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CD数据库源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9-1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Select
短尾猴黄山鱼鳞坑群四季巢区的研究
王歧山, 熊成培
1989, 9(4): 239-246.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无线电发讯器和直接跟踪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短尾猴黄山鱼鳞坑群四季巢区的利用与环境的关系。鱼鳞坑群的春季巢区为2.75平方公里,夏季为1.62平方公里,秋季为3.62平方公里,冬季为2.5平方公里。四季巢区有重叠现象,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巢区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不明显,与分布在黄山的短尾猴整体情况有所差异,反映了短尾猴适应环境而表现的一种生活样式。
Select
黑叶猴外形整体结构的研究
潘汝亮, 彭燕章, 叶智彰
1989, 9(4): 247-253.
摘要
(
)
PDF
(2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解剖标本的测量数据,用几何方法绘制出整体外形结构图,用R聚类分析结果找出了所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Q聚类和三维空间模式结构展示了黑叶猴外形整体结构与蜘蛛猴、食蟹猴,长臂猿、大猩猩和黑猩猩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所测的23项变量中,由5个小聚类组成:与个体大小相关的变量、与前肢结构相关的变置、与后肢结构相关的变量、与颅骨结构相关的变量和臀部结构,在这些变量中,臀部宽与其他变量表现了极弱的相关关系。黑叶猴的外形整体结构与其他几种灵长类比较,更接近于食蟹猴和长鼻猴,其次接近于蜘蛛猴。因此从外形整体结构相似性分析,黑叶猴的运动与食蟹猴、长鼻猴和蜘蛛猿具有某些相似处。
Select
海南岛南湾猕猴(Macaca mulatta)种群结构研究
江海声, 刘振河, 袁喜才, 王韩生
1989, 9(4): 254-261.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l981~1986年对海南岛南湾猕猴群体的观察,报道了南湾猕猴群体大小、群体结构和种群结构动态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猕猴雌性图解生命表。
Select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扭角羚的兽群结构及数量分布
葛桃安, 胡锦矗, 江明道, 邓启涛
1989, 9(4): 262-268.
摘要
(
)
PDF
(2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有扭角羚480-520只。喜聚群活动,其兽群可分为家群、族群和聚集群。并随季节变化而有分群和合群现象。此外还有游离于群体之外的独羚,多为成年雄体。其兽群幼仔占17.52±6.48,亚成体占17.25±9.16%,成体占65.23±12.59%,聚集群中成体雄雌比为1:8,雌体占多数。
Select
马科在中国的分布与现状
高行宜, 谷景和
1989, 9(4): 269-274.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野驴(Asinus h.hemionus)分布于内蒙和甘肃西北角、新疆东北部至准噶尔盆地西部。1982年航调,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有356头,O.02头/平方公里;1986年调查为O.03头/平方公里。估计目前我国境内不超过2000头。西藏野驴(Asinus k.kiang)分布于西藏西部、新疆南缘山地;A.k.holdereri分布于除湟水河谷外青海全境、四川西北角、甘肃祁连山。1984年调查,阿尔金山保护区内有41,262头,0.917头/平方公里。估计我国境内种群约在20万头上。多年考察未发现野马(Equus przewalskii),目前可能在北塔山以东尚有少数残存。
Select
江豚鼻道及其附属结构的解剖研究
商国富, 周开亚
1989, 9(4): 275-280.
摘要
(
)
PDF
(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豚大多有9个鼻道囊,少数有10个。即前庭囊、鼻额囊、前颌囊和犁鼻囊各1对,副囊大多单个,少数1对。各鼻道囊的大小和形状与海豚科差别很大,如江琢右侧的鼻道囊明显大于左侧,鼻道后部下段每侧有两个唇状结构——鼻道后唇和犁鼻囊与鼻额囊后部之间的隔,对角膜不明显且无对角膜肌。鼻道底部每侧存在1对脂肪状的“背脂囊”,未见有鼻瓣。
Select
江豚分带核型的研究
张锡然, 陈宜峰, 周开亚
1989, 9(4): 281-284.
摘要
(
)
PDF
(1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头雌性江豚的分带核型(C-带,G-带及银染色)。结果表明,江琢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两臂上,其中最大的中间异染色质位于No.7q的近心区,其他中间异染色质分布于No.6q,No.15q,No.16q,No.17q和No.18q上,除此,No.8p,No.9p,No.10p,No.13p,No.15p和No.16p呈现端异染色质。G- 分带,使每条染色体得到较好的鉴别与配对,并且C-带深染的部位恰是G-带浅染的部位,但并非所有浅染G-带都同深染C-带一一对应。银染观察发现,阳性结果仅出现于一对小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No.14p)。文章还结合文献,对江豚的核型特点及其保守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Select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研究
郭健民, 王建华, 范晖
1989, 9(4): 285-288.
摘要
(
)
PDF
(1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数目为2n=66,染色体的臂数NF=124。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粒染色体、l6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6对亚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及2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和Y性染色体是一对长度大小有明显差异的中着丝粒染色体。对染色体作了G、C、Ag显带处理。C带结果可以看出有些染色体E存在着整个的异染色质短臂。Ag-NORs的数目为3—5个。
Select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的三个新亚种
许维岸, 陈服官
1989, 9(4): 289-302.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1980-1986年查考和搜集采集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北、福建、浙江、安徽、江苏 、陕西和四川等地赤腹松鼠文献资料和31O宗号标本,按同质性原则对其各亚种在形态上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分布于陕西秦玲南坡.四川大巴山中段南坡和四川武陵山北坡等3个地区的赤腹松鼠分别为3个独立的新亚种,订名为赤腹鼠秦岭亚种、大巴山亚种和武陵山亚种。在详细描述其形态特证的基础上,提出鉴别特征并划出其地理分布图。
Select
人工诱发猕猴月经及超数排卵的研究
郑伦健,欧阳子焯,陈乾生
1989, 9(4): 304-304.
摘要
(
)
PDF
(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溴敌隆毒杀高山姬鼠的研究
杨光荣, 赵侯, 邴福根, 王国良
1989, 9(4): 305-306.
摘要
(
)
PDF
(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三种沙鼠躯干骨及四肢骨的比较
李新民, 段全红, 刘纪有
1989, 9(4): 307-309.
摘要
(
)
PDF
(1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