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1-30
    研究论文
    海南长臂猿破碎化生境中食物资源可利用性分析
    邓怀庆, 任宝平, 刘赟, 周江
    2022, 42(6):  615-623.  DOI: 10.16829/j.slxb.150658
    摘要 ( )   HTML ( )   PDF (337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物种类及其可获得性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对海南长臂猿 (Nomascus hainanus) C群生境内食源植物种类、数量、食物可获得性及主要取食植物的径级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共记录到64种食源植物 (标记胸径 ≥ 5 cm的乔木1 484株)。海南长臂猿以高大粗壮的食源植物为主要采食对象。这些乔木型食源植物结果率超过50.0%的有15种,占C群全部乔木型采食植物种数的28.8%;结果率最高的是海南单籽暗罗 (Monoon laui, 76.7%),最低的是鹅掌柴 (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 9.6%)。18种长臂猿主食食源乔木中,白肉榕 (Ficus vasculosa)、斜叶榕 (Ficus tinctoria) 等15种食源植物的植株呈增长型结构。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a)、二色波罗蜜 (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为稳定型结构,而桃榄 (Pouteria annamensis) 为衰退型结构。提示海南长臂猿食物供应植物仍处于年轻状态,但这些食源植物并非每年结果,每年都能结果的仅37种 (71.2%),采食树种的结果率高低不受海拔影响,而与树高和胸径显著相关。海南长臂猿在果实稀少的旱季会采食一定量的树叶 (15.6%),这种不稳定的食物供应将影响海南长臂猿的种群复壮。

    食物季节性对野生藏酋猴家域利用的影响
    李亚东, 李博文, 王希, 李鹏晖, 李进华
    2022, 42(6):  624-633.  DOI: 10.16829/j.slxb.150647
    摘要 ( )   HTML ( )   PDF (894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源植物的分布与食物的可获得性影响灵长类动物的家域动态。研究灵长类动物家域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对揭示野生动物的生态适应性与行为复杂性有重要意义。2020年9月—2021年8月,利用GPS技术、直接跟踪观察等方法,对黄山低海拔地区的野生藏酋猴群的家域范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藏酋猴家域面积从春季到冬季依次递减,分别为7.16 km2、5.09 km2、3.85 km2、0.35 km2,面积与食物资源可得性呈显著正相关;猴群月平均漫游距离 (d= 1735.67 m ± 288.35 m, n = 12) 与食物可得性呈正相关,且月平均漫游距离在7月最长、1月最短。猴群偏好利用的生境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春季主要偏好利用毛竹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夏季和冬季为针阔混交林 (马尾松),秋季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结果表明,藏酋猴会根据食物资源分布、食物可得性等因素来优化家域的时空利用以适应低海拔地区。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骆驼利用人工水源点特征分析
    周永祥, 刘建泉, 周多良, 吴昊, 杨晓梅, 王天晖, 薛亚东
    2022, 42(6):  634-640.  DOI: 10.16829/j.slxb.150663
    摘要 ( )   HTML ( )   PDF (314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水源点是荒漠地区野生动物补充水分的途径之一,对于荒漠地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人工水源点的野生动物利用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人工水源点的视频监测数据。监测期间共获得533条视频记录,其中独立记录299条,分析表明:(1) 多种野生动物利用人工水源点,共记录兽类7种,鸟类7种;(2)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野骆驼 (Camelus ferus) 共有205条记录,占独立总记录数67%。野骆驼在人工水源点的平均群体大小为6.82 ± 7.01,平均停留时长为(15.66 ± 15.35) min,在人工水源点停留时长与群体大小有显著的相关性 (P < 0.001),而群体大小则受季节性影响 (P < 0.005);(3) 野骆驼对人工水源点的利用夏季强度最高,春季最低,利用人工水源点的日活动节律呈明显的单峰型,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12: 00。研究表明人工水源点能够被野骆驼等野生动物充分利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野骆驼行为生态习性以及促进人工措施对野生动物保育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同域分布的黑麂和小麂的时空生态位分化
    胡娟, 谢培根, 李婷婷, 郭瑞, 许丽娟, 宋虓, 徐爱春
    2022, 42(6):  641-651.  DOI: 10.16829/j.slxb.150638
    摘要 ( )   HTML ( )   PDF (486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同域分布且食性相似的黑麂和小麂种群进行监测,计算平均拍摄率,分析不同季节黑麂和小麂对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坡位、水源距离的选择差异,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日活动节律及重叠程度。结果显示,(1) 黑麂和小麂对空间生态位的选择出现分化:黑麂偏好针阔混交林,主要栖息于1 301 ~ 1 500 m的高海拔地区,回避下坡位和谷地,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活动频繁;小麂则偏好落叶阔叶林,主要栖息于901 ~ 1 100 m的中海拔地区,偏好中坡位,回避谷地,对水源距离没有明显的选择倾向。(2) 黑麂和小麂均为晨昏性活动的昼行性动物,二者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高 (Δ4 = 0.86),仅冬季较低 (Δ1 = 0.65)。上述结果支持Schonenr的假说:首先,空间维度对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大于时间维度,龙塘山区域黑麂和小麂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增加空间回避,降低二者的竞争;其次,这种模式存在季节差异,冬季由于可利用的资源减少,竞争加剧,二者通过调整日活动节律,增加时间生态位分化程度,从而实现同域共存。

    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食性转换
    周世强, 何胜山, 屈元元, 罗永, 吴代福, 黄炎, 李德生, 张和民
    2022, 42(6):  652-664.  DOI: 10.16829/j.slxb.150655
    摘要 ( )   HTML ( )   PDF (344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2010—2020年15只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基于红外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和音频颈圈解译获得的行为资料、GPS颈圈跟踪定位采集的粪样数据,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行为发育进程和食性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与觅食和警戒相关的行为得到充分发育,且具有较强的时间关联性,包括食乳、爬行、走动、玩耍物品、爬树、咬玩竹子、饮水和采食竹子等。8 ~ 10月龄的大熊猫幼仔开始取食竹子,其发育性食性转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食乳期 (1 ~ 7月龄)、食母乳—食竹子转换期 (8 ~ 28月龄) 和食竹期 (29 ~ 39月龄),其中转换期细分为关键期 (8 ~ 18月龄) 和过渡期 (19 ~ 28月龄)。从统计检验来看,不同食性阶段间差异显著;过渡期的大熊猫幼仔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此阶段大熊猫幼仔食物组分比例与食竹期相比无显著差异。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季节性食性转换规律与带仔母兽和野生大熊猫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春季主要取食竹笋,夏、秋季则以嫩竹茎和竹叶为食,冬季采食竹叶与竹茎。

    基于红外相机研究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
    郭桢杉, 黄金燕, 侯金, 向姣, 刘巅, 张晋东
    2022, 42(6):  665-676.  DOI: 10.16829/j.slxb.150660
    摘要 ( )   HTML ( )   PDF (3203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影响野生动物多样性及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地震后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为震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资源恢复方案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损毁程度地震灾害体内及周边设置红外相机调查野生动物组成和相对多度指数。经过2 833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在地震灾害体内共探测到野生动物28种 (兽类15种,鸟类13 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马来豪猪 (Hystrix brachyura)、中华斑羚 (Naemorhedus griseus) 等喜食植物 (根、茎、叶和果实) 的动物,而记录到的兽类中,有60%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 (EN)、易危 (VU) 和近危 (NT),表明珍稀野生动物会利用恢复过程中的地震灾害体,反映出地震灾害体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具有潜在生态价值。轻度、中度、重度损毁程度区的物种种类构成差异大,动物相对多度指数 (RAI) 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度 > 轻度 > 重度。地震灾害体外的野生动物种数与相对多度指数均高于灾害体内,表明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仍在持续影响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与利用。建议针对震后受损区域的野生动物生境利用展开长期监测与研究。

    冬眠和非冬眠状态达乌尔黄鼠肾单位及相关功能因子的比较
    张修静, 王恒, 钟秋梅, 杨晨希, 王建礼
    2022, 42(6):  677-686.  DOI: 10.16829/j.slxb.150587
    摘要 ( )   HTML ( )   PDF (987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眠是动物应对冬季低温和食物匮乏的一种生存策略。达乌尔黄鼠 (Spermophilus dauricus) 是典型的贮脂类冬眠动物。为研究冬眠动物肾脏的适应机制,本实验采用组织学、血液生化分析及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了夏季活动期 (7月) 、冬眠期 (12月) 和早春出眠后 (3月) 达乌尔黄鼠肾单位形态学及血清肌酐、尿素和抗利尿激素 (ADH) 的变化,并用qPCR方法检测了肾脏水通道蛋白基因 (AQP1AQP2AQP3)、ADH受体 (V2R) 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eNOS) 的表达。结果发现,冬眠期和早春出眠期的达乌尔黄鼠肾小球密度、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相对管径、皮质部近曲小管数与远曲小管数比值均低于夏季活动期;冬眠期血清肌酐和尿素浓度高于夏季活动期和早春出眠期,ADH浓度及其受体V2R基因表达低于夏季活动期;冬眠期AQP1基因表达高于早春出眠期,AQP3基因表达低于夏季活动期,AQP2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冬眠期eNOS基因表达低于早春出眠期。这些结果表明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表现出较低的肾功能;不同时期的水通道蛋白,eNOS及ADH表现出适应性的功能调节。该实验结果丰富了对冬眠动物肾脏适应机制的认识。

    不同栖息环境的两种啮齿动物Vkorc1基因多态性
    杨新根, 王艳龙,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赵悠悠, 王庭林, 张健旭
    2022, 42(6):  687-697.  DOI: 10.16829/j.slxb.150692
    摘要 ( )   HTML ( )   PDF (168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基 1基因 (Vkorc1) 的变异与啮齿动物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密切相关。为掌握Vkorc1基因变异在野栖类和家栖类啮齿动物中的流行情况,从山西省13个县 (市、区) 的农田和14个县 (市、区) 的养殖场采样,检测长尾仓鼠 (Cricetulus longicaudatus) 和黄胸鼠 (Rattus tanezumi) Vkorc1基因编码区的变异位点及携带不同变异位点的个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长尾仓鼠在13个采样地均有捕获,整体占野栖类啮齿动物的23.29%;黄胸鼠分布于8个采样地,整体占家栖类啮齿动物的68.63%。在长尾仓鼠样本 (n = 105) 中检测到6个沉默突变位点和5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沉默突变C438T (His146His) 的变异率最高,为67.62%;共有17只长尾仓鼠样本存在错义突变位点。黄胸鼠样本 (n = 70) 中存在6个沉默突变位点和1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最常见的沉默突变位点A321C (Ile107Ile) 和T411C (Thr137Thr) 的变异率均达到18.57%;8只黄胸鼠样本存在与其抗药性相关的A416G (Tyr139Cys) 错义突变,其中7只来源于太原市小店区 (XID),变异率为35.00%。本研究表明在家居和自然环境中均存在Vkorc1基因的变异,并在太原市小店区检测到黄胸鼠抗性种群的存在,需加强对此种群的监测。

    澳门地区褐家鼠对溴鼠灵的抗性检测及其Vkorc1基因多态性分析
    郭敏, 梁捷, 何向阳, 欧伟新, 彭定雄, 麦展昭, 黄海涛, 张礼标
    2022, 42(6):  698-704.  DOI: 10.16829/j.slxb.150579
    摘要 ( )   HTML ( )   PDF (92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因比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有更好的灭杀效果和安全性而被广泛使用,但长期使用同样也存在引发鼠类抗性的隐患。近年,学者已发现了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 (bromadiolone) 和鼠得克 (difenacoum) 的抗性鼠。溴鼠灵 (brodifacoum) 是一种目前在国内广泛使用且毒性极强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能引发鼠类凝血功能障碍和细胞毒性,但对于溴鼠灵是否已驱动鼠类发生抗性进化尚不清楚。澳门地区从1995年开始持续使用溴鼠灵,为研究鼠类对溴鼠灵的抗药性进化提供了良好模型。本研究于2019年10—12月在澳门地区共捕获61只褐家鼠,对其中44只开展了LFP实验 (0.005%溴鼠灵),实验鼠的平均摄毒量为 (15.28 ± 1.40) mg/kg,在7天内全部死亡。此外,对全部61只褐家鼠的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 (vitamin K-epoxide reductas complex 1, Vkorc1) 的基因序列测定表明,在Vkorc1基因外显子的已知抗药关联位点处未检测到非同义核苷酸突变,但检测到2个同义核苷酸突变 [第68位氨基酸:H (CAC)-H (CAT),突变发生率为100%;第82位氨基酸:I (ATA)-I (ATT),突变发生率为32.72%]。该研究表明,使用溴鼠灵25年后,澳门地区褐家鼠虽没有产生群体抗药性,但仍需持续监测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林麝及其近缘物种编码区微卫星分布规律及功能分析
    赵琪, 张琪, 李浩玲, 兰月, 鄢行安, 赵贵军, 戚文华
    2022, 42(6):  705-715.  DOI: 10.16829/j.slxb.150645
    摘要 ( )   HTML ( )   PDF (101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麝科和鹿科动物均属于偶蹄反刍类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通过系统的微卫星序列 (Simple sequences repeats, SSRs) 从基因组水平揭示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探索微卫星序列的基因功能及其富集的信号通路,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随着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小麂 (Muntiacus reevesi)、赤麂 (Muntiacus vaginalis) 和马鹿 (Cervus elaphus) 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了这些动物蛋白质编码区 (coding sequences, CDS) 序列,统计和分析了其CDS区微卫星序列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学功能,探索了含SSR 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林麝、原麝、小麂、赤麂和马鹿蛋白质编码区含SSR序列的基因所占比例分别为6.96% (1 696个)、7.18% (2 359个)、7.29% (3 005个)、7.36% (1 916个) 和7.48% (1 924个),并且这5种动物CDS区SSRs分布模式具有相似性,均是三倍体核苷酸 (即三核苷酸和六核苷酸) SSRs最多,分别为96.85%、94.87%、65.44%、64.23%和88.04%。GO功能富集表明,林麝与其他4种动物蛋白质编码区SSR序列在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生物学过程3个方面具有较多共同显著富集的功能,包括DNA结合、染色质和生长发育等。KEGG 通路分析表明,林麝及其他4种动物蛋白质编码区SSR序列具有7个共同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包括遗传信息调控蛋白家族、转录因子、染色体及相关蛋白、剪接体、转录机制和Notch信号通路和成体糖尿病。通过对林麝编码区含SSR关键免疫基因及其相关联的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10个含SSR的关键免疫基因对应的KEGG通路与疾病密切相关。

    综述
    非人灵长类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综述
    陈熙尔, 殷丽洁, 秦大公, 姚锦仙, 李小雨, 潘文石
    2022, 42(6):  716-727.  DOI: 10.16829/j.slxb.150656
    摘要 ( )   HTML ( )   PDF (90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监测估算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是保护的核心工作。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种群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非人灵长类是动物界的高等类群,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全球有701种 (含亚种),生活在多种类型的栖息地中,包括热带雨林、沼泽森林、红树林、次生林、落叶林、季雨林、山地森林,和包含孤存林、长廊森林、热带旱生林、山地草甸、地中海灌木林的稀树草原和干草原,以及荒漠、干旱的山地,甚至是雪地。绝大多数非人灵长类处于濒危的状态,长期有效的监测对于灵长类的保护十分重要。物种多样性和栖息地类型的多样性使得灵长类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非人灵长类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的类型、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和局限性,并以研究实例加以分析;介绍了无人机、热成像、计算机学习系统等新技术应用在调查方法中的进展,希望为今后的非人灵长类野外数量调查、种群监测提供参考和启发。

    非人灵长类动物种质冷冻保存研究进展和展望
    李明文
    2022, 42(6):  728-740.  DOI: 10.16829/j.slxb.150626
    摘要 ( )   HTML ( )   PDF (9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珍贵实验动物,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栖息地破坏、狩猎和遗传隔离等原因,许多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处于灭绝的边缘。种质冷冻保存对拯救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保存遗传物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新大陆猴、旧大陆猴和巨猿等类群动物精子、卵子、胚胎和性腺组织等种质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狨猴、松鼠猴、恒河猴、食蟹猴和黑猩猩等种质冷冻保存的主要方法,并对未来种质冷冻保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研究简报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死亡分析
    任义军, 孙大明, 甄军爱, 王立波, 赵雨梦, 沈华, 刘彬, 陈玉清
    2022, 42(6):  741-748.  DOI: 10.16829/j.slxb.150631
    摘要 ( )   HTML ( )   PDF (235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