁酸合成关键酶基因CYP7A1CYP8B1CYP27A1CYP7B1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SD大鼠初级胆汁酸主要通过经典途径合成,而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初级胆汁酸主要通过替代途径合成,提示高海拔环境抑制胆汁酸合成,低氧可能是主要的抑制因子。两种高原动物血清胆汁酸以非12-羟基胆汁酸和非结合型次级胆汁酸为主,结合型胆汁酸以甘氨酸结合型为主。特别是在高原鼢鼠血清中,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高原鼠兔和SD大鼠,这可能与其适应高耗能的地下挖掘生活有关。总之,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初级胆汁酸合成受低氧抑制且以替代途径为主,这可能是它们长期适应高原环境的结果。
    乳酸调控小鼠支持细胞增殖和基因表达的潜在机制分析
    张晓娜, 贾功雪, 伍仕鑫, 万瑞东, 王玉军, 杨其恩
    2023, 43(5):  568-579.  DOI: 10.16829/j.slxb.150778
    摘要 ( )   HTML ( )   PDF (208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子发生是哺乳动物产生功能配子的细胞分化过程。作为曲细精管中唯一的体细胞,支持细胞为各级生精细胞提供结构、营养和调节支持,在精子发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睾丸中支持细胞总量是决定精子数量和生育能力的关键因素。支持细胞在胚胎发育后期和新生期睾丸中增殖,在成年睾丸中停止增殖。已发表的数据表明,支持细胞分泌的乳酸为精子发育提供能量和调控信号,但乳酸是否调控支持细胞增殖并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乳酸脱氢酶A (LDHA)在支持细胞中表达。利用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发现,LDHA功能缺失导致支持细胞明显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敲除小鼠睾丸中支持细胞增殖指数在胚胎期16.5 d和出生后0 d分别下降了17.0%和9.0%,细胞凋亡的比例分别增加了86.9%和459.0%。分离纯化的支持细胞在添加10 mmol/L乳酸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与对照相比,936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695个表达上调,241个表达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乳酸处理支持细胞的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上调,而DNA复制和氧化磷酸化显著下调。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LDHA在小鼠支持细胞中表达,并对调节支持细胞增殖有重要作用。
    同一笼养生境下金头狮面狨猴、赤掌柽柳猴和棉顶狨猴肠道菌群比较
    张泽明, 姚红玉, 吴楠, 赵玲玲, 顾逸如, 王宇, 吴弘, 赵大鹏
    2023, 43(5):  580-592.  DOI: 10.16829/j.slxb.150739
    摘要 ( )   HTML ( )   PDF (49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宿主种类及其生存环境直接相关,研究同一生境下不同物种的肠道菌群组成对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采用非损伤取样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等方法,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笼养的金头狮面狨猴(Leontopithecus chrysomelas)、赤掌柽柳猴(Saguinus midas)和棉顶狨猴(Saguinus oedipus)三种新大陆猴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差异,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发现:3个物种的肠道菌群合计14门20纲50目101科231属356种。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共有优势菌属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3个物种间肠道菌群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头狮面狨猴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高于另外两个物种。本研究结果为灵长类肠道菌群多样性与生存适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相关物种的易地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综述
    近五十年来野生亚洲象的种群动态
    汤永晶, 杨聪, 杨子诚, 陈飞
    2023, 43(5):  593-607.  DOI: 10.16829/j.slxb.150768
    摘要 ( )   HTML ( )   PDF (57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是亚洲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在增加物种丰富度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栖息地丧失和退化、非法盗猎和人象冲突等因素影响,世界野生亚洲象的分布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大幅减少。为探究野生亚洲象分布及数量变化以及当前保护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综述了近50年来亚洲象现存分布的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的历史分布、数量动态、威胁因素、传统文化、法律法规和保护行动计划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近50年来,全球野生亚洲象数量动态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1970—2000年持续下降,2000—2010年数量逐步增长,2010年至今缓慢下降;(2)南亚地区是稳定全球野生亚洲象种群的重要区域,主要是由于及时立法、传统文化保护等;而东南亚地区亚洲象种群持续下降,主要是受东南亚地区森林砍伐、非法盗猎等影响,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区域森林栖息地大面积丧失是数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缅甸和泰国地区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法盗猎和走私;(3)南亚地区的现存栖息地相对集中,东南亚地区破碎栖息地较多,缅甸还拥有较多的潜在分布区;(4)当前世界野生亚洲象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盗猎和非法贸易、人象冲突等,基础设施建设、跨境困难、孤立种群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应当因地制宜,在开展充分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保护计划。
    冬眠动物体温调节机制:褐色脂肪组织的作用
    尚正文, 杨明, 王德华, 邢昕
    2023, 43(5):  608-619.  DOI: 10.16829/j.slxb.150772
    摘要 ( )   HTML ( )   PDF (74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是哺乳动物特有的适应性产热器官,也是哺乳动物维持恒定体温的重要器官。恒定体温的维持需要付出巨大的能量代价,尤其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一些小型哺乳动物通过冬眠这一低体温、低代谢的生理适应策略在食物资源匮乏和(或)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能量支出。哺乳动物在冬眠期间,体温表现出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每个由入眠、深冬眠、出眠和觉醒组成的周期被称为一个冬眠阵。BAT在冬眠动物体温的这一周期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首先介绍了哺乳动物BAT的产热调节机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对BAT产热的神经支配以及BAT细胞的产热信号的分子通路。随后按照体温调节周期的顺序,介绍了BAT在入眠、深冬眠、出眠和觉醒过程中的产热机制,包括肾上腺素能信号、脂质代谢和线粒体呼吸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储脂类冬眠动物BAT在没有低温和药物刺激条件下发生天然募集的独特表型。
    研究简报
    福建、浙江和湖南三省兽类新纪录——安徽麝鼩
    杨思雨, 谢菲, 唐刻意, 付长坤, 刘洋, 刘少英, 陈顺德
    2023, 43(5):  620-625.  DOI: 10.16829/j.slxb.150786
    摘要 ( )   HTML ( )   PDF (127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消息
    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及兽类学分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 《兽类学报》编辑部
    2023, 43(5):  626-626. 
    摘要 ( )   HTML ( )   PDF (1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