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CD数据库源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动物疫病专题
Select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情况分析
苏超, 李玉琼, 王倩, 李寿芹, 许磊, 高子厚
2021, 41(3): 235-244. DOI:
10.16829/j.slxb.150519
摘要
(
)
PDF
(154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媒介群落结构及其种群动态,为提出针对性的鼠疫防控策略与机制提供依据。云南省剑川县属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核心区,该区域小型兽类种类丰富,存在2种类型鼠疫菌,为进一步研究疫源地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模型。本文对剑川县1976-2019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该疫源地室内共捕获小型兽类4目7科16属25种,绝对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他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和小家鼠;室外捕获小型兽类5目8科21属31种,其中优势鼠种为齐氏姬鼠和大绒鼠。室内鼠密度在2005年以前基本在3.75%左右波动,2006年开始显著下降维持在0.49%左右波动;室外鼠密度常年在9.13%左右这一较高水平波动。该疫源地鼠体主要优势蚤种为方叶栉眼蚤、特新蚤和棕形额蚤,其中方叶栉眼蚤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共检出细菌学阳性样本72份,检出F1抗体阳性样本95份。该疫源地存在时间长,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类多差异大,但总体结构稳定。由于存在着鼠疫菌长期保存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种群动态、疫情发生与自然条件等的关系模型。
Select
貂源沙门菌血清型调查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
周国栋, 朱倩, 时文健, 袁朋, 姜世金, 谢之景
2021, 41(3): 245-253. DOI:
10.16829/j.slxb.150468
摘要
(
)
PDF
(178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等方法,对从53份水貂病料中分离的35株沙门菌(
Salmonella
)进行了鉴定,分离率66.04%(35/53),其中34株为肠炎沙门菌(
Salmonella enteritidis
,
Se
),分别命名为
Se
-SD-1~
Se
-SD-34,1株为鼠伤寒沙门菌(
S.typhimurium
,
St
),命名为
St
-SD-1,这表明沙门菌在山东省诸城市水貂群中流行。采用PCR方法对35株沙门菌的10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invA
和
mgtC
的携带率为100%(35/35),
sopE
和
tolC
97.14%(34/35),
stn
94.29%(33/35),
avrA
88.57%(31/35),
spiA
82.86%(29/35),
hilC
68.57%(24/35),
spvB
62.86%(22/35)和
pefA
42.86%(15/35),毒力基因在不同菌株的分布不同。对阿莫西林等11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35株水貂沙门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34株
Se
普遍耐药,其中对新霉素的耐药率最高(15/34),并存在对多种药物耐药现象,1株
St
耐药不严重,仅对四环素耐药。基于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选取了
Se
-SD-1和
St
-SD-1作为代表性菌株,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
Se
-SD-1和
St
-SD-1均可引起小鼠发病,死亡率与接种剂量相关。该研究丰富了水貂沙门菌病的研究数据。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水貂沙门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Select
大熊猫轮状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苏小艳, 李林, 燕霞, 张东升, 侯蓉, 刘颂蕊
2021, 41(3): 254-260. DOI:
10.16829/j.slxb.150454
摘要
(
)
PDF
(68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状病毒是威胁大熊猫健康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为了对大熊猫轮状病毒进行快速、方便且准确地检测,研发适合于基层饲养单位和保护区的检测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合成大熊猫轮状病毒
Vp
7基因序列,构建了PUC-VP7的重组质粒,并将其作为阳性对照对大熊猫轮状病毒样本进行PCR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PCR扩增分析时,该质粒和病毒cDNA二者均在340 bp处出现了特异性条带。此外,对收集到的45份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时,其中2份样品在340 bp处出现条带,该基因片段与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的相似性为99.89%。本研究构建的PUC-VP7质粒不但可以作为大熊猫轮状病毒PCR检测中的阳性质控品,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该PCR病毒检测技术在基层饲养单位和保护区的推广和应用。
Select
犬瘟热与野生动物
吴桥兴, 唐流斌, 朱奇峰, 金学林, 金艺鹏
2021, 41(3): 261-274. DOI:
10.16829/j.slxb.150456
摘要
(
)
PDF
(37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犬瘟热是一种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家犬和野生动物中多次爆发。犬瘟热的跨种间传播对多种野生动物如东北虎、非洲狮、雪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感染的宿主范围仍在扩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犬瘟热病毒的不断变异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内流浪犬只的增多使我国野生动物尤其是野外种群正在面临犬瘟热的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犬瘟热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本文综述了犬瘟热的病原特征和在野生动物中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疫苗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方面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野生动物犬瘟热的传播风险。目前,由于国内自然保护区科研技术力量欠缺以及防控意识薄弱,对于野生动物犬瘟热的监测处于空白状态,这无疑加大了野生动物犬瘟热的防控难度。因此,为了保障我国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在野生动物犬瘟热监测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有效的监测防控体系将犬瘟热阻挡在野生动物种群之外。
综述
Select
中国跳鼠总科物种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程继龙, 夏霖, 温知新, 张乾, 葛德燕, 杨奇森
2021, 41(3): 275-283. DOI:
10.16829/j.slxb.150531
摘要
(
)
PDF
(17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以及荒漠地区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学研究的深入,新的隐存种不断被发现,一些类群的分类地位也发生了变动。中国是世界上跳鼠总科(Dipodoidea)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通过对中国跳鼠总科物种的分类系统进行重新梳理和研究,确认跳鼠总科在中国有3科6亚科12属22种。证实中国分布有第五种蹶鼠——灰蹶鼠(
Sicista pseudonapaea
)。五趾跳鼠亚科原属
Allactaga
是一个并系群,应拆分为
Allactaga
、
Orientallactaga
、
Scarturus
三个属;原五趾跳鼠、巨泡五趾跳鼠、巴里坤跳鼠归于
Orientallactaga
属,小五趾跳鼠移入
Scarturus
属,且是一个包含隐存种的种团。大五趾跳鼠在我国仅有文献记载,其分布存疑。跳鼠亚科原三趾跳鼠努日亚种提升为种——塔里木跳鼠(
Dipus deasyi
);而准噶尔羽尾跳鼠(
Stylodipus sungorus
)在我国有分布。奇美跳鼠(
Chimaerodipus auritus
)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并命名的新属新种。
Select
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富集宿主DNA的研究进展
王李玲, 胡靖扬, 匡卫民, 于黎
2021, 41(3): 284-295. DOI:
10.16829/j.slxb.150485
摘要
(
)
PDF
(20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损伤性取样被广泛应用在动物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如何从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获取能够用于进行基因组测序的高质量DNA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本文总结和比较了非损伤性取样中最常用的粪便样品和考古材料或博物馆标本两类样品中富集宿主DNA的方法及应用,以期为非损伤性取样在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论文
Select
鲸类低氧耐受的分子机制初探:基于
HIF1α
和
TSC1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瑞, 曹阳, 刘兴, 田然, 徐士霞
2021, 41(3): 296-309. DOI:
10.16829/j.slxb.150449
摘要
(
)
PDF
(183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鲸类(Cetacea)具有超强潜水能力,长时间潜水造成的体内低氧是其适应完全水生生活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了克服体内低氧环境,鲸类产生了一系列低氧耐受相关的解剖和生理等方面的适应特征,然而这一适应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在细胞感知和适应内环境氧分压变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
)和低氧环境下抑制能量代谢的结节性复合物1(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1,
TSC1
)基因为候选基因,选择压力检测发现鲸类
TSC1
基因的6个正选择位点至少被两种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到,且通过与陆生哺乳动物同源序列比较分析,鲸类鉴定出7个特异的氨基酸突变。这些正选择和特异突变位点有30.77%(4/13)发生了激进氨基酸性质改变,且正选择位点位于重要结构域附近。正选择信号主要集中在鲸类内部各支系中,提示鲸类为了适应低氧环境,这两个基因可能发生了功能改变,以保护细胞免受低氧损伤。我们在低氧耐受不同类群间共检测到66个平行/趋同进化位点,为低氧耐受不同类群的趋同的低氧适应提供了分子证据。
Select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三种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未来影响
李欣蕊, 赵序茅, 李明
2021, 41(3): 310-320. DOI:
10.16829/j.slxb.150513
摘要
(
)
PDF
(287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正成为物种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MaxEnt模型,探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3种金丝猴(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滇金丝猴
R.bieti
和黔金丝猴
R.brelichi
)地理分布变迁的影响:(1)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导致3种金丝猴在2000年和未来(2050年)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分布海拔升高,其中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最大,川金丝猴在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的适宜栖息地,滇金丝猴在云南西部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收缩;(2)人为干扰指数是导致金丝猴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最暖季度平均温度、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分别影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最重要气候因子;(3)川金丝猴栖息地的西南部,滇金丝猴栖息地的中部具备高连通性,适合亚群之间的交流。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减少低海拔地区的人类活动,并加强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影响严重的栖息地进行预见性保护,比如提前规划、扩大保护地范围,在栖息地连通性低的地区修建生态廊道。我们的结果为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生态廊道的修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Select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集群结构及季节变化
刘明星, 陈星, 侯星羽, 黎运喜, 蒋文龙, 杨孔, 李晟, 官天培
2021, 41(3): 321-329. DOI:
10.16829/j.slxb.150471
摘要
(
)
PDF
(17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羊(
Pseudois nayaur
)是青藏高原常见的食草动物,但对边缘分布区的种群了解较少。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的集群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岩羊1 921群次,共计6 623只次。按照性别和年龄组,可将岩羊集群划分为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雌性群。研究观察到的最大岩羊集群为23只,最小为独羊(独雄或独雌),集群的平均个体数量为(3.45 ± 2.16)只,以小群为主,种群大小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岩羊集群结构和季节波动特征主要有:(1)混合群最常见,占45.3%,其次依次为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和雌性群;(2)岩羊集群结构季节波动显著,春季以雄性群(29.5%)和独雄(22.6%)为主,夏季、秋季和冬季主要为混合群(58.5%,41.8%,36.7%)和母仔群(21.4%,24.7%,18.6%);(3)各集群类型在季节间的相对优势存在差异,例如混合群在夏季的优势显著,但母仔群在各季节的优势则无显著差异。依据全年数据,我们认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特征以及岩羊自身生命周期可能是影响岩羊集群大小、集群类型季节波动的主要因素。
Select
黄山野生短尾猴理毛发生部位的差异
陈仕望, 吴明阳, 孙丙华, 王希, 夏东坡, 李进华
2021, 41(3): 330-337. DOI:
10.16829/j.slxb.150516
摘要
(
)
PDF
(66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毛行为是指动物个体用双手或单手从自身或其他个体的毛发中检出颗粒物并放入嘴里咀嚼或直接用嘴进行清理的过程,在灵长类动物社会中普遍存在且频繁发生。本研究以栖息于安徽黄山的野生短尾猴(
Macaca thibetana
)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12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采集行为数据,通过比较自我理毛和社会理毛的发生部位和发生过程,期望揭示该物种理毛行为发生部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短尾猴的社会理毛发生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自我理毛。自我理毛多采用双手或单手的方式,而社会理毛则更倾向于使用双手。自我理毛大多分布于后肢前部、后肢后部以及手臂前部等部位,而社会理毛则更多的分布于背部、脸部、躯干侧部、手臂后部等部位。就理毛过程而言,自我理毛选择身体部位的随机性较强,而社会理毛则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短尾猴社会理毛行为开始偏好在背部和脸部,结束部位则更多集中于背部。结果表明,野生短尾猴自我理毛和社会理毛在行为方式、发生过程以及部位选择上均呈现显著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个体自身所能接触的部位。同时,结果提示,两个个体参与的社会理毛行为发生过程中可能体现出参与理毛个体的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征,为认识和理解理毛行为的社会功能提供更多的基础依据。
Select
鼠类对栓皮栎和锥栗种子的贮藏:验证高单宁假说
李园, 沈友笔, 王明卉, 易现峰, 王振宇
2021, 41(3): 338-343. DOI:
10.16829/j.slxb.150363
摘要
(
)
PDF
(14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中的单宁影响鼠类的取食和贮藏策略。高单宁假说认为鼠类倾向于优先贮藏单宁含量高的种子、取食单宁含量低的种子。同域分布的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和贮藏选择是否符合高单宁假说的预测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本研究通过围栏实验研究了四川都江堰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小泡巨鼠(
Leopoldamys edwardsi
)、针毛鼠(
Niveventer fulvescens
)、北社鼠(
N.confucianus
)、高山姬鼠(
Apodemus chevrieri
)、中华姬鼠(
A.draco
)对单宁含量高的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种子和单宁含量低的锥栗(
Castanea henryi
)种子的取食和贮藏偏好,旨在进一步验证高单宁假说。结果表明:(1)5种鼠均偏好取食锥栗种子,很少取食或不取食栓皮栎种子;(2)仅具集中贮藏习性的针毛鼠和北社鼠偏好集中贮藏锥栗种子;兼具集中和分散贮藏习性的小泡巨鼠和高山姬鼠也倾向于贮藏锥栗种子;(3)兼具集中和分散贮藏习性的中华姬鼠偏好分散贮藏栓皮栎种子,集中贮藏锥栗种子。研究结果并不完全支持高单宁假说,表明同域分布的鼠类对种子取食和贮藏偏好表现出种间分化,高单宁假说在同域分布鼠类中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Select
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繁殖力的抑制效果
王乐文, 应亚奇, 刘晓辉, 宋英, 李宁, 王大伟
2021, 41(3): 344-351. DOI:
10.16829/j.slxb.150476
摘要
(
)
PDF
(15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价植物源鼠类不育剂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的不育效果,本研究采用每千克体重0 mg、0.1 mg、0.2 mg、0.4 mg的雷公藤甲素溶液对雄鼠进行连续7 d灌胃处理,并在停药2周和4周后检测其体重、性腺重、精子密度及配对雌鼠怀孕率与胎仔数。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处理未显著降低雄性布氏田鼠的体重、性腺相对重量、附睾尾精子密度,以及停药4周组配对雌鼠的怀孕率与胚胎数;但停药2周低剂量(0.1 mg)处理组配对雌鼠的怀孕率和胎仔数出现显著降低,怀孕率与对照组(100%)相比下降66.7%,胎仔数与对照组(8.3)相比下降了72.3%。这说明,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繁殖力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受孕阶段,但其不育效果未呈现剂量效应,反而在低浓度表现出更好效果。雷公藤甲素对附睾功能和精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可能是其不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但是仍需深入研究不同剂量的作用机制,为其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云南省两种兽类新纪录——藏鼩鼱(
Sorex thibetanus
Kastschenko,1905)和甘肃鼩鼱(
Sorex cansulus
Thomas,1912)
宋文宇, 王洪娇, 李弈仙, 何水旺, 蒋学龙
2021, 41(3): 352-360. DOI:
10.16829/j.slxb.150520
摘要
(
)
PDF
(206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对藏鼩鼱(
Sorex thibetanus
)和甘肃鼩鼱(
Sorex cansulus
)的分布范围和生物学资料了解较少。2017年,在云南省西北部的高山区域采集了48号鼩鼱属(
Sorex
)动物标本。用形态学和基于
Cyt b
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对采集标本进行了物种鉴定。结果显示来自4个地点的27号标本形态上与藏鼩鼱相符,来自2个地点的21号标本与甘肃鼩鼱相似,但存在一定差异。基于Kimura-2-parameter的遗传距离显示,藏鼩鼱组内遗传距离为0.46%,甘肃鼩鼱组内遗传距离为0.42%。它们与其它鼩鼱属物种的组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0.76%~17.04%和6.59%~14.52%。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树结果显示,来自云南省西北部的两种鼩鼱动物分别与藏鼩鼱(BS=71%)和甘肃鼩鼱(BS=100%)构成单系。上述结果支持这两种鼩鼱属动物分别为藏鼩鼱和甘肃鼩鼱,均为云南省兽类新纪录。
研究简报
Select
华北京津冀地区兽类新纪录——香鼬
韩思成, 陆道炜, 蒙皓, 梁子锋, 刘炎林, 宋大昭, 李晟, 罗述金
2021, 41(3): 361-364. DOI:
10.16829/j.slxb.150487
摘要
(
)
PDF
(150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