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
    魏辅文, 杨奇森, 吴毅, 蒋学龙, 刘少英, 李保国, 杨光, 李明, 周江, 李松, 胡义波, 葛德燕, 李晟, 余文华, 陈炳耀, 张泽钧, 周材权, 吴诗宝, 张立, 陈中正, 陈顺德, 邓怀庆, 江廷磊, 张礼标, 石红艳, 卢学理, 李权, 刘铸, 崔雅倩, 李玉春
    兽类学报    2021, 41 (5): 487-501.   DOI: 10.16829/j.slxb.150595
    摘要13533)      PDF (1771KB)(7083)    收藏
    中国是全球兽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掌握我国兽类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地位是兽类学研究的基础前提,也是科学保护野生种群的前提。为厘清中国兽类的物种数量及分类地位等关键分类学信息,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组织国内长期致力于兽类各类群分类的科学研究人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证据,综合现代兽类分类学家意见,经编委会充分讨论,形成了最新的中国兽类名录,包括我国现阶段兽类12目59科254属686种。该中国兽类名录使用基于系统发生关系的分类系统,并对物种有效性进行了充分慎重的确认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兽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
    余文华, 何锴, 范朋飞, 陈炳耀, 李晟, 刘少英, 周江, 杨奇森, 李明, 蒋学龙, 杨光, 吴诗宝, 卢学理, 胡义波, 李保国, 李玉春, 江廷磊, 魏辅文, 吴毅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02-524.   DOI: 10.16829/j.slxb.150535
    摘要3022)      PDF (3119KB)(3898)    收藏
    中国兽类(即哺乳动物)种类繁多,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John R.Reeves于1829—1834年在我国广东开展兽类调查以来,近200年我国兽类分类及系统学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中国已知的兽类物种数已达686种,约占全世界兽类种数的10%,是世界上兽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但全球气候变化、生境破碎化、人类活动增加及人兽共患重大疫情涌现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兽类多样性调查及分类学研究的必要性越发明显。同时,兽类分类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也在不断引入各种新方法与技术,如整合分类学、标本数字化、模式标本测序、便携式测序技术及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物种识别鉴定等,分类学研究的成果及应用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动物分类学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是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医学、药学等现代生物学的基石。然而,由于学科特征和差异等原因,该学科近年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出现了学科萎缩和分类学人才后继无人的危机。因此,从国家层面对分类学、形态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课题设置和资金投入等,予以特殊的政策支持,十分必要,也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国濒危兽类保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魏辅文, 黄广平, 樊惠中, 胡义波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81-590.   DOI: 10.16829/j.slxb.150518
    摘要2910)      PDF (1937KB)(2830)    收藏
    揭示濒危兽类的演化历史、濒危机制及适应性演化策略,是保护生物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十几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揭示濒危物种的演化历史、遗传结构、适应性演化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协同演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由此产生了保护基因组学和保护宏基因组学两个分支学科,为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本文综述了我国在保护基因组学和保护宏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濒危兽类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兽类学四十年的发展与展望
    王德华, 魏辅文, 张知彬, 王祖望
    兽类学报    2021, 41 (5): 483-486.   DOI: 10.16829/j.slxb.150602
    摘要2759)      PDF (1229KB)(2750)    收藏
    2020年是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成立和《兽类学报》创刊40周年。近40年来中国兽类学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健康快速地发展,特别是分类学与区系演化、种群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保护生态学、保护遗传学、分子进化、栖息地评估等领域。本期有11篇论文,分别对我国这些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野生哺乳动物疫病及其传播规律、兽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保护生理学、保护宏基因组学等是需要加强发展的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国濒危兽类栖息地评估与保护研究进展与展望
    姜广顺, 李京芝
    兽类学报    2021, 41 (5): 604-613.   DOI: 10.16829/j.slxb.150501
    摘要2477)      PDF (2121KB)(2669)    收藏
    目前全球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灭绝,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有效的评估与科学的保护是阻止濒危物种走向灭绝,保持其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手段。本文针对我国的食肉类、有蹄类、灵长类、小型兽类、海洋兽类5个类别的濒危兽类,综述了其栖息地评估与保护研究进展的现状和成果,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以期为栖息地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梳理出系统、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并对其理论和技术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我国濒危兽类栖息地评估和保护研究应走向整体化、定量化、智能化,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的“精准化”发展方向,为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兽类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保国, 侯荣, 张河, 陈国梁, 方谷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25-536.   DOI: 10.16829/j.slxb.150529
    摘要2815)      PDF (2008KB)(2669)    收藏
    行为学与行为生态学通常研究动物的行为特征、行为方式和行为机制,以及适应环境变化而采取的行为策略。本文回顾了我国近40年来主要哺乳动物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发现随着近20年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野外数据收集和实验设计更加科学有效,产生出很多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中大熊猫的行为生态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啮齿类的种间互作关系和行为适应机制研究、灵长类的社会行为和觅食行为生态研究以及蝙蝠的回声定位行为研究等已达到国际水平,然而关于食肉目、有蹄类和海兽类的行为生态学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研究重视不断提升,更多高水平研究基地的建设和科研人才队伍的壮大,以及交叉学科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助力我国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未来研究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德华, 赵志军, 张学英, 张志强, 徐德立, 邢昕, 杨生妹, 王政昆, 高云芳, 杨明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37-555.   DOI: 10.16829/j.slxb.150558
    摘要2445)      PDF (2869KB)(2651)    收藏
    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始,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系统研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横断山脉等地理分布区的代表性物种的生理适应性,研究主题包括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冬眠(蛰眠)、水代谢、生态免疫、肠道菌群与宿主的能量代谢和产热调节,研究物种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在新时期除了进一步加强对极端环境的生理适应研究外,也需关注大型动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发展新兴领域如保护生理学等,同时要借助多组学技术、同位素技术、遥感技术、红外技术等,加强对动物生理适应的机理性探究。本文回顾了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主要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中丰富及稀有类群的季节性特征
    范超, 张良志, 付海波, 刘传发, 李文靖, 张贺, 唐显江, 程琪, 沈文娟, 张堰铭
    兽类学报    2021, 41 (6): 617-630.   DOI: 10.16829/j.slxb.150540
    摘要2064)   HTML714)    PDF (12688KB)(2643)    收藏
    气候及食物是驱动植食性小哺乳动物肠道菌群产生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然而,此类研究很少涉及肠道丰富及稀有微生物类群。本文以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为对象,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探讨丰富及稀有肠道微生物类群的结构组成、多样性指数及功能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丰富类群对菌群主要门和功能的季节性变异贡献大于稀有类群,稀有类群对菌群OTU和alpha多样性的变异贡献大于丰富类群。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的香农指数均在冬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丰富类群的ACE指数在秋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而稀有类群的ACE指数则在冬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丰富类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冬季和秋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但在稀有类群中,夏季和秋季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冬季和春季。丰富类群中氨基酸代谢通路的相对丰度在冬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而在稀有类群中,其相对丰度在春季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气温、降水量和植被中的营养物质与肠道菌群中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变化均显著相关,环境变量对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变化的总解释率分别为18%(气温:3%;降水:4%;植被营养成分:10%;联合:1%)和9%(气温:1%;降水:2%;植被营养成分:5%;联合:1%)。以上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中的丰富和稀有类群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和季节性特征,二者对整体菌群变异的贡献存在差异,环境因素更多地影响丰富类群,反映了肠道微生物不同类群对季节变化响应的非一致性。本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哺乳动物肠道菌群季节性变化过程及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中国濒危兽类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魏辅文, 马天笑, 胡义波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71-580.   DOI: 10.16829/j.slxb.150517
    摘要2664)      PDF (1840KB)(2611)    收藏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麋鹿、白鱀豚等特有物种和旗舰物种在内的丰富兽类资源。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模式转变、盗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许多兽类物种面临生存威胁,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丧失。而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物种和种群能否长期生存。保护遗传学作为保护生物学的一大分支学科,旨在通过遗传学分析探明种群遗传变异和物种濒危的遗传学机制。近40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兽类保护遗传学在遗传多样性和近交水平评估、景观遗传学、生态遗传学和圈养种群遗传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为濒危兽类带来的威胁依然存在,高通量测序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濒危物种和种群遗传适应与濒危机制,从而实现对濒危兽类的有效管理与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中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边疆晖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56-570.   DOI: 10.16829/j.slxb.150500
    摘要2345)      PDF (2704KB)(2601)    收藏
    兽类种群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Charles Sutherland Elton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小哺乳动物种群波动现象,标志着现代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开始。什么因素调节种群波动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种群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综述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主流中文期刊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刊物发表的历史文献,分别从种群波动格局、种群统计参数变化、种群内部和外部调节等不同层面评述了我国在鼠类和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同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广西西南部石山森林中熊猴的姿势行为
    刘筝, 刘晟源, 李友邦, 黄中豪
    兽类学报    2022, 42 (1): 12-23.   DOI: 10.16829/j.slxb.150543
    摘要1939)   HTML322)    PDF (1650KB)(2478)    收藏
    灵长类动物姿势行为研究对了解其环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熊猴( Macaca assamensis)的姿势行为进行观察,比较熊猴姿势行为的季节和日时段变化。结果表明,熊猴移动模式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四足行走(45.3%±7.6%)、跳跃(28.8%±4.8%)、攀爬(23.9%±6.2%)、四足奔跑(1.2%±0.7%)、搭桥(0.9%±0.6%)。分析发现,熊猴搭桥和攀爬的频率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搭桥的频率在果实丰盛季节明显高于果实缺乏季节;攀爬的频率在果实缺乏季节高于果实丰盛季节。在日时段上,熊猴在下午时段(12:00—19:00)攀爬比上午时段(06:00—11:59)更频繁。熊猴对姿态的使用频率具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坐(91.7%±4.1%)、站立-前肢悬吊(4.2%±3.3%)、悬吊(1.9%±1.6%)、四足站立(1.4%±1.8%)、躺(0.8%±0.5%)。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不完全一致,表现为觅食时的主要姿态为坐(87.3%±6.1%)和站立-前肢悬吊(7.9%±5.5%);理毛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5.6%±2.8%)和躺(3.1%±2.2%);休息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7.1%±1.4%)和四足站立(2.2%±1.1%)。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在日时段上,觅食活动的躺和悬吊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上午时段(06:00—11:59)躺和悬吊的频率明显高于下午时段(12:00—19:00)。此外,熊猴的姿势行为受到食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模型Ⅰ(含果实)和模型Ⅱ(含嫩叶),检验了食物组成对熊猴姿势行为的影响。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是影响熊猴对姿势行为利用的重要因素,熊猴灵活地调整姿势行为可能是对食物组成变化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适应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中国兽类标本馆藏数量
    魏辅文
    兽类学报    2021, 41 (5): 614-616.   DOI: 10.16829/j.slxb.150603
    摘要2199)      PDF (1017KB)(2476)    收藏
    我国兽类资源丰富,兽类物种共计12目59科254属686种。近40年来我国的兽类标本采集和馆藏数量快速增加。根据最新发表的兽类名录对19家博物馆(标本馆)兽类标本馆藏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至少保藏兽类标本166 178号,馆藏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华师范大学,馆藏数量占比84.9%。在馆藏标本中,小型兽类占91.5%,而大中型兽类标本特别是鲸豚类很少,有待加大力度对这些类群标本进行收集与保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麦洼牦牛不同生长阶段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傅芳, 王利, 字向东
    兽类学报    2022, 42 (1): 85-94.   DOI: 10.16829/j.slxb.150506
    摘要1705)   HTML176)    PDF (7938KB)(2471)    收藏
    为探讨牦牛肝脏生长过程中基因的表达特征,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HiSeqTM2500)对1日龄组(LD)、15月龄组(LM)和5岁龄组(LY)的健康麦洼牦牛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以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表达量。结果显示,LD组、LM组和LY组中分别有325个、85个和84个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 P < 0.05)。在其富集的GO条目和KEGG通路中,分别包含102个、104个和134个显著差异GO条目及19个、13个和19个显著差异KEGG通路( P < 0.05)。其中占比最多的GO条目为氧化还原相关过程、发育过程和代谢过程,占比最多的KEGG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粘着斑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qRT-PCR差异验证结果显示, CYP7B1、PGFS2、CYP1A1、UGT2C1-1、UGT2C1L、HSD11B1、CYP2C19、UGT2C1-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综上表明,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不同生长阶段牦牛肝脏发育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理解牦牛肝脏生长发育过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兽类遗传与进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光, 田然, 徐士霞
    兽类学报    2021, 41 (5): 591-603.   DOI: 10.16829/j.slxb.150538
    摘要2454)      PDF (2179KB)(2457)    收藏
    中国兽类物种丰富,且具有150个特有种。本文综述了60年来中国兽类遗传与进化的研究进展,内容涵盖系统发育关系重建、遗传多样性评估、种群遗传结构、适应性进化以及趋同进化的分子机制。本文重点概述了食肉目(大、小熊猫)、有蹄类、翼手目、灵长目、小型兽类以及海兽类等重要类群的研究进展,为中国兽类的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兽类遗传与进化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包括运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新型遗传标记和候选基因(调控序列)、结合表观遗传学并借助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方法,以期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兽类分类地位、起源以及特异表型产生和独特适应的发育遗传学机制等,进而实现“天人合一”保护生物学的新理念和新愿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监测道路对野生动物丰富度的影响——以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路为例
    苏宇晗, 蔡琼, 朱自煜, 何祥博, 刘雪华, Melissa Songer
    兽类学报    2022, 42 (1): 49-57.   DOI: 10.16829/j.slxb.150504
    摘要2247)   HTML313)    PDF (11981KB)(2398)    收藏
    2014年7月至2018年10月,利用20台红外相机监测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条内部道路对兽类和鸟类活动的影响。监测期间获得照片16 168张,共鉴定到13种兽类和14种鸟类,包括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结果显示,距道路的距离越远,出现的物种种类越多。有2种兽类只活动于距离道路100 m以外的范围,表明特定兽类对道路表现出明显的回避效应;鸟类对道路的回避效应更加明显,有8种鸟类只能在距离道路50 m外被观测到。但夜间车辆减少的道路可为大中型兽类如扭角羚( Budorcas taxicolor)提供夜间移动的便利,使得近道路的扭角羚夜间活动强度增加。与其他距离相比,只有5 m朝向道路的野猪( Sus scrofa)的夜间活动强度有小高峰,以回避该距离上昼间的人为干扰。仅距离道路100 m的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的活动时间与其他研究相似,表明靠近道路的红腹锦鸡改变了活动时间以适应道路带来的干扰。研究结果初步证明道路对鸟兽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区的道路生态学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的红外相机监测初探
    李乔明, 勾伟, 姬程鹏, 肖文宏, 陈斯侃, 肖治术
    兽类学报    2022, 42 (1): 108-117.   DOI: 10.16829/j.slxb.150536
    摘要1628)   HTML109)    PDF (2255KB)(2355)    收藏
    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进行调查。本次调查设置85个1 km×1 km的公里网格和114个相机位点,共计19 950个相机工作日和10 767张独立有效照片。鉴定出鸟兽12目35科86种,其中兽类有5目14科25种和鸟类有7目21科61种,有4种国家Ⅰ级和1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区新纪录物种24种。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较高的兽类为小麂( Muntiacus reevesi)、花面狸( Paguma larvata)和野猪( Sus scrofa);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较高的鸟类为红腹角雉( 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 argentauris)。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更新了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为保护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圈养华南虎的个性评估及其性别差异
    孔璇敏, 张学礼, 陈思明, 张鹏, 董贵信
    兽类学报    2022, 42 (1): 24-33.   DOI: 10.16829/j.slxb.150573
    摘要1621)   HTML92)    PDF (1504KB)(2355)    收藏
    个性研究在动物生态研究和迁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作为最濒危的虎亚种,目前仍然缺乏对其个性特征的研究探索。本文通过个性特征主观评价法对6只圈养华南虎进行个性评估,并对比不同性别的华南虎个性特征的差异,使用新异物体测验进一步验证个性特征主观评价法的结果。最终提取得到描述圈养华南虎的个性特征的3个维度:信任-友好、好斗-统治以及好奇-适应,并发现雄性华南虎的好斗-统治显著强于雌性华南虎。本研究为华南虎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研究资料,并为华南虎的保育及野化放归提供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哺乳动物胚胎滞育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刘俊, 张培君, 李松海
    兽类学报    2022, 42 (1): 95-107.   DOI: 10.16829/j.slxb.150482
    摘要1818)   HTML250)    PDF (4497KB)(2229)    收藏
    胚胎滞育(Embryonic diapause)是存在于部分哺乳动物中的一种生存策略和繁殖状态。其具体过程为:胚胎在着床前停止或减缓发育形成胚胎滞育期,滞育期结束后胚胎再次活化,且滞育过程不会对随后的胚胎发育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胚胎滞育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兼性滞育(Facultative diapause)和专性滞育(Obligate diapause)。兼性滞育受哺乳调控,专性滞育受季节性光周期调控。虽然滞育原理各不相同,但哺乳动物的滞育过程都是在催乳素、孕酮或者卵巢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除激素调控机制外,胚胎滞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也有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已发现了大量能够调节胚胎滞育的潜在候选因子,包括营养物质、蛋白酶、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等。本文对现有胚胎滞育研究做了归纳和整理,同时针对胚胎滞育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为以后胚胎滞育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澳门翼手目物种多样性补充调查及其保护现状
    王俊华, 黄继展, 植诗雅, 胡嘉敏, 陈凯豪, 梁捷, 何向阳, 张礼标
    兽类学报    2022, 42 (1): 125-130.   DOI: 10.16829/j.slxb.150521
    摘要1877)   HTML318)    PDF (23206KB)(2223)    收藏
    Between 2013 and 2019, we surveyed the bats of Macao aiming to shed further light on the local bat diversity and to evaluate the bat population size. By undertaking a roost survey, and recording ba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holocation calls, we were able to identify bat species and estimate their population size. We identified six previously unrecorded species for Macao belonging to 5 genera and 3 families. The newly recorded bats were Rhinolophus affinis and R. sinicus (Rhinolophidae), Chaerephon plicatus (Molossidae), Tylonycteris fulvida, Scotophilus kuhlii, and Vespertilio sinensis (Vespertilionidae). Together with the previously recorded species, the diversity of bats in Macao now totals 16 species (11 genera, 5 families). We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holocation calls of the six newly added bats species. Finally, the population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bats in Macao are also discussed.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道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藏野驴和藏原羚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黄青东智, 陈刘阳, 李尚鹏, 孙章运, 杨明新, 张德喜, 李成先, 毛锐锐, 李泽宇, 张立勋
    兽类学报    2022, 42 (1): 34-48.   DOI: 10.16829/j.slxb.150567
    摘要1781)   HTML109)    PDF (19893KB)(2215)    收藏
    为探究道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藏野驴(Equus kiang)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的影响,于2020年冷季采用截线取样法在黄河源园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设置4种不同等级的道路情景,使用MaxEnt模型评价藏野驴和藏原羚的生境适宜性,模拟了不同等级道路变量情景下两种有蹄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并根据适宜栖息地面积和R程序的Distance包估算了藏野驴和藏原羚种群密度及数量。结果显示,调查样线总长1 320.63 km,发现藏野驴2 231头,藏原羚822只。估算藏野驴的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 ±0.34)头,种群数量为2 400~7 632头;藏原羚的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94 ±0.14)只,种群数量为1 765~3 219只。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藏野驴和藏原羚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 641.34 km2和2 525.18 km2,分别占整个黄河源园区的19.2%和13.3%。影响藏野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距低等级公路的距离、年降水量、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影响藏原羚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距低等级公路的距离、海拔、坡向和坡度。两种有蹄类动物重叠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 240.15 km2,分别占藏野驴适宜栖息地的61.5%和藏原羚适宜栖息地的88.7%,且二者的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源园区的中部。不同道路情景模拟结果显示:(1)相比于不含道路变量的情景,道路存在的3种情景会使两种有蹄类动物的栖息地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种群数量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含道路变量的情景时,两种有蹄类动物适宜生境面积最大,种群数量也最大;含全部道路变量的情景时,两种有蹄类动物适宜生境面积最小,种群数量也最小,栖息地丧失的比例最大,分别为27.2%和42.3%。(2)不同等级道路对二者的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数量影响程度不同,与高等级公路相比,低等级公路会使两个物种丧失更大的栖息地面积,种群数量下降更多。(3)两个物种对道路干扰的响应不同,在不同道路情景下,藏原羚会丧失更大比例的栖息地面积,种群数量下降幅度更大。本研究通过量化评估不同等级道路对有蹄类动物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为高原有蹄类物种的保护与道路的管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四川、青海和陕西省发现甘肃鼩鼱
    黄韵佳, 唐刻意, 王旭明, 万韬, 付长坤, 王琼, 陈顺德, 刘少英
    兽类学报    2022, 42 (1): 118-124.   DOI: 10.16829/j.slxb.150569
    摘要1877)   HTML126)    PDF (13318KB)(2192)    收藏
    When examining the Sorex shrew samples collected between 2011 and 2018, we found 24 specimens from Sichuan (Shiqu, Jiuzhaigou, Pingwu, Heishui, Wenchuan, Maoxian, Kangding), Qinghai (Banma), and Shaanxi (Taibai Mountain) suspected to be a Gansu shrew Sorex cansulu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kull measurement comparison, Kimura-2-parameter distance and Bayesian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these specimens were confirmed to be Sorex cansulu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Sorex cansulus has been discovered in Sichuan, Qinghai, and Shaanxi provinces. This study further determines th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Sorex cansulu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秦岭地区中段死亡斑羚空间分布规律初探
    朱奇峰, 赵青侠, 金学林, 师动, 吴桥兴, 杨明海
    兽类学报    2021, 41 (6): 714-720.   DOI: 10.16829/j.slxb.150461
    摘要1537)   HTML243)    PDF (3353KB)(2152)    收藏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goral ( Nemorhaedus griseus) carcasses were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mid-Qinling Mountain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goral carcasses, data of the individuals from Shaanxi's Fourth Giant Panda Survey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analyse how the gorals/goral carcasses sites were related to altitude, slope, aspect, river, and road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ed:(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es of goral carcasse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wa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Goral carcasses tend to be found at relatively low altitude (1 200-2 400 m) and mild slope (6°-25°). The chi-square test also showed that the aspect of the goral carcasses site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goral sites. Most of the goral carcasses were found at south-facing/half southfacing slopes. (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es of goral carcasses and the distance to river was significant. The kernel density analysis and Z-test further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orals/goral carcasses sites and the distance to river. Most of the goral carcasses sites were close to river (< 100 m).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es of goral carcasses and the distance to road was not significant. Kernel density analysis and Z-test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tes of gorals/goral carcasses and the distance to road. This study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gorals in the future.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圈养大熊猫催产素水平与母性行为之间关系
    王子叶, 毕温磊, 吴蔚, 余姣姣, 周延山, 侯蓉, 向左甫, 齐敦武
    兽类学报    2021, 41 (6): 721-730.   DOI: 10.16829/j.slxb.150477
    摘要1806)   HTML165)    PDF (1652KB)(2123)    收藏
    Maintaining a good cub-rearing relationshi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born giant panda cubs. Oxytocin plays a key role in this cub-rearing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during the breeding perio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ytocin levels and maternal behavior, we sampled the maternal behavior of 6 adult female giant pandas (3 in lactation group, 3 in non-lactation group) at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19 by using the focal sampling method, and tested the urine oxytocin level of each individuals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xytoc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ctation group (278. 86 pg/mg ±44. 42 pg/mg) than in the non-lactation group. For the two types of breastfeeding groups, the level of oxytocin in the multiparous female pandas (185. 64 pg/mg ±44. 61 pg/m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rimiparous female pandas (465. 30 pg/mg ±82. 39 pg/mg). Compared with the primiparous female pandas, the multiparous female pandas had more embracing cub behavior (77. 45% ±1. 24%) and feeding behavior (15. 22% ±1. 62%), but less licking cub (14. 26% ±0. 91%) and position adjustment behavior (1. 69% ±0. 29%). Finally, we found the licking cub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xytocin level in the lactation group, and the embracing cub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xytocin level in the lactation grou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imiparous female pandas show more maternal behavior, less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higher oxytocin level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different reactions of oxytocin in the two types of giant panda females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refined and differentiated breeding techniques for captive giant pandas in the future.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不同温度下黑线仓鼠应对食物短缺的能量学对策
    霍达亮, 廖莎莎, 曹静, 赵志军
    兽类学报    2022, 42 (1): 58-68.   DOI: 10.16829/j.slxb.150584
    摘要1712)   HTML216)    PDF (1925KB)(2086)    收藏

    食物资源的不确定性是动物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代谢率转换”假说认为,动物应对食物短缺的能量学策略在于降低代谢率以减少能量支出。然而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应对食物短缺的“代谢率转换”策略,尚不明确。为探究这一问题,将成年雄性黑线仓鼠在低温 (5.0℃)、室温 (21.0℃) 和高温 (32.5℃) 下断食处理24 h、36 h和48 h,再恢复自由取食 (重喂食) 5周。以植入式i-button测定腹腔体温,以开放式氧气分析系统测定代谢率、静息代谢率 (RMR) 和非颤抖性产热 (NST),以放射性免疫技术测定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 浓度。结果发现,与32.5℃组相比,5.0℃和21.0℃组断食后体温显著降低。断食组和重喂食组昼间和夜间代谢率、RMR和NST在低温下显著增加,高温下显著降低,然而断食组与重喂食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断食组黑线仓鼠脂肪贮存显著减少,环境温度越低脂肪动员越迅速。重喂食后脂肪贮存显著增加,但低温抑制脂肪贮存。断食组和重喂食组血清T3和T4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低温下显著增加,与代谢产热的变化相一致。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经历食物短缺的黑线仓鼠维持较高代谢率,不符合“代谢率转换”假说;低温下较高的代谢率主要用于满足体温调节的能量需求,甲状腺激素对代谢产热的促进作用是其内在机制之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冬季不同海拔大绒鼠 MC1R基因的表达量及UCP1、Hb、Mb含量的比较
    韩春艳, 贾婷, 王炎, 王政昆, 朱万龙, 张浩
    兽类学报    2022, 42 (1): 69-75.   DOI: 10.16829/j.slxb.150562
    摘要1679)   HTML89)    PDF (7454KB)(2002)    收藏
    为探究横断山冬季不同海拔大绒鼠的毛色差异、生理及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自北向南从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剑川和哀牢山5个地区按高海拔至低海拔进行采样,通过PCR扩增大绒鼠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receptor 1, MC1R)基因序列,使用FQ-PCR测定其皮肤的 MC1R基因表达量,并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褐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含量、血清中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 MC1R基因片段为约200 bp的部分序列;哀牢山和剑川地区的大绒鼠 MC1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地区;德钦和香格里拉地区的UCP1含量和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哀牢山、剑川和丽江地区;5个地区间血红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大绒鼠通过改变 MC1R基因的表达量来改变毛色,还通过升高肌红蛋白含量和UCP1含量来增加产热能力,从而适应横断山不同海拔的环境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单宁酸对布氏田鼠抗氧化水平和肝脏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范瑞洋, 王慧渊, 王道晨, 戴鑫, 杨生妹
    兽类学报    2022, 42 (1): 76-84.   DOI: 10.16829/j.slxb.150577
    摘要1466)   HTML90)    PDF (1608KB)(1981)    收藏
    单宁为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酚类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功能,但是否影响动物细胞的自噬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对4周龄雌雄性布氏田鼠饲喂高、低浓度单宁酸溶液9周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浆抗氧化水平和肝脏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单宁酸对布氏田鼠的体重增长率和肝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组布氏田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丙二醛(MDA)水平、肝脏自噬相关基因 Beclin1p62的表达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雄性布氏田鼠中,高剂量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自噬相关基因 LC3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雄鼠血浆的GSH-Px水平,以及高剂量组雄鼠血浆的CAT水平都高于雌性布氏田鼠。本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单宁酸能提高布氏田鼠的抗氧化水平,降低肝脏细胞自噬,同时雄性布氏田鼠抗氧化系统对单宁酸的响应程度大于雌性布氏田鼠,提示低量植物单宁摄入将提高野生布氏田鼠的抗氧化能力而有利于其种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水库对亚洲象迁移活动和人—象冲突的潜在影响
    刘嘉琦, 王怡涵, 张磊, 崔宁, 吕婷, 黄元, 戴蓉, 李正玲, 陈明勇
    兽类学报    2022, 42 (3): 227-239.   DOI: 10.16829/j.slxb.150578
    摘要1662)   HTML241)    PDF (7426KB)(1820)    收藏
    2020年1—12月,采用半结构式访查法、痕迹跟踪调查法和无人机跟踪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拟建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水库涉及区域的亚洲象种群结构、迁移路线等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和3S技术对该区域亚洲象取食植物和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探讨拟建勐阿水库可能对亚洲象迁移活动和人—象冲突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拟建勐阿水库区域活动的亚洲象小种群被称为澜沧江西部种群或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种群,仅由19头亚洲象(10头雄性,9头雌性)组成,有2条亚洲象迁移路线穿越该区域;(2)在研究区域共统计到亚洲象取食植物12目19科32属33种,基本能满足该象群的取食需求;(3)海拔、坡度、植被隐蔽度及食物资源等生态因子的适宜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包括占总面积14.61%的最适生境和占总面积82.05%的相对适宜生境)都能满足该亚洲象小种群的基本生活需求;(4)2条亚洲象迁移路线中的1条将因水库建设而阻断,迫使该象群改变原来的迁移路线;(5)水库淹没区的植被将被永久破坏,原本连片的适宜栖息地也将受到进一步切割和压缩影响;(6)当食物资源无法满足亚洲象生存需求时,它们可能会选择进入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食物的农耕区取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随着人流、车流大量增加,亚洲象与人相遇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分析认为,拟建勐阿水库将淹没1条迁移通道,对亚洲象迁移活动造成阻碍,迫使象群改变路线,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人—象冲突。建议在水库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减少工程项目对亚洲象种群及其栖息地的负面影响;水库建设和管理部门、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等应加强对亚洲象活动的监测和预警,避免亚洲象肇事造成人员伤亡和更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MaxEnt模型的人类干扰对滇金丝猴潜在分布的影响
    钱天陆, 秦淑洁, 吴朝宁, 席唱白, 王结臣
    兽类学报    2022, 42 (4): 349-361.   DOI: 10.16829/j.slxb.150608
    摘要1845)   HTML221)    PDF (11178KB)(1772)    收藏

    滇金丝猴 (Rhinopithecus bieti) 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预测其栖息地变化,评估人类活动影响,进而识别保护空缺,对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出行大数据估计人类出行密度,并将这一指标引入栖息地模型的构建;运用MaxEnt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分别构建自然环境和人类干扰两种情景下滇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模型,并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干扰两类共计11个变量对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1) 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基于出行大数据的人类出行密度这一指标能很好表征人类干扰对栖息地的影响。(2) 模型预测得到滇金丝猴高适宜栖息地面积3 487.28 km2,认为影响滇金丝猴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是海拔、年降水量、人类出行密度和距道路距离。(3) 人类干扰对滇金丝猴栖息地有明显的负影响 (使适宜栖息地面积相较于自然环境下减少9.32%),其中人类出行活动对滇金丝猴的栖息地干扰最为明显;同时还发现研究区78.8%的区域均受到一个或多个人类变量的较强干扰。(4) 在现有15个滇金丝猴群的活动斑块中,3个同时具有较高栖息地适宜性和较多人类干扰的斑块,可作为重点保护区域;同时发现栖息地质量在距道路和居民点约2 500 m处均出现明显拐点,可作为开展保护工作的缓冲区参考距离。降低这些区域的人类干扰强度,对滇金丝猴的生存具有更重要的现实保护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小相岭山系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调查
    陈红, 吉晟男, 张勘, 王大勇, 胡杰, 李艳红
    兽类学报    2022, 42 (4): 461-470.   DOI: 10.16829/j.slxb.150611
    摘要1341)   HTML37)    PDF (27683KB)(1674)    收藏

    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监测和评估是制定保护和管理策略的重要基础。为评估小相岭山系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现状,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以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冶勒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红外相机公里网格陷阱法进行了调查 (n = 86台)。累计完成19 982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大中型兽类独立有效照片3 304张,共记录大中型野生兽类18种,隶属于4目12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和金猫 (Catopuma temmincki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亚洲黑熊 (Ursus thibetanus)、中华小熊猫 (Ailurus styani)、水鹿 (Rusa unicolor) 等10种,且水鹿为该区域的新分布记录。相对多度指数排名前五的种类分别是毛冠鹿 (Elaphodus cephalophus)、中华鬣羚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野猪 (Sus scrofa)、黄喉貂 (Martes flavigula) 和猪獾 (Arctonyx collaris)。由于面积大小、海拔范围的不同,两个保护区在大中型兽类组成和相对多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放牧是小相岭山系两个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人为干扰。本调查为小相岭山系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及人为活动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助于保护区后续的保护和管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青藏高原濒危兽类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
    张同作, 江峰, 徐波, 李斌, 梁程博, 顾海峰
    兽类学报    2022, 42 (5): 490-507.   DOI: 10.16829/j.slxb.150696
    摘要1563)   HTML53)    PDF (1607KB)(1622)    收藏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优先保护区,分布着多种重点保护物种及青藏高原特有种,物种丰富度高且濒危物种占比大。本文针对青藏高原分布的有蹄类、猫科、熊科、犬科、鼬科、翼手目、小型兽类7个动物类群,从濒危现状、濒危成因、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管理对策、取得的保护成效等角度分别论述了各类群的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在青藏高原有蹄类中特有种占比远高于其他类群;81% ~ 100%的有蹄类、猫科、熊科、犬科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 ~ 100%的有蹄类、猫科、熊科动物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或IUCN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物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变暖、栖息地破碎化、环境污染、过度放牧、偷猎与非法贸易是青藏高原濒危兽类生存的主要威胁。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自然保护地建设及开展的大量调查监测和研究,为青藏高原濒危兽类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鉴于目前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建议构建全面系统的大数据平台,开展青藏高原地区保护成效快速评估及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布局研究,将国际先进的交叉学科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优势相结合,为濒危兽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指导与建议,从而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